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波雷达波位的调度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2912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天波雷达波位的调度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常规波位扫描未结合空海目标,也未考虑每个调度事件的波位数量优化等问题,其调度方法步骤如下:S1、对空/海探测任务进行两次评估分级;S2、确定对应探测波位的扫描方式,构建空海混合任务下的波位调度初始多模板,其中扫描方式为将对海探测波位确定为搜索波位,将对空探测波位确定为粗跟踪波位与精跟踪波位;S3、根据对空探测和对海探测的数据率双重约束,确定对海搜索波位和对空粗跟踪波位集合的子集划分方式,形成波位调度精模板;S4、依据S3中波位调度精模板对应的波位扫描策略,由雷达进行波位调度并在调度周期重复。由雷达进行波位调度并在调度周期重复。由雷达进行波位调度并在调度周期重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波雷达波位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波雷达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天波雷达波位的调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天波超视距雷达探测子区和探测波位:电离层的相关特使天波雷达发射能量在一个时间点只能覆盖一个较小的区域,该区域称为探测子区,通过调整工作频率和波束方位角可以使发射能量覆盖不同的探测子区,这些被选择的探测子区称为探测波位其示意图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其中,B1和B2为对空探测波位,B3为对海探测波位。
[0003]天波超视距雷达的波位扫描:以图1为例,天波雷达波束在3个探测波位上进行扫描探测,当扫描到某个波位时进行驻留,利用多个脉冲进行相干积累完成目标的频域检测。天波雷达通常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波位扫描,然后进行循环,以波位B1、B2和B3为例,扫描顺序为B1、B2、B3、B1、B2、B3、
……
。两次扫描到同一波位的时间间隔为扫描周期,可表示为所有波位的驻留时间之和,扫描周期越长,表示雷达数据率越低,目标跟踪性能下降。天波雷达的常规扫描方式使所有波位数据率均相同,没有针对任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波雷达波位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空/海探测任务进行两次评估分级,先基于任务性质对空/海探测任务进行第一次评估分级,再基于任务重要性单独针对对空探测任务进行第二次评估分级;S2、根据S1中两次评估分级结果,确定对应探测波位的扫描方式,构建空海混合任务下的波位调度初始多模板,其中扫描方式为将对海探测波位确定为搜索波位,将对空探测波位确定为粗跟踪波位与精跟踪波位;S3、基于S2中波位调度初始多模板,根据对空探测和对海探测的数据率双重约束,确定对海搜索波位和对空粗跟踪波位集合的子集划分方式,形成波位调度精模板;S4、依据S3中波位调度精模板对应的波位扫描策略,由雷达进行波位调度并在调度周期重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波雷达波位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评估步骤如下,根据对空/海探测任务性质,采用截止期优先原则对空/海探测任务进行第一次评估分级,将时间紧迫度高的对空探测任务设置为高等级任务,将时间紧迫度低的对海探测任务设置为低等级任务;在第一次评估分级的基础上,对对空探测任务进行第二次评估分级,依据多个指标单独构建对空探测任务的二级评估指标体系,对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重要性评估,对任务重要性评估值归一化处理并将归一化评估值采用BDSCAN算法进行聚类,对聚类后的多个对空探测任务进行任务重要度等级划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波雷达波位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评估指标体系中多个指标包括探测区域重要性、目标类型、目标规模、作战企图,其中作战企图依据目标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决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波雷达波位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对空探测任务聚成一类时,所有对空任务的重要性相同,将所有对空探测波位设置为粗跟踪波位,采用高数据率跟踪方式,将对海探测波位设置为搜索波位,采用低数据率跟踪方式,则对应波位调度初始多模板为由Ф
粗空
到搜索波位往复循环,其中Ф
粗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剑明俞亚徐铮叶晨贾大昌晏明昊张涵艺黄源航杜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