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现场内采用手推车进行混凝土的搬运是最为常见和通常的方式,手推车具有使用灵活和倾倒方便等优点,但手推车采用手推方式极大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尤其是目前在进行二次构造柱施工时,需要手推车将混凝土推至建筑主体结构内再倒入二次构造柱浇筑机的料斗内,由二次构造柱浇筑机完成二次构柱的浇筑施工,但由于二次构造柱浇筑机料斗的存在,手推车在倾倒混凝土时严重影响其倾翻角度,此时通过倾翻卸料方式混凝土是无法顺利全部倾倒至料斗内的,需要其他施工人员协助使用铁锹等工具将混凝土拨入料斗内,这样不仅增加了劳动力而且也严重的影响的施工效率,当前已有电机驱动的手推车虽然能减轻工人运输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但仍无法解决卸料至二次构造柱浇注机料斗内不便的问题。
[0003]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成为本专利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推车(1),所述手推车(1)后侧设置有支撑机构(2),所述手推车(1)前侧设置有开关门组件(3),所述手推车(1)内侧设置有推板(4),所述推板(4)连接有驱动机构(5);所述手推车(1)设置有行进电机(6),所述行进电机(6)通过传动组件(7)与所述驱动机构(5)连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推车(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架(101),所述底架(101)上方设置有顶部为开口状的箱体(102),所述底架(101)前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前轮(103),所述底架(101)后部中心处设置有后轮(104);所述箱体(102)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底架(101)上方矩形状底板(1021),所述底板(1021)左右两侧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竖直朝上设置的侧板(1022),两个所述侧板(1022)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后板(1023),两个所述侧板(1022)前侧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024),所述安装杆(1024)底部与开关门(1025)顶部铰接;所述底架(101)后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柄(105);所述底板(1021)前部底侧固定连接有转套,所述转套与所述底架(101)前侧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门组件(3)包括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关门(1025)两侧的锁紧柱(301),所述侧板(1022)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柱(301)配合的锁钩(302);每个所述侧板(1022)靠近所述开关门(1025)一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与其相互垂直设置的连接柱(303),所述锁钩(302)尾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304),所述连接套(304)同轴套接于所述连接柱(303)外侧;每个所述连接柱(303)外侧均同轴套接有第一齿轮(305),每个所述侧板(1022)外壁均通过若干个滑动座(306)滑动连接有滑杆(307),每个所述滑杆(307)一侧均设置有与位于同侧所述第一齿轮(305)啮合的齿条(3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所述底架(101)靠近所述推柄(105)一侧下方固定连接的U形状的安装架(201),所述安装架(201)与所述底架(101)之间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竖直设置的螺纹套(202),每个所述螺纹套(202)内上下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上支撑杆(203)和下支撑杆(204);所述上支撑杆(203)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底板(1021)铰接的铰接座(205),所述下支撑杆(204)底端转动连接有辊轮(213),两个所述螺纹套(202)外侧分别同轴套接有第一传动盘(206)和第二传动盘(207);所述安装架(201)顶部中心处与所述底架(101)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208),所述第一转杆(208)外侧分别同轴套接有第三传动盘(209)和第四传动盘(210),所述第一传动盘(206)和所述第三传动盘(209)之间套设有第一传动带(211),所述第二传动盘(207)与所述第四传动盘(210)之间套设有第二传动带(212);所述第一转杆(208)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彤,李众,王萌,王金贵,杨长松,李辉国,张雪飞,孙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