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48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公开提出一种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包括:配电室,配电室包括:配电设备室和辅助设备室,配电设备室和辅助设备室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主变电区,主变电区沿第一方向设置;补偿滤波设备区,补偿滤波设备区沿第一方向设置;其中,辅助设备室、配电设备室、主变电区和补偿滤波设备区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在本公开的一种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中,变电站中配电设备、辅助设备、变电出线设备和补偿滤波设备的布局更为紧凑、规整,从而有效降低了变电站的建设难度。从而有效降低了变电站的建设难度。从而有效降低了变电站的建设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


[0001]本公开涉及变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并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发展,变电站在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中,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发电机将清洁能源转换为电能后向变电站输送,变电站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以满足用电需求。
[0003]变电站在建设初期需要进行布局设计,但目前的变电站设备种类较多,且单一种类的设备较少,导致变电站整体的布局较为分散,建设难度较大,造成变电站的建设效率较低,建设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包括:配电室,所述配电室包括:配电设备室和辅助设备室,所述配电设备室用于布置所述变电站的配电设备,所述辅助设备室用于布置所述变电站的辅助设备,所述配电设备室和所述辅助设备室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主变电区,所述主变电区用于布置所述变电站的变电出线设备,所述主变电区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补偿滤波设备区,所述补偿滤波设备区用于布置所述变电站的补偿滤波设备,所述补偿滤波设备区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其中,所述辅助设备室、所述配电设备室、所述主变电区和所述补偿滤波设备区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07]可选的,所述变电出线设备包括:主变电设备;所述主变电区包括:主变电设备区和第一线缆沟;其中,所述主变电设备区用于布置所述主变电设备,所述变电站的母线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并与所述主变电设备相连,所述母线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变电站的主变柜相连;所述第一线缆沟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主变电设备区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线缆沟的一端沿靠近所述配电设备室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线缆沟的另一端沿靠近所述补偿滤波设备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线缆沟与所述配电室的一端平齐。
[0008]可选的,所述变电出线设备还包括: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所述主变电区还包括: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和第二线缆沟;其中,所述主变电设备区和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分布,且所述第一线缆沟位于所述主变电设备区远离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的一端;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用于布置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所述主变电设备的套管和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套管分别沿第三方向设置,且所述主变电设备的套管和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套管间距不大于5米,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
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三线缆沟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靠近所述配电设备室的一侧,所述第三线缆沟远离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的一端沿靠近所述配电设备室的方向延伸。
[0009]可选的,所述变电出线设备还包括:高压出线设备;所述主变电区还包括:高压出线设备区;其中,所述主变电设备区、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和所述高压出线设备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高压出线设备区用于布置所述高压出线设备的门型架构、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所述电压互感器位于所述门型架构远离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的一端,所述电压互感器与所述配电室的另一端平齐,所述避雷器位于所述门型架构靠近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的一端。
[0010]可选的,所述配电设备包括:主变柜、电压互感器柜、站用变馈线柜、多个集电线路柜、静止无功发生器柜和多个预留柜;所述配电设备室包括:主变柜区、电压互感器柜区、站用变馈线柜区、多个集电线路柜区、静止无功发生器柜区和多个预留柜区;其中,所述主变柜区、所述电压互感器柜区、所述站用变馈线柜区、多个所述集电线路柜区、所述静止无功发生器柜区和多个所述预留柜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主变柜区用于布置所述主变柜,所述电压互感器柜区用于布置所述电压互感器柜,所述站用变馈线柜区用于布置所述站用变馈线柜,所述集电线路柜区用于布置所述集电线路柜,所述静止无功发生器柜区用于布置所述静止无功发生器柜,所述预留柜区用于布置所述预留柜。
[0011]可选的,所述配电设备室还包括:第三线缆沟,所述第三线缆沟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主变柜区、所述电压互感器柜区、所述站用变馈线柜区、多个所述集电线路柜区、所述静止无功发生器柜和多个所述预留柜区靠近所述主变电区的一侧,且所述第三线缆沟靠近所述预留柜区的一端沿靠近所述主变电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线缆沟靠近所述主变柜区的一端沿靠近所述主变电区的方向延伸;第四线缆沟,所述第四线缆沟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主变柜区、所述电压互感器柜区、所述站用变馈线柜区、多个所述集电线路柜区、所述静止无功发生器柜和多个所述预留柜区靠近所述辅助设备室的一侧,所述第四线缆沟靠近所述预留柜区的一端沿靠近所述辅助设备室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线缆沟靠近所述主变柜区的一端沿靠近所述辅助设备室的方向延伸。
[0012]可选的,所述辅助设备包括:继电保护设备;所述辅助设备室包括:继电保护设备室和第五线缆沟;其中,所述继电保护设备室用于布置所述继电保护设备;所述第五线缆沟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继电保护设备室靠近所述配电设备室的一侧,所述第五线缆沟的一端沿靠近所述配电设备室的方向延伸。
[0013]可选的,所述辅助设备还包括:站用变电设备;所述辅助设备室还包括:站用变电设备室和第六线缆沟;其中,所述站用变电设备室和所述继电保护设备室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站用变电设备室用于布置所述站用变电设备;所述第六线缆沟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站用变电设备室靠近所述配电设备室的一侧,所述第六线缆沟的一端沿靠近所述配电设备室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六线缆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线缆沟靠近所述站用变电设备室的一端相连。
[0014]可选的,所述辅助设备还包括:蓄电设备;所述辅助设备室还包括:蓄电设备室和第七线缆沟;其中,所述蓄电设备室和所述继电保护设备室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站用变电设备室和所述蓄电设备室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分布,且所述蓄电设备室位于所述
站用变电设备室远离所述配电设备室的一侧;所述蓄电设备室用于布置所述蓄电设备;所述第七线缆沟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蓄电设备室靠近所述继电保护设备室的一端,所述第七线缆沟远离所述蓄电设备室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线缆沟靠近所述蓄电设备室的一端相连。
[0015]可选的,所述补偿滤波设备包括:无功补偿和滤波设备;所述补偿滤波设备区包括:无功补偿和滤波设备区、第八线缆沟和第九线缆沟;其中,所述无功补偿和滤波设备区用于布置所述无功补偿和滤波设备;所述第八线缆沟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无功补偿和滤波设备区的一端,所述第八线缆沟远离所述无功补偿和滤波设备区的一端沿靠近所述主变电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九线缆沟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无功补偿和滤波设备区的一侧,所述第九线缆沟的一端与所述第八线缆沟靠近所述主变电区的一端相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室,所述配电室包括:配电设备室和辅助设备室,所述配电设备室用于布置所述变电站的配电设备,所述辅助设备室用于布置所述变电站的辅助设备,所述配电设备室和所述辅助设备室分别沿第一方向设置;主变电区,所述主变电区用于布置所述变电站的变电出线设备,所述主变电区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补偿滤波设备区,所述补偿滤波设备区用于布置所述变电站的补偿滤波设备,所述补偿滤波设备区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其中,所述辅助设备室、所述配电设备室、所述主变电区和所述补偿滤波设备区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出线设备包括:主变电设备;所述主变电区包括:主变电设备区和第一线缆沟;其中,所述主变电设备区用于布置所述主变电设备,所述变电站的母线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并与所述主变电设备相连,所述母线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变电站的主变柜相连;所述第一线缆沟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主变电设备区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线缆沟的一端沿靠近所述配电设备室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线缆沟的另一端沿靠近所述补偿滤波设备区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线缆沟与所述配电室的一端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出线设备还包括: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所述主变电区还包括: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和第二线缆沟;其中,所述主变电设备区和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分布,且所述第一线缆沟位于所述主变电设备区远离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的一端;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用于布置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所述主变电设备的套管和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套管分别沿第三方向设置,且所述主变电设备的套管和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套管间距不大于5米,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线缆沟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在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靠近所述配电设备室的一侧,所述第二线缆沟远离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的一端沿靠近所述配电设备室的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出线设备还包括:高压出线设备;所述主变电区还包括:高压出线设备区;其中,所述主变电设备区、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和所述高压出线设备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高压出线设备区用于布置所述高压出线设备的门型架构、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所述电压互感器位于所述门型架构远离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的一端,所述电压互感器与所述配电室的另一端平齐,所述避雷器位于所述门型架构靠近所述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区
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变电站的场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设备包括:主变柜、电压互感器柜、站用变馈线柜、多个集电线路柜、静止无功发生器柜和多个预留柜;所述配电设备室包括:主变柜区、电压互感器柜区、站用变馈线柜区、多个集电线路柜区、静止无功发生器柜区和多个预留柜区;其中,所述主变柜区、所述电压互感器柜区、所述站用变馈线柜区、多个所述集电线路柜区、所述静止无功发生器柜区和多个所述预留柜区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主变柜区用于布置所述主变柜,所述电压互感器柜区用于布置所述电压互感器柜,所述站用变馈线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葛峻王凯王霞范达杨美佳曹锦红马岩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