一种钢结构建筑墙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92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墙面结构,包括钢结构支撑件和多块墙面板,各墙面板依次连接并固定于钢结构支撑件上,墙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板面、至少一个倒V形板面和第二连接部板面,倒V形板面的顶点朝向钢结构支撑件方向设置,相邻倒V形板面之间均设有一个连接凹槽,墙面板的第一连接部板面与其前一块墙面板的第二连接部板面的第二连接部板面搭接后形成搭接凹槽,第二连接部板面与其后一块墙面板的第一连接部板面搭接后形成搭接凹槽,所有搭接凹槽和连接凹槽均通过螺丝连接钢结构支撑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美观且得板率高等优点。板率高等优点。板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建筑墙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墙面,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墙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结构主流的墙面板型为搭接型墙面板,并且,为了使钢结构建筑可以寒冷地区推广,往往会在墙面板中添加一些疏松保温材料,例如玻璃丝棉、岩棉等,在保温要求高时,丝棉的厚度较大,为了解决由此而产生的鼓包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会设计一些凸肋,这些凸肋一方面可以作为一些缓冲的空隙以容纳疏松保温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结构轻度,从而提高抗风性能。
[0003]然而,现有的含有凸肋的墙面板在相连时,通常会有一部分螺丝位于凸肋凸起的部分,一方面,墙面突出部分存在螺丝的头部,容易导致墙面板和螺丝的款式不搭配导致的不美观,另一方面由此而带来的存在一个平台状的凸起部分,平台部缺少加强支撑,不得不缩短跨度以满足强度要求,这又会带来得板率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墙面结构,所有的螺丝都位于墙面板的底沿部分,一方面实现了螺丝的隐藏,外部观察被倒V形板面遮挡,另一方面,通过倒V形板面的设计,相比于平台状凸起,具有更高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倒V形板面部分的跨度,提高得板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钢结构建筑墙面结构,包括钢结构支撑件和多块墙面板,各墙面板依次连接并固定于钢结构支撑件上,所述墙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板面、至少一个倒V形板面和第二连接部板面,所述倒V形板面的顶点朝向钢结构支撑件方向设置,相邻倒V形板面之间均设有一个连接凹槽,所述墙面板的第一连接部板面与其前一块墙面板的第二连接部板面的第二连接部板面搭接后形成搭接凹槽,第二连接部板面与其后一块墙面板的第一连接部板面搭接后形成搭接凹槽,所有搭接凹槽和连接凹槽均通过螺丝连接钢结构支撑件。
[0007]所述连接凹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的夹角相等且大于90度。
[0008]所述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均为平面状。
[0009]所述第二连接部板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外支撑板面、第二外支撑板面和第三外支撑板面,所述第一外支撑板面连接倒V形板面,所述第一连接部板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搭接板面、第二搭接板面和第三搭接板面,所述第三搭接板面连接倒V形板面,所述第一搭接板面支撑于第一外支撑板面上,所述第二搭接板面支撑于第二外支撑板面上,所述第三外支撑板面上,螺丝依次穿过第二搭接板面和第二外支撑板面后连接钢结构支撑件。
[0010]所述第一外支撑板面和第三外支撑板面与第二外支撑板面的夹角相等且大于90度。
[0011]所述第三外支撑板面的宽度与第一外支撑板面的宽度的比值为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0012]所述第一搭接板面和第二搭接板面之间弯折板面,所述第一连接部板面搭接于第二连接部板面上后,所述弯折板面与第二外支撑板面和第三外支撑板面之间形成一空隙。
[0013]所述空隙的截面成平行四边形状。
[0014]所述倒V形板面两端与第二连接面所在平面的距离与倒V形板面顶点处与第二连接面所在平面的距离的比值为2

5。
[0015]所述倒V形板面的顶点的夹角至少为150度。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所有的螺丝都位于墙面板的底沿部分,一方面实现了螺丝的隐藏,外部观察被倒V形板面遮挡,另一方面,通过倒V形板面的设计,相比于平台状凸起,具有更高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倒V形板面部分的跨度,提高得板率。
[0018]2、连接凹槽采用倒梯形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得板率,另一方面方便的安装螺丝。
[0019]3、搭接板面和外支撑板面的设计,提高了贴合度,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风性能。
[0020]4、倒V形板面两端与第二连接面所在平面的距离与倒V形板面顶点处与第二连接面所在平面的距离的比值为2

5,倒V形板面的内凹程度合适,可以平衡结构强度和得板率,达到最佳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墙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墙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第一连接部板面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5为第二连接部板面的截面示意图;
[0026]图6为搭接凹槽的截面示意图;
[0027]其中:1、倒V形板面,2、连接凹槽,3、第一连接部板面,4、第二连接部板面,5、钢结构支撑件,6、螺丝,31、第一搭接板面,32、第二搭接板面,33、第三搭接板面,41、第一外支撑板面,42、第二外支撑板面,43、第三外支撑板面,44、弯折板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9]一种钢结构建筑墙面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钢结构支撑件5和多块墙面板,各墙面板依次连接并固定于钢结构支撑件5上,墙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板面3、至少一个倒V形板面1和第二连接部板面4,倒V形板面1的顶点朝向钢结构支撑件5方向设置,相邻倒V形板面1之间均设有一个连接凹槽2,墙面板的第一连接部板面3与其前一块墙面板的第二连接部板面4的第二连接部板面4搭接后形成搭接凹槽,第二连接部板面4与其
后一块墙面板的第一连接部板面3搭接后形成搭接凹槽,所有搭接凹槽和连接凹槽2均通过螺丝6连接钢结构支撑件5。
[0030]所有的螺丝6都位于墙面板的底沿部分,一方面实现了螺丝6的隐藏,外部观察被倒V形板面1遮挡,另一方面,通过倒V形板面1的设计,相比于平台状凸起,具有更高的强度,从而可以提高倒V形板面1部分的跨度,提高得板率。
[003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凹槽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的夹角相等且大于90度,并且,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均为平面状。如此,连接凹槽2的截面即呈倒梯形状,采用此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得板率,另一方面方便的安装螺丝6。
[0032]此外,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板面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外支撑板面41、第二外支撑板面42和第三外支撑板面43,第一外支撑板面41连接倒V形板面1,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板面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搭接板面31、第二搭接板面32和第三搭接板面33,第三搭接板面33连接倒V形板面1,第一搭接板面31支撑于第一外支撑板面41上,第二搭接板面32支撑于第二外支撑板面42上,第三外支撑板面43上,螺丝6依次穿过第二搭接板面32和第二外支撑板面42后连接钢结构支撑件5。通过以上搭接板面和外支撑板面的设计,提高了贴合度,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墙面结构,包括钢结构支撑件和多块墙面板,各墙面板依次连接并固定于钢结构支撑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板面、至少一个倒V形板面和第二连接部板面,所述倒V形板面的顶点朝向钢结构支撑件方向设置,相邻倒V形板面之间均设有一个连接凹槽,所述墙面板的第一连接部板面与其前一块墙面板的第二连接部板面的第二连接部板面搭接后形成搭接凹槽,第二连接部板面与其后一块墙面板的第一连接部板面搭接后形成搭接凹槽,所有搭接凹槽和连接凹槽均通过螺丝连接钢结构支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与第二连接面的夹角相等且大于9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均为平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墙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板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外支撑板面、第二外支撑板面和第三外支撑板面,所述第一外支撑板面连接倒V形板面,所述第一连接部板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搭接板面、第二搭接板面和第三搭接板面,所述第三搭接板面连接倒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郦文哲
申请(专利权)人:美建建筑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