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猪只体尺测量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猪只体尺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猪只体尺测量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养猪过程中,选择优秀的后备种猪能够有效提高猪场生产成绩,提高猪场经济效益,后备种猪性能测定对后备猪选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后备猪体尺体重测定是评价后备种猪基本情况的最为直观的指标之一。目前,后备猪测定通常在称重笼中进行测定,在测定猪只胸围、腹围时主要是使用软尺进行测定,操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将软尺从猪只腹部穿过再绕回来,存在的弊端包括操作极其不便、效率低下(对于猪年龄不小于6个月的猪只,平均需要三分钟才能测量一头猪只的腰围或腹围),同时也容易伤到工作人员的手或者胳膊。更关键地是,在测量体型较大(如体重超过100公斤)的猪只胸围、腹围时需要连续在多个位置进行操作后才能完成测量,如先站在猪只其中一侧放置软尺,然后去往另一侧提拉软尺,再从猪只背部绕回来形成圈后进行读数,整个过程很难顺利、快速、准确的进行测量。
[0003]现有技术中,文献CN215909783U公开的生猪体尺测量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只体尺测量系统,包括水平布置的基准板,在基准板上竖直设置有尺杆,在尺杆附近设置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活动杆,其特征在于:在活动杆与基准板之间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测量光线与尺杆垂直,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测量点位于猪只体表被测部位;在基准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测量光线与尺杆平行,第二距离传感器的测量点位于活动杆底端面;距离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的处理模块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S1,获取第二距离传感器反馈的高度值H;S2,获取第一距离传感器反馈的测量次数N和每个测量点对应的水平距离值L,即测量点距第一距离传感器基准线之间的距离;S3,根据式(Ⅰ)计算第一距离传感器的测量光线在相邻测量点的平均高差δH;δH=H/(N
‑
1)
……………
(Ⅰ)式中,N
‑
1表示通过N次测量后的高度值H是由N
‑
1个高差值加和而成,例如,经过20次测量能够得到20个测量点,但这20个测量点对应的高差值只有19个;S4,根据式(Ⅱ)计算所有相邻测量点之间的距离S
n
;式中,n表示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第n次测量,n
‑
1表示第一距离传感器的第n
‑
1次测量,n≥2且取整数;L
n
表示第1次测量得到的水平距离值,即第一个测量点距第一距离传感器基准线之间的水平距离;L
n
‑1表示第n
‑
1次测量得到的水平距离值,即第n
‑
1个测量点距第一距离传感器基准线之间的水平距离;∣L
n
‑
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捷,陈力,王可甜,张凤鸣,龙熙,张廷焕,吴平先,张亮,潘红梅,邱进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