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宇航工作空间内多设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宇航工作空间内多设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有线电能传输由于线缆的频繁拔插容易导致电缆受损而致短路、起火甚至引发更严重的事故,而且线缆也会限制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开始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提出,其能蓬勃发展并得到大面积的应用也是为了解决传统有线电能传输技术自身存在的短板。
[0003]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分为平板式无线电能传输和空间无线电能传输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主要区别在于接收装置在功率拾取时的状态,前者要求接收装置必须满足与发射装置平行的相对位置进行工作,后者则更强调接收装置可以在更加自由的位置进行工作。而空间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根据装置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多驱动和单驱动,多驱动以多个控制其相位的电源分别驱动正交线圈来产生旋转磁场,单驱动以单个电源驱动特殊的发射装置来产生全方向磁场。
[0004]多驱动空间无线电能技术的发展由两正交圆形线圈构成的发射装置开始,向更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宇航工作空间内多设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所述发射装置中的线圈呈梅花状结构;梅花状结构的线圈包括若干个花瓣线圈,若干个花瓣线圈的一端相互连通,另一端朝同一方向弯曲形成半球体结构;所述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之间进行无线电能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宇航工作空间内多设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通过磁耦合谐振系统传递电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宇航工作空间内多设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耦合谐振系统包括电源调理模块、负载供给模块和两个谐振补偿模块;所述电源调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电源调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其中一个谐振补偿模块的输入端;其中一个谐振补偿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梅花发射装置;梅花发射装置与接收装置之间进行无线电能传输;接收装置连接另一个谐振补偿模块的输入端,另一个谐振补偿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负载供给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宇航工作空间内多设备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智斌,徐晨林,张毅,张宁,吴铭,张遂南,陈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