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春阳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电火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05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医理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电火针,包括火针,还包括加热部分,机械进针部分,定位部分组成;加热部分通过电磁加热方式对火针加热,机械进针部分驱动火针伸缩,定位部分对针刺部位激光定位;加热部分包括微型无抽头ZVS和加热线圈;微型无抽头ZVS的输出端与加热线圈两端连接;加热线圈套设在火针前端;机械进针部分包括推拉式电磁铁;火针连接在推拉式电磁铁的推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自动电火针能够稳定保持火针温度,进针行程小于10mm,针刺到皮肤上时能保持烧红状态。激光定位光斑直径可以调到0.5mm以下,可以准确刺中皮炎丘疹。扎针深度连续可调。针扎入皮肤后的驻留时间可调。火针疗效更佳。火针疗效更佳。火针疗效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电火针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理疗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电火针。

技术介绍

[0002]火针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用治疗方法,可迅速将红针刺入体表,主要依靠温热刺激以及进针一瞬间的机械刺激,发挥治疗作用,所以临床上可应用于多种皮肤病,如常见的痤疮、扁平疣、白癜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病变、结节性痒疹、带状疱疹等。火针在治疗操作过程中,患者可感觉到疼痛,但是这种疼痛大部分患者均可耐受,是较轻的疼痛,出汗主要是精神紧张。
[0003]火针操作要求火针保持烧红状态,传统人工操作很难达到,从酒精灯到皮肤的过程中火针会迅速冷却。为保持火针温度要求速度要快。而速度快和落针准确性相矛盾,准确性包括位置准确和深浅准确。这对针灸医师的技能要求非常高,普通患者不能自己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全自动电火针,把加热部分、机械进针部分、激光定位部分集成在一块主板上。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全自动电火针,包括火针,还包括加热部分,机械进针部分,定位部分组成;所述加热部分通过电磁加热方式对火针加热,所述机械进针部分推动火针伸缩,所述定位部分对针刺部位激光定位。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部分包括微型无抽头ZVS和加热线圈;所述微型无抽头ZVS的输出端与加热线圈两端连接;所述加热线圈套设在火针前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进针部分包括推拉式电磁铁;所述火针连接在推拉式电磁铁的推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进针部分还包括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套设在火针中前部,两端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进针部分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火针通过紧固件螺纹连接在推拉式电磁铁的推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分包括定位激光模组;所述定位激光模组安装在火针一侧;激光束穿过加热线圈与针刺点重合。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进针深度定位插片。
[0013]本技术的全自动电火针能够稳定保持火针温度,进针行程小于10mm,针刺到皮肤上时能保持烧红状态。激光定位光斑直径可以调到0.5mm以下,可以准确刺中皮炎丘疹。扎针深度连续可调。针扎入皮肤后的驻留时间可调。火针疗效更佳。
附图说明
[0014]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3:本技术火针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本技术导向环结构示意图(正视);
[0018]图5:本技术导向环结构示意图(俯视);
[0019]图6:本技术加热线圈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本技术进针深度定位插片结构示意图(正视);
[0021]图8:本技术进针深度定位插片结构示意图(侧视);
[0022]图9:本技术推拉式电磁铁驱动电路图;
[0023]图10:本技术稳压电源供电电路示意图;
[0024]图11:本技术电池供电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电火针,火针4,还包括加热部分,由微型无抽头ZVS 1(零电位开关)和加热线圈6组成。机械进针部分,由推拉式电磁铁2组成。定位部分,由定位激光模组3组成。
[0027]微型无抽头ZVS 1为成品采购,最大功率45W。微型无抽头ZVS 1与加热线圈6的ab两端连接,微型无抽头ZVS 1的功率较小,发热很小,可以长时间工作。加热物体较小。ZVS加热线圈自发热很小,烧红的火针热辐射很小,并且集中在线圈上部。所以工作过程中线圈温度较低,皮肤基本上没有感觉。安全性可以完全保证。为了尽量缩短ZVS 1和加热线圈6之间的距离,保证ZVS安全稳定工作,把ZVS和加热线圈集成在主板的两面。
[0028]推拉式电磁铁2驱动电路的基础是NE555振荡电路。可调电阻R3用于大范围调节输出占空比,从而调节推拉式电磁铁2推出和复位的时间比,进而调节火针4在皮肤浅表的驻留时间,最终达到调节治疗强度的目的。可调电阻R4用于出针频率的微调。波段开关K1用于选择接通电容C1a、C1b、C1c三个电容,调节振荡频率,即出针频率。
[0029]振荡周期由下式给出:
[0030]T=(R1+R2+R3+R4)C1
[0031]Tmax=(1000+1000+1000000+100000)X0.000002=2.204(秒)
[0032]Tmin=(1000+1000+1000000)X0.00000047=0.471(秒)
[0033]振荡频率由下式给出:
[0034]F=1/T
[0035]Fmax=1/Tmin=1/0.471=2.12(次)
[0036]Fmin=1/Tmax=1/2.204=0.45(次)
[0037]波段开关K2用于选择接通振荡器输出(自动出针状态)、微动开关AN1输出(手动出
针状态)和空位(停止状态)。微动开关AN1按一下,电磁铁动作一次,火针出针一次。发光二极管D4指示驱动信号,闪一次火针出针一次。发光二极管D5用于指示电源。JF

0530B是12V推拉式电磁铁,推端连接火针。
[0038]定位激光模组3使用5V可调激光管(红色点状激光模组),用于定位针刺点。定位激光模组3安装在火针4一侧,其激光束穿过加热线圈6,与刺出的针尖重合,达到定位目的。为调整光点亮度不刺眼,激光管输入电压调整为4.15V。
[0039]火针4针尖根据需要采用单针、平针、三头针、多头针等。火针4压接在紧固件8上,紧固件8通过内螺纹连接在推拉式电磁铁2的推端。火针4包括针部4

1和连接部4

2。紧固件8为金属材质,优选为铜,具体为铜支柱,两端通过螺纹与推拉式电磁铁2、火针4连接。旋转紧固件8通过调节螺纹连接的长度微调进针深度。紧固件侧面有定位螺丝。
[0040]导向环5,由于推拉式电磁铁2动作过程中会出现抖动,造成针刺点不能始终如一,所以用导向环5对针刺方向进行引导。导向环5使用0.8mm铜丝绕设一圈半,形成直径1.4mm圆环,套设在火针4中前部,两端焊接在主板上固定。
[0041]加热线圈6套设在火针4前端,针尖缩回时位于加热线圈6内部,其采用0.8mm漆包线绕成,直径8mm,绕设10圈。线圈两端(a、b端)与穿过主板接到ZVS输出端。
[0042]本技术还包括进针深度定位插片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电火针,包括火针(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部分,机械进针部分,定位部分组成;所述加热部分通过电磁加热方式对火针(4)加热,所述机械进针部分推动火针(4)伸缩,所述定位部分对针刺部位激光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分包括微型无抽头ZVS(1)和加热线圈(6);所述微型无抽头ZVS(1)的输出端与加热线圈(6)两端连接;所述加热线圈(6)套设在火针(4)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电火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进针部分包括推拉式电磁铁(2);所述火针(4)连接在推拉式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春阳
申请(专利权)人:袁春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