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天浩专利>正文

头盔模具的联动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137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头盔模具的联动脱模机构,包括公模、母模、位于公模与母模间的滑块联动机构及脱模把手;该滑块联动机构包括右滑块、左滑块、后滑块及滑块导向支架,母模相对该滑块联动机构具有对应模穴;该左滑块与右滑块对称装置在后滑块两边角并与后滑块合页铰接;该后滑块向后突出一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脱模把手及活动连接滑块导向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相对的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降低设备建置成本、提升操作便利性,改善工时与工序,提升制造产能的效果。升制造产能的效果。升制造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盔模具的联动脱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制造头盔的模具,特别涉及一种头盔模具的联动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熟知的运动头盔的模具包括公模、母模与多个的独立大小不一的滑块。使用现有的运动头盔的模具进行脱模时,必须逐一将滑块取出后留下产品,再将滑块逐一挂回母模。上述过程中,逐一剥离滑块再逐一挂回的动作必须耗费较大的劳动强度,而且进行过程中容易碰伤滑块,也需要较大的工作台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头盔模具的联动脱模机构,其方便注射成型后的头盔自母模脱模取出。本技术将多个独立的滑块整合为一滑块联动机构。使用时,将脱模把手向外拉动即可带动滑块联动机构及产品(运动头盔)自母模脱离,然后在取出产品后,将脱模把手内推即可将滑块联动机构复位挂回母模。本技术能够相对的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降低设备建置成本、提升操作便利性,改善工时与工序,提升制造产能等效果。
[0004]技术方案:头盔模具的联动脱模机构,包括公模、母模、位于公模与母模间的滑块联动机构及脱模把手,其中:该滑块联动机构包括右滑块、左滑块、后滑块及滑块导向支架,母模相对该滑块联动机构具有对应模穴;其中,该左滑块与右滑块对称装置在后滑块两边角并与后滑块通过合页铰接;该后滑块向后突出一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脱模把手及活动连接滑块导向支架。
[0005]进一步地,左/右滑块通过左/右旋转合页分别与后滑块两边角的叉式的铰链基座结合,并以导向插销串接左/右旋转合页的左/右长孔及铰链基座的圆孔。
[0006]进一步地,左/右滑块得以该导向插销为支点由左/右长孔外侧死点向内侧死点移动,随移动行程,左/右滑块向外翻开。
[0007]进一步地,左/右旋转合页设有左/右旋转合页肘部;所述铰链基座设有止挡部;当导向插销移动至左/右长孔内侧死点位置,左/右旋转合页肘部抵触止挡部令左/右滑块无法再向外翻开。
[0008]进一步地,该后滑块向后突出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包括横向固定座及纵向固定耳,该横向固定座以固定孔的形式与脱模把手固定,该纵向固定耳以连接杆与固定设置在母模相对后滑块后方模穴的滑块导向支架连接;该连接杆串联纵向固定耳的连接孔及滑块导向支架的滑块导槽,令后滑块得以连接杆为支点在滑块导槽的上下死点行程中移动。
[0009]操作时,如同开抽屉般以人力拉动脱模把手,后滑块将以连接杆为支点由滑块导槽的下死点位置移动至上死点位置,由于后滑块的铰链基座与左/右滑块的左/右旋转合页嵌合,因此,左/右滑块将随着后滑块一起向上移动,左/右滑块与后滑块三者带着产品一起脱离母模,再以人力将左/右滑块向两侧扳开,由于左/右滑块以导向插销串接左/右旋转合
页及铰链基座,因此,左/右滑块能以该导向插销为支点向外翻开,产品与左/右滑块脱离。产品取出后,扳动左/右滑块复位后,如同关抽屉般回推脱模把手将滑块联动机构挂回母模。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技术的后滑块位于滑块导槽下死点位置时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技术的后滑块位于滑块导槽下死点位置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技术的后滑块位于滑块导槽上死点位置时的示意图;及
[0016]图7是本技术的后滑块位于滑块导槽上死点位置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17]其中:
[0018][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功效、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以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21]如图1至图7所示,头盔模具的联动脱模机构,包括:
[0022]公模1;
[0023]母模2;
[0024]位于公模1与母模2之间的滑块联动机构,及
[0025]脱模把手4,其中:
[0026]该滑块联动机构包括右滑块31、左滑块32、后滑块33及滑块导向支架34,相对于右滑块31、左滑块32、后滑块33及滑块导向支架34的外形,母模2均具有对应的模穴21。
[0027]右滑块31与左滑块32对称装置于后滑块33的两边角,右滑块31下方的叉式的右旋转合页311与后滑块33两边角向后侧突出的叉式的铰链基座331嵌合;左滑块32下方的叉式的左旋转合页321与后滑块33两边角向后侧突出的叉式的铰链基座331嵌合,右旋转合页311设有右长孔3111,左旋转合页321设有左长孔3211,铰链基座31设有圆孔3311,导向插销35串接右长孔3111、左长孔3211及圆孔3311,令右滑块31与左滑块32得以该导向插销35为支点由右长孔3111、左长孔3211外侧死点向内侧死点移动,随移动行程,右滑块31与左滑块32向外翻开直至右长孔3111、左长孔3211内侧死点,右旋转合页肘部3112、左旋转合页肘部3212抵触铰链基座331的止挡部3312,右滑块31与左滑块32无法再向外翻开。
[0028]后滑块33向后突出一横向固定座332及向下的纵向固定耳333,该横向固定座332设有两个固定孔3321,用于与脱模把手4固定,该纵向固定耳333借由中间粗两端细类似擀面杖的连接杆36与叉式的滑块导向支架34连接,该滑块导向支架34固定设置在母模2的相对后滑块33后方的模穴21中,该连接杆36串联纵向固定耳333的连接孔3331及滑块导向支架34的滑块导槽341,令后滑块33以连接杆36为支点在滑块导槽341的上死点3412、下死点3411之间的行程中移动。
[0029]使用时,如同开抽屉般,以人力拉动脱模把手4,后滑块3将以连接杆36为支点由滑块导槽341的下死点3411移动至上死点3412,由于后滑块3的叉式的铰链基座34与左滑块32的左旋转合页321、右滑块31的右旋转合页311嵌合,因此,左滑块32、右滑块31将随着后滑块33一起向上移动,左滑块32、右滑块31与后滑块33三者带着产品(运动头盔)5一起脱离母模2,再以人力将左滑块32、右滑块31向两侧扳开,由于左滑块32、右滑块31以导向插销35串接左旋转合页321、右旋转合页311及铰链基座331,因此,左滑块32、右滑块31以该导向插销35为支点向外翻开,产品5与左滑块32、右滑块31脱离。产品5取出后,扳动左滑块32、右滑块31复位后,如同关抽屉般回推脱模把手4将滑块联动机构挂回母模2。
[0030]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脱模过程可经由以下四个步骤简易完成:
[0031]一、公模脱离;
[0032]二、拉动脱模把手将滑块联动机构和产品一并从母模脱离;
[0033]三、向两侧扳开左右滑块;
[0034]四、取出产品。
[0035]相对于熟知的运动头盔的模具存在的多数滑块于脱模时逐一剥离滑块再逐一挂回的动作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头盔模具的联动脱模机构,包括公模、母模、位于所述公模与所述母模之间的滑块联动机构及脱模把手,其特征在于,该滑块联动机构包括右滑块、左滑块、后滑块及滑块导向支架,所述母模相对该滑块联动机构具有对应的模穴;其中:该左滑块与该右滑块对称布设于所述后滑块两边角并分别与所述后滑块通过合页铰接;该后滑块向后突出一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脱模把手及活动连接所述滑块导向支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头盔模具的联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滑块下方的右旋转合页与所述后滑块两边角向后侧突出的铰链基座嵌合;所述左滑块下方的左旋转合页与所述后滑块两边角向后侧突出的铰链基座嵌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头盔模具的联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旋转合页设有右长孔,所述左旋转合页设有左长孔,所述铰链基座设有圆孔,导向插销串接所述右长孔、所述左长孔及所述圆孔,令所述右滑块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天浩
申请(专利权)人:郑天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