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站投料器灭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00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地埋站投料器灭火结构,地埋站地面平台的下表面安装有喷淋装置和喷气式灭火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喷水管路和喷水端头,喷水管路围绕投料口呈环形设置,喷水管路与外界高压水源连通,喷水端头设置在喷水管路上,正对着回收桶,喷气式灭火装置包括灭火罐、灭火启动装置以及若干个灭火管道,灭火管道的一端与灭火罐连接,另一端伸至地埋站地面平台和地埋站地下平台之间的空间中,灭火管道位于地埋站地面平台和地埋站地下平台之间的一端设有通孔,灭火启动装置与灭火罐连接,灭火启动装置用于控制灭火罐内的灭火剂是否充入灭火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地埋站火灾,且结构简单实用,适于推广。适于推广。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埋站投料器灭火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的
,具体涉及地埋站投料器灭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埋式垃圾站是一种整个设备隐蔽于地下进行垃圾处理的设备,地埋站的优点如下:
[0003]美观性好:地埋站体积小,设备完全地下,不影响周围环境。外观简洁大方,美观性好,不影响景观和城市的整体形象。空间利用率高:地埋站建设在地下,不占用地面的空间,节约了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安全性高:地埋站采用地下建设,不易受自然灾害、人为损坏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设备也更加安全可靠。舒适性好:地埋站采用地下建设,不会产生噪音、振动、灰尘等不良影响,提高空气质量和周边的舒适性。维护方便:地埋站通常设备完全集成在地下,可直接通过地上设备的维保孔进行维修和保养。同时,由于设备处于地下,对维护和操作员的要求也更低,也方便维护操作。这也是为什么各路企业和政府部门在进行城市建设和规划时选用地埋站的主要原因之一。
[0004]由于地埋站的主体部分处于地下,投放的垃圾中的易燃易爆物一旦引燃地埋站内的垃圾回收桶或其他设备,地面上的人很难对着火点进行灭火。因此,地埋站的火灾管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何对地埋站设置合理高效的灭火结构,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埋站投料器灭火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地埋站投料器灭火结构,包括地埋站地面平台和地埋站地下平台,地埋站地面平台位于地埋站地下平台上方,地埋站地面平台设置有若干个投料口,地埋站地下平台放置若干个回收桶,投料口与回收桶一一对应,投料口上安装有可开合盖板,其中:地埋站地面平台的下表面安装有喷淋装置和喷气式灭火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喷水管路和喷水端头,喷水管路围绕投料口呈环形设置,喷水管路与外界高压水源连通,喷水端头设置在喷水管路上,正对着回收桶,喷气式灭火装置包括灭火罐、灭火启动装置以及若干个灭火管道,灭火管道的一端与灭火罐连接,另一端伸至地埋站地面平台和地埋站地下平台之间的空间中,灭火管道位于地埋站地面平台和地埋站地下平台之间的一端设有通孔,灭火启动装置与灭火罐连接,灭火启动装置用于控制灭火罐内的灭火剂是否充入灭火管道。
[0008]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0009]上述的地埋站地面平台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个抱箍,抱箍抱紧固定灭火罐。
[0010]上述的灭火罐内设置有电磁阀,灭火启动装置包括控制器和电源回路,电磁阀为断电启动式阀体,电磁阀接在电源回路上,电源回路为电磁阀供电,控制器与设置在电源回路上的开关信号连接,控制器能控制开关通断,从而控制电源回路通断。
[0011]上述的灭火罐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灭火罐内灭火剂压力,压力传感器通过启动反馈回路与外界信号接收装置连接。
[0012]上述的外界信号接收装置为电脑。
[0013]上述的投料口上安装有导料斗,导料斗上下贯通且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导料斗上端外缘与投料口外缘相互固定,导料斗的下端与相应的回收桶上下对齐。
[0014]上述的喷水管路固定安装在导料斗底部。
[0015]上述的灭火管道位于地埋站地面平台和地埋站地下平台之间的一端用蜡膜封管。
[0016]上述的抱箍通过焊接固定在地埋站地面平台下表面。
[0017]上述的控制器为单片机。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技术的地埋站投料器灭火结构,在地埋站内设置了双灭火结构,一是喷淋装置,二是喷气式灭火装置,在未发生火灾时,通过喷淋装置定期向地埋站内喷淋水,可以有效防止火灾发生,喷淋装置在喷淋水的同时,可以在水中增加杀虫剂、清新剂等,对地埋站进行消杀和除臭,一举多得。一旦发生火灾,喷气式灭火装置启动,向地埋站内喷射大量灭火气体,由于地埋站内空间有限,且相比于地面通风较差,非常适合采用气体灭火。
[0020]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地埋站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23]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24]图4是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喷气式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喷气式灭火装置的结构细节图。
[0027]图中附图标记为:地埋站地面平台1、投料口11、可开合盖板12、导料斗13、地埋站地下平台2、回收桶21、喷淋装置3、喷水管路31、喷水端头32、喷气式灭火装置4、灭火罐41、灭火启动装置42、电源回路42a、反馈回路42b、控制器42c、灭火管道43、通孔44、抱箍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如图1

6所示,本技术的地埋站投料器灭火结构,在传统地埋站地面平台1和地埋站地下平台2的基础上,设置了喷淋装置3和喷气式灭火装置4两种相互配合的灭火结构,喷淋装置3主要结构为喷水管路31,喷水管路31与外界的高压水管连接,喷水频率受高压水管控制,喷气式灭火装置4主要结构为灭火罐41、灭火启动装置42和灭火管道43,灭火罐41采用二氧化碳作为气源,灭火罐41的安装要求如下:
[0030]在顶部平台下方从下往上举起灭火罐41,安装在地埋站地面平台1两侧下方的抱箍45中,按图5管道布置示意图安装管道,灭火管道43用管夹固定在地埋站地面平台1下表面,灭火罐41的软管和灭火管道43连接处必须用喉箍锁紧。灭火罐41接线方式如图6所示。灭火罐41内设置有电磁阀,灭火启动装置42包括控制器42c和电源回路42a,电磁阀为断电
启动式阀体,电磁阀接在电源回路42a上,电源回路42a为电磁阀供电,控制器42c与设置在电源回路42a上的开关信号连接,控制器42c能控制开关通断,从而控制电源回路42a通断。一旦地埋站起火,控制器42c通过开关断开电源回路42a,电磁阀断电导致灭火罐41打开,灭火剂喷出。当火灾烧断电源回路42a时,也会导致电磁阀断电,灭火罐41打开,灭火剂喷出。灭火管道43末端蜡膜封管,蜡膜用于防止异物进入灭火管道43,灭火罐41启动喷气时,蜡膜被冲开,不影响灭火罐41喷气。
[0031]投料口11上安装有导料斗13,导料斗13上下贯通且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导料斗13上端外缘与投料口11外缘相互固定,导料斗13的下端与相应的回收桶21上下对齐。喷水管路31固定安装在导料斗13底部。喷水管路31结构如图4所示,喷水管路31采用不锈钢管,喷水端头32呈斜45
°
对向回收桶21,利用两把17的开口扳手,依照图4安装喷水管路31,需注意每根不锈钢管长度,安装时需注意力道,避免损坏部件。安装喷水端头32时,注意力道,防止扭断喷水端头32。外界的高压水管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埋站投料器灭火结构,包括地埋站地面平台(1)和地埋站地下平台(2),所述的地埋站地面平台(1)位于地埋站地下平台(2)上方,地埋站地面平台(1)设置有若干个投料口(11),地埋站地下平台(2)放置若干个回收桶(21),所述的投料口(11)与回收桶(21)一一对应,所述的投料口(11)上安装有可开合盖板(12),其特征是:所述的地埋站地面平台(1)的下表面安装有喷淋装置(3)和喷气式灭火装置(4),所述的喷淋装置(3)包括喷水管路(31)和喷水端头(32),所述的喷水管路(31)围绕投料口(11)呈环形设置,喷水管路(31)与外界高压水源连通,所述的喷水端头(32)设置在喷水管路(31)上,正对着回收桶(21),所述的喷气式灭火装置(4)包括灭火罐(41)、灭火启动装置(42)以及若干个灭火管道(43),灭火管道(43)的一端与灭火罐(41)连接,另一端伸至地埋站地面平台(1)和地埋站地下平台(2)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的灭火管道(43)位于地埋站地面平台(1)和地埋站地下平台(2)之间的一端设有通孔(44),所述的灭火启动装置(42)与灭火罐(41)连接,所述的灭火启动装置(42)用于控制灭火罐(41)内的灭火剂是否充入灭火管道(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站投料器灭火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地埋站地面平台(1)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个抱箍(45),所述的抱箍(45)抱紧固定灭火罐(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埋站投料器灭火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灭火罐(41)内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的灭火启动装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晶宋新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迈睿迈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