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脓毒症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5268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脓毒症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牛角25~35份,生地黄20~25份,赤芍药10~15份,丹皮5~10份,黄连2~6份,麦冬5~10份,玄参2~5份,大黄10~15份,生甘草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可减轻脓毒症模型小鼠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脓毒症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脓毒症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应答失调所致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最新全球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脓毒症病死率26.7%~41.9%,高达13.4亿美元/年的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激活全身炎症反应诱发免疫失衡,是脓毒症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抑制早期CRS、维持免疫稳态是脓毒症的重要治疗方向。2021版“拯救脓毒症运动:国际治疗指南”却未能提供有效策略。聚焦脓毒症免疫应答的前沿领域,以崭新角度深入探索CRS的发病机理,推动脓毒症免疫治疗的临床转化,迫在眉睫。
[0003]当前用于减轻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的主要技术手段为连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该方法的主要缺点包括:(1)需置入深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导管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2)CRRT相关的并发症较多,如抗凝不当诱发的出血及血栓形成、感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重度贫血、休克等;(3)有创操作增加患者痛苦;(4)治疗费用昂贵。
[0004]中医药作为脓毒症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将其配合液体管理、抗感染、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脓毒症的常规综合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机体的全身炎症反应,还可以调控机体凝血状态,增强免疫功能,改善预后。因此,开发一种治疗脓毒症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脓毒症的中药复方组合物,该中药复方组合物可显著降低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调控凝血状态,增强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0006]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复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脓毒症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0010]水牛角25~35份,
[0011]生地黄20~25份,
[0012]赤芍药10~15份,
[0013]丹皮5~10份,
[0014]黄连2~6份,
[0015]麦冬5~10份,
[0016]玄参2~5份,
[0017]大黄10~15份,
[0018]生甘草5~10份。
[0019]优选地,上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0020]水牛角30份,
[0021]生地黄24份,
[0022]赤芍药12份,
[0023]丹皮9份,
[0024]黄连4份,
[0025]麦冬6份,
[0026]玄参4份,
[0027]大黄12份,
[0028]生甘草6份。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剂型为浸膏、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液体制剂。
[0030]上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水牛角和水混合,先用武火煎煮20~40分钟,得到水牛角药液;将生地黄、赤芍药、丹皮、黄连、麦冬、玄参和生甘草加水浸泡,浸泡结束后加入水牛角药液,随后武火煮沸10~20分钟,转文火煎煮30~50分钟,随后加入大黄,文火煎煮5~10分钟,煎煮结束后过滤,得到药液A和滤渣;将滤渣加水,武火煮沸10~20分钟,转文火煎煮15~25分钟,煎煮结束后过滤,得到药液B;合并药液A和药液B,浓缩,得到浓缩液。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牛角和水混合,水牛角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6~10mL,优选为1g:8mL;所述的加水浸泡,生地黄、赤芍药、丹皮、黄连、麦冬、玄参和生甘草的总重量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6~10mL,优选为1g:8mL,浸泡时间为40~80分钟,优选为60分钟。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滤渣加水,滤渣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4~8mL,优选为1g:6mL。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浓缩,100~120℃下浓缩至浓缩液的相对密度为2.10~2.18g/mL;优选地,110℃下浓缩至浓缩液的相对密度为2.14g/mL。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制备过程中向浓缩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0036]上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7]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中药配伍原理为:
[0038]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根据脓毒症中全身性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免疫失调等病理机制,结合中医病证理论,将脓毒症中医证型概括为热毒证、血瘀证、腑气不通证及急性虚证,提出“菌毒同治”的治法,为中医辨治脓毒症提供理论基础,其中热毒证为脓毒症始发阶段,邪热侵袭,与正气想搏结,交争不解,入肺而化燥,入心而扰神,入脾而伤运化,入肝而动风,入肾而妄动相火,五脏内烦,
津液大伤,气血不荣,筋脉肉皮骨无所倚,形坏而命危,故早期截断毒热病势是防止脓毒症传变恶化的重中之重,经言: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益阴为根本治法,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复方组合物融合水牛角地黄汤、增液汤、泻心汤等加方剂加减,水牛角苦、咸、酸、寒,清心凉血解毒为君;生地黄甘、苦、寒,为臣,清热凉血,助君清血中之热,又复已伤之阴;赤芍药苦酸,丹皮辛寒,令热聚而散之,既能增强凉血之力,活血又防留瘀之弊,稍加玄参、麦冬皆甘苦咸寒,配生地黄取增液之义,助清血热又复阴液,黄连苦寒清心泻热,以防毒热逆传心包,大黄苦寒配水牛角加强清热之功,配赤芍药、丹皮增强活血之效,急下坚阴配生地黄、玄参、麦冬以顾护阴液,火性炎上,使气上逆,大黄趋下,又利气机,上六味共为佐,甘草味甘平,益气泻火、调和诸药为使。全紧扣脓毒症始发阶段热毒炽盛证候,直清气血分热毒,又考虑到热盛动血、化燥伤津等特点,兼以活血、增液顾阴,泻中有补,散中有收,令邪热去而正气安。
[0039]有益效果:
[0040](1)本专利技术的减轻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的中药复方组合物采用科学配比,各组分之间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中医认为,脓毒症时邪气暴盛,正气未虚,正邪交争,邪热亢盛,入舍于血,血热互结,煎浊阴液,炼而成瘀,瘀热互结,脏气疲败,殒命速危。中医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治则,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清热解毒,益气养阴,起到减轻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动物实验具有确切功效,制成规范的中成药制剂后可以促进中药在脓毒症领域的规范化治疗。
[0041](2)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可减轻脓毒症模型小鼠IL

6、TNF...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脓毒症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牛角25~35份,生地黄20~25份,赤芍药10~15份,丹皮5~10份,黄连2~6份,麦冬5~10份,玄参2~5份,大黄10~15份,生甘草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牛角30份,生地黄24份,赤芍药12份,丹皮9份,黄连4份,麦冬6份,玄参4份,大黄12份,生甘草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剂型为浸膏、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液体制剂。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水牛角和水混合,先用武火煎煮20~40分钟,得到水牛角药液;将生地黄、赤芍药、丹皮、黄连、麦冬、玄参和生甘草加水浸泡,浸泡结束后加入水牛角药液,随后武火煮沸10~20分钟,转文火煎煮30~50分钟,随后加入大黄,文火煎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俊田芳葛凡周江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