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空间自动布局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信息
,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空间自动布局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网数字孪生体是对配电网中的物理实体和逻辑实体的数字化组织描述,物理实体包含各个类型、等级的配电网设备,逻辑实体是描述各个物理实体的运行方法和相互作用。而随着电力业务发展的需要,数字孪生空间模型要描述所有设备的地理坐标,同时还要描述其空间信息。但是由于目前配电网设备管理系统中通常只有经纬度坐标,以及设备之间的拓扑连接等二维信息,没有其空间信息,当前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空间建模面临这一瓶颈问题。
[0003]总的来说,目前配电网变电站数字孪生空间建模存在的问题如下:1)变电站的设备只有二维地理信息数据来反映设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二维数据模型无法满足越来越复杂的业务分析需要;2)完全采用点云扫描设备来获取站内设备的详细三维数据,耗时、耗工巨大,且经济成本高昂;3)由于设备空间立体模型的复杂性。人工进行点云扫描,其三维扫描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空间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典型变电站中所有设备的三维空间数据和设备档案信息;根据所述三维空间数据和设备档案信息构建典型变电站的三维立体模型目录;根据所述设备档案信息确定的堆叠信息构建典型变电站的三维立体模型偏移规则库;将待布局变电站的设备档案信息和所述三维立体模型目录和三维立体模型偏移规则库匹配,进行待布局变电站的空间自动布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空间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三维空间数据和设备档案信息构建典型变电站的三维立体模型目录,包括:将所述三维空间数据和设备档案信息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基于变电站和所有设备的型号和电压等级,结合所述匹配结果,构建典型变电站的三维立体模型目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空间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典型变电站中所有设备的三维空间数据和设备档案信息,包括:选择典型变电站,获取典型变电站中所有设备的设备档案信息,所述设备档案信息包括设备的名称、编号以及经纬度;对典型变电站进行点云扫描,获取典型变电站中所有设备的三维空间数据,所述三维空间数据包括三维形状、尺寸和物理中心坐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空间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设备档案信息确定的堆叠信息构建典型变电站的三维立体模型偏移规则库,包括:根据所述设备档案信息中设备的经纬度坐标判断所述典型变电站内是否存在堆叠设备;当存在堆叠设备时,根据堆叠设备的物理中心坐标计算堆叠设备之间的空间偏移量;根据所述堆叠设备和空间偏移量构建典型变电站的三维立体模型偏移规则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空间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布局变电站的设备档案信息和所述三维立体模型目录和三维立体模型偏移规则库匹配,进行待布局变电站的空间自动布局,包括:将待布局变电站的设备档案信息和所述三维立体模型目录匹配,确定待布局变电站内设备的三维空间数据;根据待布局变电站的设备档案信息和所述三维空间数据与所述三维立体模型偏移规则库匹配,基于匹配结果和所述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待布局变电站的空间自动布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空间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待布局变电站的设备档案信息和所述三维空间数据与所述三维立体模型偏移规则库匹配,基于匹配结果和所述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待布局变电站的空间自动布局,包括:根据待布局变电站设备档案信息中设备的经纬度坐标确定待布局变电站内的堆叠设备;根据所述堆叠设备以及所述三维空间数据与所述三维立体模型偏移规则库匹配,确定堆叠设备的空间偏移量;根据所述空间偏移量和所述三维空间数据进行待布局变电站的空间自动布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空间自动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
堆叠设备所述三维空间数据与所述三维立体模型偏移规则库匹配,确定堆叠设备的偏移量,包括:基于所述堆叠设备所述三维空间数据,判断任一典型变电站三维立体模型偏移规则库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堆叠设备;若不存在,更换其他典型变电站三维立体模型偏移规则库进行相同的堆叠设备的判断,直至匹配到相同的堆叠设备;根据匹配到的相同的堆叠设备的空间偏移量确定待布局变电站内的堆叠设备的空间偏移量。8.一种配电网数字孪生体空间自动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获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俊峰,彭林,周爱华,欧朱建,杨佩,毛艳芳,徐敏,姚建光,潘森,于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