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护桩喷锚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359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护桩喷锚结构及施工方法,灌注桩内的钢筋笼上设置预埋挂网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网片挂网时先掰直,挂网后再掰平与钢筋网片焊接,两根预埋挂网呈V型布置在灌注桩内,双向垂直的牢固扒紧在灌注桩上,保证了钢筋网片与灌注桩的结合,从而喷射混凝土面层成型后结构牢固,并且配合膨胀螺栓打入灌注桩,膨胀螺栓上焊接的短钢筋与钢筋网片也焊接,双重连接配合,保证了支护结构的成型质量,施工方便简单,容易上手,避免了工人施工水平存在差异而植筋效果差导致的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有效提升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及施工周期,节约工程成本。约工程成本。约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护桩喷锚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护桩喷锚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0003]传统做法为支护桩施工完毕,钢板网钢筋绑扎前,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支护桩桩身进行植筋施工,植筋满足相关施工要求,实际施工时植筋深度不能保证,工人施工水平存在差异,导致植筋施工成型质量差,支护桩与桩间喷锚整体支护形式稳定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护桩喷锚结构及施工方法,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护桩喷锚结构,包括基坑土体、灌注桩、锚索、喷射混凝土面层和膨胀螺栓,灌注桩间隔排布在基坑土体内,灌注桩由钢筋笼和混凝土浇筑形成,钢筋笼包括若干的纵筋、螺旋箍筋、加劲筋和预埋挂网连接钢筋,纵筋呈环形排布,螺旋固定呈螺旋状设置在纵筋外侧且与纵筋固定,加劲筋在纵筋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处并与纵筋固定,预埋挂网连接钢筋设置有两根且设置在与纵筋截面的平面上,预埋挂网连接钢筋设置在螺旋箍筋远离喷射混凝土面层的部位的平面上,预埋挂网连接钢筋包括贴合在纵筋外侧面上的圆弧段和转折入纵筋内侧的预埋结合加固段,预埋结合加固段位于靠近喷射混凝土面层的一侧,预埋结合加固段与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夹角为45
°
,两个预埋结合加固段形成开口朝向喷射混凝土面层的V型,两个圆弧段对称设置在螺旋箍筋远离喷射混凝土面层部位的两侧,喷射混凝土面层靠近灌注桩的部位设置有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安装的过程中,圆弧段呈与喷射混凝土面层垂直状,钢筋网片安装后,圆弧段超出钢筋网片的部位呈贴合在钢筋网片上且与钢筋网片焊接,贴合在钢筋网片的两个圆弧段位于两个预埋结合加固段的外侧,膨胀螺栓固定在灌注桩上,膨胀螺栓在灌注桩高度方向间隔布置,膨胀螺栓的布置间隔不超过1500mm,膨胀螺栓采用M18膨胀螺栓,膨胀螺栓上焊接有短钢筋,钢筋网片外侧固定有横拉钢筋,短钢筋和横拉钢筋焊接连接。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注桩内的钢筋笼上设置预埋挂网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网片挂网时先掰直,挂网后再掰平与钢筋网片焊接,两根预埋挂网呈V型布置在灌注桩内,双向垂直的牢固扒紧在灌注桩上,保证了钢筋网片与灌注桩的结合,从而喷射混凝土面层成型后结构牢固,并且配合膨胀螺栓打入灌注桩,膨胀螺栓上焊接的短钢筋与钢筋网片也焊接,双重连接配合,保证了支护结构的成型质量,施工方便简单,容易上手,避免了工人施工水平存在差异而植筋效果差导致的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有效提升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及施工周期,节约工程成本。
[0007]优选的,所述预埋挂网连接钢筋的直径和螺旋箍筋的直径相同,所述预埋结合加
固段的长度为预埋挂网连接钢筋直径的35倍。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挂网连接钢筋的预埋长度合理,结合强度高。
[0009]优选的,钢筋网片安装后,圆弧段与钢筋网片焊接的长度不小于20d。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挂网连接钢筋与钢筋网片的结合强度高,具备较高的稳固强度。
[0011]优选的,所述短钢筋与横拉钢筋单面焊10d,d为短钢筋的直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胀螺栓与钢筋网片的结合强度高,稳定性强。
[0013]优选的,所述灌注桩的顶端设置有冠梁。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灌注桩进行连接,保证了整体的支护结构强度高。
[0015]优选的,冠梁的顶端固定有防护围栏。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基坑进行防护。
[0017]一种支护桩喷锚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放线根据图纸布设灌注桩、冠梁灰线;步骤二、灌注桩施工根据放线钻孔,钢筋笼上固定设置预埋挂网连接钢筋,吊放钢筋笼,浇筑灌注桩;步骤三、土方开挖高度方向分层进行开挖,每层高度不超过2m,施工锚索;步骤四、挂网根据预埋挂网连接钢筋的高度位置破处土体,将预埋挂网连接钢筋掰至于土体面垂直后将钢筋网片贴在土体上,再将预埋挂网连接钢筋掰至于钢筋网片贴合,将预埋挂网连接钢筋与钢筋网片焊接;步骤五、膨胀螺栓配合加固在膨胀螺栓上焊接短钢筋后将膨胀螺栓打入灌注桩,将短钢筋与钢筋网片焊接;步骤六、施工基础底板后回填。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灌注桩内的钢筋笼上设置预埋挂网连接钢筋配合膨胀螺栓打入灌注桩的基础上,采用不超过2m的分层进行逆做施工,有效提升支护结构施工质量。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灌注桩内的钢筋笼上设置预埋挂网连接钢筋,连接钢筋网片挂网时先掰直,挂网后再掰平与钢筋网片焊接,两根预埋挂网呈V型布置在灌注桩内,双向垂直的牢固扒紧在灌注桩上,保证了钢筋网片与灌注桩的结合,从而喷射混凝土面层成型后结构牢固,并且配合膨胀螺栓打入灌注桩,膨胀螺栓上焊接的短钢筋与钢筋网片也焊接,双重连接配合,保证了支护结构的成型质量,施工方便简单,容易上手,避免了工人施工水平存在差异而植筋效果差导致的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有效提升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及施工周期,节约工程成本;2)在灌注桩内的钢筋笼上设置预埋挂网连接钢筋配合膨胀螺栓打入灌注桩的基础上,采用不超过2m的分层进行逆做施工,有效提升支护结构施工质量。
[002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
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筋笼上设置预埋挂网连接钢筋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钢筋笼上设置预埋挂网连接钢筋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灌注桩浇筑时预埋挂网连接钢筋的状态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挂网时预埋挂网连接钢筋的状态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挂网后预埋挂网连接钢筋的状态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膨胀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层施工的过程图。
[0022]附图标记:1、基坑土体;2、灌注桩;3、锚索;4、喷射混凝土面层;5、纵筋;6、螺旋箍筋;7、预埋挂网连接钢筋;71、圆弧段;72、预埋结合加固段;8、钢筋网片;9、膨胀螺栓;10、短钢筋;11、横拉钢筋;12、冠梁;13、防护围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4]结合图1

8,一种支护桩喷锚结构,包括基坑土体1、灌注桩2、锚索3、喷射混凝土面层4和膨胀螺栓9,灌注桩2间隔排布在基坑土体1内,灌注桩2由钢筋笼和混凝土浇筑形成,钢筋笼包括若干的纵筋5、螺旋箍筋6、加劲筋和预埋挂网连接钢筋7,纵筋5呈环形排布,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桩喷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土体(1)、灌注桩(2)、锚索(3)、喷射混凝土面层(4)和膨胀螺栓(9),灌注桩(2)间隔排布在基坑土体(1)内,灌注桩(2)由钢筋笼和混凝土浇筑形成,钢筋笼包括若干的纵筋(5)、螺旋箍筋(6)、加劲筋和预埋挂网连接钢筋(7),纵筋(5)呈环形排布,螺旋固定呈螺旋状设置在纵筋(5)外侧且与纵筋(5)固定,加劲筋在纵筋(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处并与纵筋(5)固定,预埋挂网连接钢筋(7)设置有两根且设置在与纵筋(5)截面的平面上,预埋挂网连接钢筋(7)设置在螺旋箍筋(6)远离喷射混凝土面层(4)的部位的平面上,预埋挂网连接钢筋(7)包括贴合在纵筋(5)外侧面上的圆弧段(71)和转折入纵筋(5)内侧的预埋结合加固段(72),预埋结合加固段(72)位于靠近喷射混凝土面层(4)的一侧,预埋结合加固段(72)与喷射混凝土面层(4)的夹角为45
°
,两个预埋结合加固段(72)形成开口朝向喷射混凝土面层(4)的V型,两个圆弧段(71)对称设置在螺旋箍筋(6)远离喷射混凝土面层(4)部位的两侧,喷射混凝土面层(4)靠近灌注桩(2)的部位设置有钢筋网片(8),钢筋网片(8)安装的过程中,圆弧段(71)呈与喷射混凝土面层(4)垂直状,钢筋网片(8)安装后,圆弧段(71)超出钢筋网片(8)的部位呈贴合在钢筋网片(8)上且与钢筋网片(8)焊接,贴合在钢筋网片(8)的两个圆弧段(71)位于两个预埋结合加固段(72)的外侧,膨胀螺栓(9)固定在灌注桩(2)上,膨胀螺栓(9)在灌注桩(2)高度方向间隔布置,膨胀螺栓(9)的布置间隔不超过1500mm,膨胀螺栓(9)采用M18膨胀螺栓(9),膨胀螺栓(9)上焊接有短钢筋(10),钢筋网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天辉李魁勇芦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