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场均布组件及脱硫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40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流场均布组件及脱硫塔,属于烟气脱硫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流场均布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筒体、变径段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筒体的直径;流场均布机构,设置在所述变径段筒体内,用于使流场均布组件内的烟气流场分布均匀,所述流场均布机构包括:变径环形导流板组,通过支撑件与所述变径段筒体的内壁固定;多孔布风板,设置在所述变径环形导流板组顶端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场均布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提高流场的均匀性,降低烟气阻力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场均布组件及脱硫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脱硫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流场均布组件及一种脱硫塔。

技术介绍

[0002]在烟气脱硫技术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最为成熟,得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占比在90%以上。但是,在后续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硫和烟尘的国家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几乎所有的燃煤机组流场均布组件系统都必须进行了改造或扩建,包括增加喷淋层、除雾器或者湿式静电除尘器等,由于燃煤电厂炉后场地空间的限制,大部分燃煤电厂不具备新建场地的条件,所以对原脱硫塔的相关组件进行加高、变径,并在其上方增加管束式除雾器或湿式静电除尘器成为唯一的选择。
[0003]但是,对原脱硫塔的相关组件进行改造变径后,会改变流场均布组件内流场,对后续增加的管束式除雾器或湿式静电除尘器正常运行存在影响,常规解决办法是在变径段之后设置支撑梁加方形玻璃钢格栅方式来均布流场,但均流效果一般;其次,玻璃钢格栅的自重较大,安装难度大,后期维护阶段也不便于人员行走操作;最后,玻璃钢材质的阻燃型较差,在施工时上部空间钢结构焊接时焊渣掉落引起火灾的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场均布组件,该流场均布组件用以解决上述的在变径段之后设置支撑梁加方形玻璃钢格栅方式来均布流场,但均流效果一般;其次,玻璃钢格栅的自重较大,安装难度大,后期维护阶段也不便于人员行走操作;最后,玻璃钢材质的阻燃型较差,在施工时上部空间钢结构焊接时焊渣掉落引起火灾的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严重事故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流场均布组件,所述流场均布组件包括:
[0006]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筒体、变径段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筒体的直径;
[0007]流场均布机构,设置在所述变径段筒体内,用于使流场均布组件内的烟气流场分布均匀,所述流场均布机构包括:
[0008]变径环形导流板组,通过支撑件与所述变径段筒体的内壁固定;
[0009]多孔布风板,设置在所述变径环形导流板组顶端端面。
[0010]可选的,所述变径环形导流板组包括:
[0011]至少两块不同半径同心设置的变径环形导流板,相邻的变径环形导流板之间间距相等,变径环形导流板通过多块加固导流板相互固定,所述加固导流板自变径环形导流板的环形边指向所述变径环形导流板的圆心轴固定设置。
[0012]可选的,每一变径环形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变径段筒体的内壁的倾斜角度相
同;
[0013]所述变径段筒体的变径角度小于60度。
[0014]可选的,所述变径环形导流板组中位于最外侧的变径环形导流板与所述变径段筒体的间距与相邻的变径环形导流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0015]可选的,所述上筒体上对称设置有可开闭的检修门。
[0016]可选的,所述多孔布风板由四块形状相同且相互卡合的扇形布风子板构成,每一扇形布风子板上设置有多个风孔。
[0017]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
[0018]多根相互垂直的支撑横杆和支撑竖杆,每一支撑横杆和支撑竖杆的两端部均与所述变径段筒体的内壁固定。
[0019]可选的,所述支撑件顶端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凹槽,每一变径环形导流板的底端位于对应的凹槽内。
[0020]可选的,所述变径段筒体的变径角度小于60度。
[0021]可选的,所述支撑件的材质为包覆有碳钢层的双相不锈钢材料;所述流场均布机构的材质为双相不锈钢材质。
[0022]本技术方案针对需要进行脱硫塔组件的改造变径的脱硫塔,设置流场均布组件,使改造变径后的脱硫塔内的烟气流场分布均匀,提高流场的均匀性,降低烟气阻力,另外,本技术方案中的流场均布组件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场均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场均布组件的俯视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变径环形导流板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孔布风板的俯视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
上筒体;
ꢀꢀꢀꢀꢀꢀꢀꢀꢀꢀꢀꢀꢀꢀꢀꢀꢀꢀꢀꢀꢀꢀꢀ2‑
变径段筒体;
[0031]3‑
下筒体;
ꢀꢀꢀꢀꢀꢀꢀꢀꢀꢀꢀꢀꢀꢀꢀꢀꢀꢀꢀꢀꢀꢀꢀ4‑
流场均布机构;
[0032]5‑
支撑件;
ꢀꢀꢀꢀꢀꢀꢀꢀꢀꢀꢀꢀꢀꢀꢀꢀꢀꢀꢀꢀꢀꢀꢀꢀ6‑
检修门;
[0033]41

变径环形导流板组;
ꢀꢀꢀꢀꢀꢀꢀꢀꢀꢀꢀꢀꢀ
42

多孔布风板;
[0034]51

支撑横杆;
ꢀꢀꢀꢀꢀꢀꢀꢀꢀꢀꢀꢀꢀꢀꢀꢀꢀꢀꢀꢀꢀ
52

支撑竖杆;
[0035]411

变径环形导流板;
ꢀꢀꢀꢀꢀꢀꢀꢀꢀꢀꢀꢀꢀꢀ
412

加固导流板;
[0036]421

扇形布风子板;
ꢀꢀꢀꢀꢀꢀꢀꢀꢀꢀꢀꢀꢀꢀꢀꢀ
501

凹槽;
[0037]4211

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003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内、外”是指该专利技术产品的相对空间位置。
[0040]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1]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42]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竖直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43]此外,“大致”、“基本”等用语旨在说明相关内容并不是要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可以有一定的偏差。例如:“大致相等”并不仅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场均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均布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筒体(1)、变径段筒体(2)和下筒体(3),所述上筒体(1)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筒体(3)的直径;流场均布机构(4),设置在所述变径段筒体(2)内,用于使流场均布组件内的烟气流场分布均匀,所述流场均布机构(4)包括:变径环形导流板组(41),通过支撑件(5)与所述变径段筒体(2)的内壁固定;多孔布风板(42),设置在所述变径环形导流板组(41)顶端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场均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环形导流板组(41)包括:至少两块不同半径同心设置的变径环形导流板(411),相邻的变径环形导流板(411)之间间距相等,变径环形导流板(411)通过多块加固导流板(412)相互固定,所述加固导流板(412)自变径环形导流板(411)的环形边指向所述变径环形导流板(411)的圆心轴固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场均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变径环形导流板(411)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变径段筒体(2)的内壁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变径段筒体(2)的变径角度小于60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场均布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环形导流板组(41)中位于最外侧的变径环形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尊强周萍徐振沈祥云刘翠茹吴平沙姚杰张锋闵俊杰沈凡卉刘鑫鑫徐恒辉于锦涛杜梦朱昊天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