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及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3879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及修复方法,包括埋置桩主体结构、设置在埋置桩主体结构内的药剂缓释机构;埋置桩主体结构包括开口朝上的主体支撑桩筒,主体支撑桩筒顶部固定设有中央控制容纳壳;药剂缓释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支撑桩筒内侧壁上的缓释机构容纳壳,缓释机构容纳壳内固定设有药剂弥散壳,药剂弥散壳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通孔;主体支撑桩筒侧壁上具有多个与缓释机构容纳壳内相连通的药剂释放通孔;药剂弥散壳内顶部固定设有粉末喷头;整个埋置桩主体结构埋置在地下,向药剂弥散壳中弥散释放修复药剂,然后向缓释机构容纳壳内通入高压空气,通过高压气流冲击作用,将修复药剂弥散释放到土壤中。壤中。壤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及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原位修复
,具体为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及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向场地中添加氧化药剂,使场地中污染物质转化无毒或低毒物质,从而达到污染土壤修复目的。此种类型的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具有不用挖掘和运输土壤、施工简单、成本较低、对周围环境扰动小等优点;
[0003]但是如果土壤中的污染物质潜藏较深,一般的化学修复手段也很难进行有效根除,如果进行翻土,则工作量较大,土壤中的污染物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用药剂消除的;
[0004]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对土壤深处的污染物进行清除的装置,将修复药剂缓释到土壤中,利用修复药剂与土壤中污染物进行缓慢的化学反应,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根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及修复方法,能够精准控制释放到土壤中的药剂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包括埋置桩主体结构、设置在埋置桩主体结构内的药剂缓释机构;
[0008]埋置桩主体结构包括开口朝上的主体支撑桩筒,主体支撑桩筒顶部固定设有中央控制容纳壳;
[0009]药剂缓释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支撑桩筒内侧壁上的缓释机构容纳壳,缓释机构容纳壳内固定设有药剂弥散壳,药剂弥散壳为中空的壳体结构,药剂弥散壳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通孔;
[0010]主体支撑桩筒侧壁上具有多个与缓释机构容纳壳内相连通的药剂释放通孔;
[0011]药剂弥散壳内顶部固定设有粉末喷头,中央控制容纳壳内固定设有药剂容纳箱,药剂容纳箱内固定设有粉末输送机,粉末输送机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与粉末喷头内相连通;
[0012]缓释机构容纳壳外侧固定设有加压壳体,加压壳体内侧壁固定设有与缓释机构容纳壳内相连通的加压连通管;
[0013]加压壳体外侧壁固定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加压输入管,加压输入管上具有第一阀门;
[0014]加压壳体内固定设有气压释放壳,气压释放壳侧壁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通孔,气压释放壳外侧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气压释放管,气压释放管上具有第二阀门,气压释放管通过管道延伸至加压壳体外部;
[0015]中央控制容纳壳内固定设有空气压缩机,中央控制容纳壳内固定设有多个压缩储
气罐,压缩储气罐外侧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压缩储气输入管和压缩储气输出管;
[0016]压缩储气输入管上具有第四阀门,压缩储气输出管上具有第五阀门;
[0017]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压缩储气输入管相连通,多个压缩储气罐上的压缩储气输出管通过管道与各个加压输入管一对一相连通。
[0018]优选地,缓释机构容纳壳下端固定设有药剂暂存壳,药剂暂存壳内具有药剂胶囊;
[0019]缓释机构容纳壳底部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药剂连通管,药剂连通管下端延伸至药剂暂存壳内部,药剂连通管上具有第三阀门;
[0020]药剂连通管上端与药剂弥散壳内部相连通;
[0021]药剂暂存壳下端固定设有药剂转移容纳壳,药剂转移容纳壳顶部固定设有与药剂暂存壳内部相连通的穿刺连通管,药剂转移容纳壳内固定设有竖直放置的穿刺伸缩杆,穿刺伸缩杆为一根电控伸缩杆,且穿刺伸缩杆的内杆朝上,穿刺伸缩杆的内杆顶部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穿刺针管,穿刺针管内固定设有气密隔板,穿刺针管侧壁位于气密隔板下方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气流输出孔,穿刺针管侧壁位于气密隔板上方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气流输入孔。
[0022]说明:药剂胶囊是一个密闭的塑料壳体,将修复药剂装在塑料壳体内部,需要时利用穿刺针管将药剂胶囊刺破,即可将药剂胶囊内的修复药剂释放出来。
[0023]优选地,药剂暂存壳外侧设有药剂更换机构,药剂更换机构包括固定在药剂暂存壳外侧的药剂胶囊存储壳和药剂胶囊回收壳,药剂胶囊存储壳内固定设有与药剂暂存壳内部相连通的胶囊输送管,药剂胶囊存储壳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胶囊卷绕盘,胶囊卷绕盘沿水平放置,胶囊卷绕盘的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胶囊卷绕盘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胶囊卷绕盘上卷绕设有胶囊固定膜,胶囊固定膜上固定有多个药剂胶囊;
[0024]药剂胶囊回收壳内固定设有与药剂暂存壳内部相连通的胶囊回收管,药剂胶囊回收壳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胶囊回收盘,胶囊回收盘沿水平放置,胶囊回收盘的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胶囊回收盘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胶囊固定膜一端穿过胶囊输送管和胶囊回收管延伸至药剂胶囊回收壳内,胶囊固定膜延伸至药剂胶囊回收壳内的一端卷绕固定在胶囊回收盘上。
[0025]说明:药剂更换机构能够一次性储存多个药剂胶囊,避免需要对修复药剂进行频繁补充更换,药剂更换机构能够对药剂暂存壳内放置的药剂胶囊进行快捷更换。
[0026]优选地,缓释机构容纳壳顶部设有通孔启闭机构,通孔启闭机构包括固定在缓释机构容纳壳顶部的启闭机构容纳壳,启闭机构容纳壳底部具有与缓释机构容纳壳内部相连通的密闭板滑槽,缓释机构容纳壳内且紧贴主体支撑桩筒内侧壁设有密闭板,密闭板上端延伸穿过密闭板滑槽进入启闭机构容纳壳内;
[0027]密闭板上端固定设有轴线竖直延伸的升降控制环,升降控制环内侧加工有内螺纹,启闭机构容纳壳内顶部固定设有升降控制电机,升降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升降控制杆,升降控制杆上加工有外螺纹,升降控制杆螺纹传动配合在升降控制环内;
[0028]密闭板上具有多个贯通两侧的药剂释放配合孔。
[0029]说明:通孔启闭机构能够控制药剂释放通孔与缓释机构容纳壳内部连通与否,在非工作时间利用密闭板对药剂释放通孔进行封闭,避免外部土壤进入到缓释机构容纳壳
内。
[0030]优选地,主体支撑桩筒内底部设有药剂辅助释放机构,药剂辅助释放机构包括多根药剂释放管,主体支撑桩筒侧壁具有多个内外贯通的释放管容纳通孔。
[0031]优选地,药剂释放管包括药剂释放外管,药剂释放外管一端为尖端,且两端均进行密封;
[0032]药剂释放外管内转动配合设有与其同轴的中间装药管,中间装药管内转动配合设有与其同轴的内侧密闭管;
[0033]中间装药管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内侧密闭管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
[0034]药剂释放外管侧壁具有多个内外贯通的药剂释放孔,药剂释放外管内侧壁具有多条与其轴线平行的药剂容纳槽;
[0035]中间装药管外侧壁具有多个药剂暂存凹坑,药剂暂存凹坑底部具有多个与中间装药管内侧相连通的小孔;
[0036]内侧密闭管侧壁具有多个内外贯通的压力释放孔;
[0037]药剂容纳槽与中间装药管外侧壁之间形成一条药剂输送通道,药剂释放外管外侧固定设有与药剂输送通道相连通的药剂输入管;
[0038]药剂释放外管通过管道与压缩储气输出管相连通。
[0039]说明:将修复药剂输入到药剂容纳槽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埋置桩主体结构(10)、设置在所述埋置桩主体结构(10)内的药剂缓释机构(20);所述埋置桩主体结构(10)包括开口朝上的主体支撑桩筒(11),所述主体支撑桩筒(11)顶部固定设有中央控制容纳壳(12);所述药剂缓释机构(20)包括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撑桩筒(11)内侧壁上的缓释机构容纳壳(201),所述缓释机构容纳壳(201)内固定设有药剂弥散壳(21),所述药剂弥散壳(21)为中空的壳体结构,所述药剂弥散壳(21)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通孔;所述主体支撑桩筒(11)侧壁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缓释机构容纳壳(201)内相连通的药剂释放通孔(202);所述药剂弥散壳(21)内顶部固定设有粉末喷头(210),所述中央控制容纳壳(12)内固定设有药剂容纳箱(131),所述药剂容纳箱(131)内固定设有粉末输送机(132),所述粉末输送机(132)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与所述粉末喷头(210)内相连通;所述缓释机构容纳壳(201)外侧固定设有加压壳体(22),所述加压壳体(22)内侧壁固定设有与所述缓释机构容纳壳(201)内相连通的加压连通管(221);所述加压壳体(22)外侧壁固定设有多个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加压输入管(222),所述加压输入管(222)上具有第一阀门(223);所述加压壳体(22)内固定设有气压释放壳(23),所述压释放壳(23)侧壁上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通孔,所述气压释放壳(23)外侧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气压释放管(231),所述气压释放管(231)上具有第二阀门(232),所述气压释放管(231)通过管道延伸至加压壳体(22)外部;所述中央控制容纳壳(12)内固定设有空气压缩机(121),所述中央控制容纳壳(12)内固定设有多个压缩储气罐(122),所述压缩储气罐(122)外侧固定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压缩储气输入管(123)和压缩储气输出管(124);所述压缩储气输入管(123)上具有第四阀门(125),所述压缩储气输出管(124)上具有第五阀门(126);所述空气压缩机(12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压缩储气输入管(123)相连通,多个所述压缩储气罐(122)上的所述压缩储气输出管(124)通过管道与各个所述加压输入管(222)一对一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机构容纳壳(201)下端固定设有药剂暂存壳(24),所述药剂暂存壳(24)内具有药剂胶囊(240);所述缓释机构容纳壳(201)底部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药剂连通管(241),所述药剂连通管(241)下端延伸至所述药剂暂存壳(24)内部,所述药剂连通管(241)上具有第三阀门(242);所述药剂连通管(241)上端与所述药剂弥散壳(21)内部相连通;所述药剂暂存壳(24)下端固定设有药剂转移容纳壳(25),所述药剂转移容纳壳(25)顶部固定设有与所述药剂暂存壳(24)内部相连通的穿刺连通管(251),所述药剂转移容纳壳(25)内固定设有竖直放置的穿刺伸缩杆(252),所述穿刺伸缩杆(252)为一根电控伸缩杆,且所述穿刺伸缩杆(252)的内杆朝上,所述穿刺伸缩杆(252)的内杆顶部固定设有竖直延伸
的穿刺针管(253),所述穿刺针管(253)内固定设有气密隔板(254),所述穿刺针管(253)侧壁位于所述气密隔板(254)下方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气流输出孔(255),所述穿刺针管(253)侧壁位于所述气密隔板(254)上方具有多个内外相通的气流输入孔(25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暂存壳(24)外侧设有药剂更换机构(26),所述药剂更换机构(26)包括固定在所述药剂暂存壳(24)外侧的药剂胶囊存储壳(261)和药剂胶囊回收壳(262),所述药剂胶囊存储壳(261)内固定设有与所述药剂暂存壳(24)内部相连通的胶囊输送管(263),所述药剂胶囊存储壳(261)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胶囊卷绕盘(264),所述胶囊卷绕盘(264)沿水平放置,所述胶囊卷绕盘(264)的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胶囊卷绕盘(264)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胶囊卷绕盘(264)上卷绕设有胶囊固定膜(265),所述胶囊固定膜(265)上固定有多个所述药剂胶囊(240);所述药剂胶囊回收壳(262)内固定设有与所述药剂暂存壳(24)内部相连通的胶囊回收管(266),所述药剂胶囊回收壳(262)内转动配合连接设有胶囊回收盘(267),所述胶囊回收盘(267)沿水平放置,所述胶囊回收盘(267)的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胶囊回收盘(267)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胶囊固定膜(265)一端穿过所述胶囊输送管(263)和所述胶囊回收管(266)延伸至药剂胶囊回收壳(262)内,所述胶囊固定膜(265)延伸至所述药剂胶囊回收壳(262)内的一端卷绕固定在所述胶囊回收盘(267)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机构容纳壳(201)顶部设有通孔启闭机构(27),所述通孔启闭机构(27)包括固定在所述缓释机构容纳壳(201)顶部的启闭机构容纳壳(271),所述启闭机构容纳壳(271)底部具有与所述缓释机构容纳壳(201)内部相连通的密闭板滑槽(272),所述缓释机构容纳壳(201)内且紧贴所述主体支撑桩筒(11)内侧壁设有密闭板(273),所述密闭板(273)上端延伸穿过所述密闭板滑槽(272)进入所述启闭机构容纳壳(271)内;所述密闭板(273)上端固定设有轴线竖直延伸的升降控制环(274),所述升降控制环(274)内侧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启闭机构容纳壳(271)内顶部固定设有升降控制电机(275),所述升降控制电机(275)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竖直延伸的升降控制杆(276),所述升降控制杆(276)上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升降控制杆(276)螺纹传动配合在所述升降控制环(274)内;所述密闭板(273)上具有多个贯通两侧的药剂释放配合孔(27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缓释药剂的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用埋置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撑桩筒(11)内底部设有药剂辅助释放机构(30),所述药剂辅助释放机构(30)包括多根药剂释放管(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雅应蓉蓉李旭伟邓绍坡姜登登谢文逸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