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差和外观趋势综合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241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色差和外观趋势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油漆厂家端、企业质保端和涂装工程端进行源头控制;步骤S2:通过客户质保端、企业质保端、涂装工程端和油漆厂家端进行过程控制;步骤S3:通过客户质保端和企业质保端进行终端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从源头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色差和外观趋势综合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装
,具体涉及一种色差和外观趋势综合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色差和外观检测数据量庞大,数据源彼此独立,无法组合分析众多颜色色相变化趋势,导致对即将出现和已出现色差和外观超差问题无法有效预警和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加大了供货风险,导致客户对产品色差进行大量抱怨。客户端车身色差数据存在长期波动问题,主要原因有:1、溶剂型和水性油漆相互切换导致色差;2、车型颜色转厂生产导致色差;3、批次更换导致色差;4、油漆在供漆系统长时间循环导致色差等。而这些原因会导致车身和保险杠数据无法及时分享,致使优化调整延后,造成批量色差车无法交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色差和外观趋势综合管理方法,用于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色差和外观质量缺陷,解决色差数据测量合格同时目视色差也要合格的难题,共享和联动油漆厂家端、保险杠生产厂、车身主机厂客户三方颜色色差数据,对于快速分析和解决色差问题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大数据支持,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色差和外观趋势综合管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S1:通过油漆厂家端、企业质保端和涂装工程端进行源头控制;
[0006]步骤S11:通过油漆厂家端提供其实验室喷涂的该新批次色板色差数据给企业质保端,利用企业质保端将色差数据储存至涂装工程端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由数据管理系统的入口检管理模块中的“油漆厂家端色差曲线”数据文件夹内存放油漆厂家端色板色差数据;
[0007]步骤S12:通过油漆厂家端提供涂装工程端现场喷涂新批次的原漆色差,将原漆色差数据录入至数据管理系统;其中,原漆色差是通过油漆厂家提供该新批次油漆给制造企业并在其现场喷涂新批次的原漆所得,原漆色差数据由数据管理系统的入口检管理模块中的“试做产品色差曲线”数据文件夹存放;
[0008]步骤S13:利用数据管理系统比对步骤S11的色板色差数据和步骤S12的原漆色差数据并输出色差对比数据,其中,数据管理系统的入口检管理模块中的厂家试做对比曲线模块来对比油漆厂家端中实验室喷涂的新批次色板色差数据和涂装工程端现场喷涂的该新批次原漆色差数据并输出两者对比色差趋势数据,并将此对比数据反馈给油漆厂家;
[0009]步骤S14:通过油漆厂家端接收色差对比数据并根据该数据两者差异得出该批次的色差数据差异;为制定后续批次优化提供差异数据,最终达到目的是新批次油漆色差在制造企业现场喷涂色差合格;
[0010]步骤S15:根据每种色漆颜色的不同重复至少3次步骤S11至步骤S14得出多组两者喷涂色差对比数据,对比多组数据差异得出油漆厂家实验室喷涂的新批次色板色差数据与
该批次油漆在制造企业现场喷涂的原漆色差合格数据的具体对应关系数据;
[0011]步骤S2:通过客户质保端、企业质保端、涂装工程端和油漆厂家端进行色差管理的过程控制;
[0012]步骤S21:通过步骤S1得到新批次油漆在制造企业现场喷涂的合格色差数据,以及通过客户质保端提供各颜色的色差基准值和色相公差控制范围给企业质保端,由企业质保端负责将其录入至数据管理系统的色差管理模块中的色值基准和色值标准进行保存,用以做下件产品色差是否合格的判定依据;
[0013]步骤S22:由企业质保端负责测量下件产品的色差和外观数据,并将上述数据录入至数据管理系统,并由数据管理系统生成各车间色差结果总览表、色差数据对比趋势、每个车型颜色5角度L/a/b/

E数据表、色差打靶率、外观橘皮数据趋势和光泽数据趋势;
[0014]步骤S23:将步骤S21与步骤S22对比判定此批次色差是否合格,其中,色差合格则产品发货,不合格则通过企业质保端、涂装工程端确定色差优化解决措施,并将解决后的产品重复步骤S22,直至产品色差合格;
[0015]步骤S3:通过客户质保端和企业质保端进行终端控制;
[0016]步骤S31:通过客户质保端反馈客户车身及保险杠色差数据至企业质保端;
[0017]步骤S32:通过企业质保端收录客户质保端反馈的车身和保险杠色差数据到数据管理系统,并将客户质保端反馈的车身及保险杠色差数据与步骤S22中的制造企业保险杠产品色差数据做对比,完成三者之间色差总值

E和五个角度L/a/b数值的综合比对,最终判定客户端车身色差和制造企业保险杠色差之间目视色差和色差仪测量色差是否都合格且趋势一致。
[00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差和外观趋势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2中的色差匹配是否合格判定如下:
[0019]步骤S321:三条曲线

E值均小于1.4,且五个角度L/a/b数值三者均处于正相或负相,则判定目视色差和测量色差均合格,色差匹配合格通过;
[0020]步骤S322:三条曲线

E值均小于1.4,但五个角度L/a/b数值三者处于不同正相或负相位置,针对深颜色色差匹配影响不大,但对浅颜色色差匹配影响大,目视色差可能会不合格;
[0021]步骤S323:三条曲线

E值不都小于1.4,且五个角度L/a/b数值三者处于不同正相或负相位置,则判定目视色差和测量色差均不合格,色差匹配未通过;通过对所需时间内三条趋势线波动变化的大小可以判定是主机厂客户车身发生变化导致的色差问题还是保险杠制造企业所生产保险杠发生变化导致的色差问题。
[00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差和外观趋势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检数据趋势包括:油漆厂家色板色差数据趋势、制造企业现场试做原漆色差数据趋势、上述两者色差数据对比趋势。
[00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差和外观趋势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差数据对比趋势包括:企业测量保险杠色差数据趋势、主机厂客户测量保险杠色差数据趋势、主机厂客户测量车身色差数据趋势。
[00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差和外观趋势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企业质保端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S1:质检员使用色差仪测量涂装下线保险杠产品色差数据,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导出色差数据表至电脑保存;
[0026]步骤S2:步骤S1所得的测量色差数据通过质检员根据录入规则编辑色差数据表并将该数据表存入指定文件夹里;
[0027]步骤S3:利用定时扫描工具将步骤S2所得文件发送至数据管理系统里保存数据;
[0028]步骤S4:通过企业质保端对步骤S3的数据进行页面展示。
[002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
[0030]1、本专利技术从源头控制
‑‑‑
过程控制
‑‑‑
终端控制全过程对油漆色差进行综合管控,通过三方色差数据的分享联动,实时监控色差动态数据的变化,迅速获取数据分析结果,为解决色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色差和外观趋势综合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通过油漆厂家端、企业质保端和涂装工程端进行源头控制;步骤S11:通过油漆厂家端提供其实验室喷涂的该新批次色板色差数据给企业质保端,利用企业质保端将色差数据储存至涂装工程端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由数据管理系统的入口检管理模块中的“油漆厂家端色差曲线”数据文件夹内存放油漆厂家端色板色差数据;步骤S12:通过油漆厂家端提供涂装工程端现场喷涂新批次的原漆色差,将原漆色差数据录入至数据管理系统;其中,原漆色差是通过油漆厂家提供该新批次油漆给制造企业并在其现场喷涂新批次的原漆所得,原漆色差数据由数据管理系统的入口检管理模块中的“试做产品色差曲线”数据文件夹存放;步骤S13:利用数据管理系统比对步骤S11的色板色差数据和步骤S12的原漆色差数据并输出色差对比数据,其中,数据管理系统的入口检管理模块中的厂家试做对比曲线模块来对比油漆厂家端中实验室喷涂的新批次色板色差数据和涂装工程端现场喷涂的该新批次原漆色差数据并输出两者对比色差趋势数据,并将此对比数据反馈给油漆厂家;步骤S14:通过油漆厂家端接收色差对比数据并根据该数据两者差异得出该批次的色差数据差异;为制定后续批次优化提供差异数据,最终达到目的是新批次油漆色差在制造企业现场喷涂色差合格;步骤S15:根据每种色漆颜色的不同重复至少3次步骤S11至步骤S14得出多组两者喷涂色差对比数据,对比多组数据差异得出油漆厂家实验室喷涂的新批次色板色差数据与该批次油漆在制造企业现场喷涂的原漆色差合格数据的具体对应关系数据;步骤S2:通过客户质保端、企业质保端、涂装工程端和油漆厂家端进行色差管理的过程控制;步骤S21:通过步骤S1得到新批次油漆在制造企业现场喷涂的合格色差数据,以及通过客户质保端提供各颜色的色差基准值和色相公差控制范围给企业质保端,由企业质保端负责将其录入至数据管理系统的色差管理模块中的色值基准和色值标准进行保存,用以做下件产品色差是否合格的判定依据;步骤S22:由企业质保端负责测量下件产品的色差和外观数据,并将上述数据录入至数据管理系统,并由数据管理系统生成各车间色差结果总览表、色差数据对比趋势、每个车型颜色5角度L/a/b/

E数据表、色差打靶率、外观橘皮数据趋势和光泽数据趋势;步骤S23:将步骤S21与步骤S22对比判定此批次色差是否合格,其中,色差合格则产品发货,不合格则通过企业质保端、涂装工程端确定色差优化解决措施,并将解决后的产品重复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程远林京成万初阳张巍闫秀颖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汽富维东阳汽车塑料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