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蓑蛾的采卵器以及使用了该采卵器的蓑蛾的交配方法和采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蓑蛾的采卵器以及使用了该采卵器的简便并且有效的蓑蛾的交配方法和采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属于蓑蛾科(Psychidae)的蛾的幼虫的蓑虫(bag worm)潜藏在用吐丝出的丝将叶片、枝片缠绕而制作出的纺锤形或圆筒形的巢(Bag nest)中,在摄食时也连同巢一起移动等,在整个幼虫期与巢一起生活。该蓑虫吐丝的蓑虫丝线作为有用性极其高的新的动物性天然纤维,近年来受到关注(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1)。
[0003]为了将蓑虫丝线产业化,蓑虫的大量饲养和累代饲养等饲养技术的确立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蓑虫丝线产业刚刚起步,饲养技术还在发展中。蓑虫的获得专门依赖于野外收集,成为蓑虫丝线的产业化中的大障碍。因此,蓑蛾的人工交配技术和产卵技术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在蓑虫饲养中,由于同样为鳞翅目的幼虫,考虑应用已经在养蚕业中被确立了的蚕的饲养技术,但由于蓑蛾的交尾模式和产卵模式与家蚕的交尾模式和产卵模式显著不同因此不能应用。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蓑蛾的采卵器,是由管状容器构成的蓑蛾的采卵器,所述采卵器具有:具有蓑蛾雌成虫能够嵌合的内径的插入孔、能够收容所述雌成虫的腹部的收容部、和保持产卵后的卵的保卵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卵器,所述保卵部具有通气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卵器,所述保卵部在其内部具有用于收容和回收产卵后的卵的可装卸的受卵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采卵器,具有堵塞所述插入孔的盖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采卵器,所述管状容器的全部或一部分由透明原材料或透光性原材料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采卵器,所述受卵机构由透明原材料或透光性原材料所形成的薄层膜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采卵器,具备以所述插入孔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所述采卵器的采卵台。8.蓑蛾的交配方法,所述交配方法包括:嵌合工序,将蓑蛾雌成虫个体从腹部末端插入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蓑蛾的采卵器的插入孔中,使其腹部与所述插入孔嵌合;和交尾工序,在所述插入孔与所述雌成虫个体腹部之间插入蓑蛾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冈太阳,一木良子,龟田恒德,松田隆行,伊藤惇,浅沼章宗,
申请(专利权)人:兴和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