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施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84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树施肥设备,属于农业果树技术领域,包括底架、行走机构、施肥箱、输送软管、钻孔装置、控制系统和电源装置;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底架两侧;施肥箱设置在底架上方;钻孔装置设置在底架上方;施肥箱在靠近钻孔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输送软管一端与出料口连接;所述钻孔装置包括支撑架、升降杆、旋转电机、传动架、支撑板和钻杆;所述支撑架对称设置在底架上方;支撑架之间滑动配合有升降杆;升降杆中间设置有旋转电机;传动架一端与旋转电机的传动轴机械连接;钻杆设置在传动架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解决了现有果树施肥设备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以及施肥量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率低以及施肥量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率低以及施肥量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果树施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果树
,特别是属于一种果树施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针对一些肥料需求较大的果树,目前常采用土壤埋肥的方式对果树进行追肥。
[0003]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3938874U提出了一种果树施肥设备,包括储肥管,储肥管内部贯穿固定有中空杆体,中空杆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挖铲,挖铲背面开设有漏液孔,中空杆体上端贯穿滑动有压杆,压杆位于中空杆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块,抵块周侧面与中空杆体内壁滑动配合,中空杆体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套设在压杆周侧面上。类似上述专利的现有技术,均是人工采用挖铲,对土壤进行挖坑后,再填埋肥料,而这一操作过程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施肥量也只能凭人工经验判断,无法实现对果树施肥工作的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果树施肥设备,解决了现有果树施肥设备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以及施肥量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果树施肥设备,包括底架、行走机构、施肥箱、输送软管、钻孔装置、控制系统和电源装置;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底架两侧;施肥箱设置在底架上方一端;钻孔装置设置在底架上方另一端;施肥箱在靠近钻孔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输送软管一端与出料口连接;所述钻孔装置包括支撑架、升降杆、旋转电机、传动架、支撑板和钻杆;所述支撑架为一对,对称设置在底架上方;支撑架之间滑动配合有升降杆;升降杆中间连接固定有旋转电机;传动架一端与旋转电机的传动轴机械连接,传动架位于旋转电机的下方;钻杆设置在传动架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板铰接在支撑架之间,支撑板和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当钻孔装置非工作状态下,支撑板位于传动架的下方;所述钻杆包括外杆和内杆;外杆为圆杆,外杆的下端加工为圆台状;外杆在圆柱部分的外表面加工有螺旋片;外杆中央开设有贯通其两端的第一内孔,外杆还开设有贯通其两端的圆环形的内腔;内腔设置在第一内孔外,并与第一内孔同轴;第一内孔和内腔在外杆的圆台端相贯通;所述内杆为与第一内孔相配合的圆杆,内杆的下端加工为圆锥状;内杆中央开设有贯通其平头端的第二内孔;内杆连接固定在第一内孔中;当钻杆为组装状态时,内杆的圆锥端伸出在外杆的下方,且内杆的圆锥端与外杆的圆台端构成钻杆的圆锥状头部,并且内杆将外杆的内腔在圆台端的贯通口封堵;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和电磁阀;控制器设置在底架上方;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内孔中,并且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的外壳表面与第二内孔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内杆在第二内孔的底部开设有贯通其圆锥端的探孔;当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内孔中时,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的探针经过探孔伸出至内杆的下方;所述电磁阀设置在出料口;控制器分别与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电磁阀、旋转电机和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电源装置分别与行走机构、旋转电机和电磁阀电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在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凸起;所述支撑板在对应凸起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支撑板上还设置有插销,插销依次穿过通孔和凸起,将支撑板与支撑架二者锁紧。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孔一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的外壳一侧设置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块。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杆的上方设置有挂把,挂把一端位于外杆的上方;内杆在挂把处通过螺钉与外杆螺纹紧固。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装置为太阳能电池。
[001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果树施肥设备,设计有钻孔装置,钻孔装置采用螺旋钻孔的作业原理,通过旋转电机驱动钻杆,对施肥点进行打孔作业,相对于现行的人工操作挖铲进行挖坑,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2]本专利技术还设计有施肥箱、输送软管、控制系统和电源装置;施肥箱用于收纳肥料,施肥箱还设置有出料口;输送软管一端连接着施肥箱的出料口,另一端待钻孔装置将钻杆打入到施肥点后,放置在内腔中,将肥料通过内腔输送至果树根系区域的施肥点;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和电磁阀,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果树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水分含量,控制器则根据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的反馈,控制电磁阀的开关,进而实现自动控制肥料的释放量和时间;电源装置采用太阳能电池,能够实现对设备的持续供电;可见,相对于现有的果树施肥设备,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果树施肥的精确控制,进而提高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0013]本专利技术将钻杆设计为包括外杆和内杆的组合结构,钻杆组装后,一方面,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可以通过内杆的第二内孔进行定位安装,使其探针插入施肥点的土壤中,对果树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水分含量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内杆可以将外杆的内腔在圆台端的贯通口封堵,此时输送入内腔中的肥料,无法落入土壤中,后续则可以通过人工将内杆抽出,此时第一内孔在圆台端的贯通口开启,肥料可以通过贯通口落入果树根系区域的施肥点,而且内杆抽出后,可以将安装在其内部的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一同从土地中取出;可见,这一过程操作简单,而且还有效保护了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的使用安全,避免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被其他因素影响导致损坏。
[0014]本专利技术还设计有行走机构,用于设备在果园的移动,行走机构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能够适用于复杂地形的移动,保障设备的稳定性。
[0015]由上述可见,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果树施肥设备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以及施肥量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右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由图3引出的A向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由图5引出的B

B剖视图。
[0017]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底架;2、行走机构;3、施肥箱;301、出料口;4、输送软管; 5、钻孔装置;51、支撑架;511、凸起;52、升降杆;53、旋转电机;54、传动架;55、支撑板;551、插销;56、钻杆;561、外杆;5611、第一内孔;5612、内腔;562、内杆;5621、第二内孔;5622、探孔;5623、定位槽;5624、挂把;6、控制系统;61、控制器;62、土壤肥力检测传感器;621、定位块;63、电磁阀;7、电源装置。
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果树施肥设备,包括底架1、行走机构2、施肥箱3、输送软管4、钻孔装置5、控制系统6和电源装置7。行走机构2设置在底架1两侧,行走机构2为履带式行走机构,能够带动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复杂地形中的移动,保障了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施肥箱3通过螺栓配合固定在底架1上方一端;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行走机构(2)、施肥箱(3)、输送软管(4)、钻孔装置(5)、控制系统(6)和电源装置(7);所述行走机构(2)设置在底架(1)两侧;施肥箱(3)设置在底架(1)上方一端;钻孔装置(5)设置在底架(1)上方另一端;施肥箱(3)在靠近钻孔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301);输送软管(4)一端与出料口(301)连接;所述钻孔装置(5)包括支撑架(51)、升降杆(52)、旋转电机(53)、传动架(54)、支撑板(55)和钻杆(56);所述支撑架(51)为一对,对称设置在底架(1)上方;支撑架(51)之间滑动配合有升降杆(52);升降杆(52)中间连接固定有旋转电机(53);传动架(54)一端与旋转电机(53)的传动轴机械连接,传动架(54)位于旋转电机(53)的下方;钻杆(56)设置在传动架(54)远离旋转电机(53)的一端中间位置;所述支撑板(55)铰接在支撑架(51)之间,支撑板(55)和支撑架(51)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当钻孔装置(5)非工作状态下,支撑板(55)位于传动架(54)的下方;所述钻杆(56)包括外杆(561)和内杆(562);外杆(561)为圆杆,外杆(561)的下端加工为圆台状;外杆(561)在圆柱部分的外表面加工有螺旋片;外杆(561)中央开设有贯通其两端的第一内孔(5611),外杆(561)还开设有贯通其两端的圆环形的内腔(5612);内腔(5612)设置在第一内孔(5611)外,并与第一内孔(5611)同轴;第一内孔(5611)和内腔(5612)在外杆(561)的圆台端相贯通;所述内杆(562)为与第一内孔(5611)相配合的圆杆,内杆(562)的下端加工为圆锥状;内杆(562)中央开设有贯通其平头端的第二内孔(5621);内杆(562)连接固定在第一内孔(5611)中;当钻杆(56)为组装状态时,内杆(562)的圆锥端伸出在外杆(561)的下方,且内杆(562)的圆锥端与外杆(561)的圆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慧玲周云霞吴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东明县林业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