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包含该正极的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36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复合物、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电极以及包含该电极的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复合物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形成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孔和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由包含导电材料粉末和粒径(D50)为0.3μm至2μm的固体电解质粉末的涂覆组合物形成。组合物形成。组合物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包含该正极的二次电池


[0001]本申请要求基于2021年8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1

0108241号和2022年7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

2022

0092845号的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包含该正极的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3]最近对储能技术的兴趣逐渐增加。随着其应用领域扩展到移动电话、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以及甚至电动汽车的能源,电化学装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正在越来越具体地进行。
[0004]电化学装置是这方面最值得注意的领域,其中,开发能够充电/放电的二次电池是关注的焦点。最近,在开发二次电池方面,为了提高容量密度和比能量,正在积极地进行新电极设计和电池设计的研究和开发。
[0005]目前,在已投入实际使用的二次电池中,锂离子电池因其与常规电池相比更高的工作电压和明显更高的能量密度等优点而成为焦点。
[0006]然而,由于使用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负极和正极被隔膜隔开的结构,如果隔膜因变形或外部冲击而损坏,可能会发生短路,从而可能导致过热或爆炸的危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正在开发使用离子导电聚合物或无机材料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和使用这些材料的全固态电池。
[0007]使用固体电解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优点在于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可以防止电解液的泄漏,从而改善了电池的可靠性,以及容易制造薄型电池。这些固体电解质根据材料的特性可以大致分为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和无机固体电解质材料。已知使用固体电解质在例如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输出和长寿命等电池性能方面是有利的,甚至在简化制造工艺、扩大/压缩电池和降低成本方面也是有利的,因此最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0008]固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仍低于电解液,然而从理论上讲,由于据报道固体中的离子电导率高于液体,因此从充放电倍率和高输出的角度看,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当使用固体电解质时,活性材料和电解质必须紧密接触以确保离子电导率。因此,在制造电极时通过施加高压来在活性材料和电解质之间形成紧密接触的技术是已知的。
[0009]然而,在如现有技术那样简单地施加高压的情况下,在许多情况下,活性材料和电解质之间的接触并没有因高压而充分实现,而且由于担心电极和/或固体电解质可能因高压加压而损坏,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0010]同时,当使用固体电解质时,不仅需要活性材料和电解质之间的紧密接触,而且还需要活性材料和导电材料之间的紧密接触。
[0011]然而,目前制造全固态电池的电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简单混合组分的方法进行
的,由于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无法充分降低电极的电阻。
[0012][现有技术文献][0013]韩国公开专利10

2015

0064697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技术问题][001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包含其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包含该正极的二次电池,所述复合物通过形成正极活性材料与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紧密接触的结构而能够提供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
[0016][技术方案][00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其包含:
[0018]正极活性材料;和
[0019]形成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孔和表面上的涂层,
[0020]其中,所述涂层由包含导电材料粉末和粒径(D50)为0.3μm至2μm的固体电解质粉末的涂覆组合物形成。
[0021]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的二次电池用正极。
[0022]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正极、负极和固体电解质的二次电池。
[0023][有益效果][0024]本专利技术的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通过用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在正极活性材料表面及其孔的内部形成涂层,从而形成正极活性材料与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紧密接触的结构,从而提供了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
[0025]另外,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提供了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
[0026]另外,由于上述的正极的性能改善,包含该正极的二次电池提供了改善的电池容量、改善的充放电特性和寿命特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以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
[0029]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常见术语或字典术语,而应基于专利技术人可以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以尽可能最佳的方式描述专利技术的原则,将其解释为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一致的意义和概念。
[0030]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所述”包括复数个所指物,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
[0031]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具有”旨在表示所实施的特征、数字、步骤、组件或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组件或
其组合的可能性。
[0032]本专利技术的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包括正极活性材料以及形成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孔和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由包含导电材料粉末和粒径(D50)为0.3μm至2μm的固体电解质粉末的涂覆组合物形成。
[0033]所述涂层可以是干涂法涂层。在常规的干涂法的情况下,不可能形成与本专利技术品质相同的干涂法涂层,而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容易地形成高品质的干涂法涂层。
[0034]在干涂工艺的情况下,由于其不使用溶剂,因此不需要混合过程、热处理过程或干燥过程,因此可以缩短工艺,并且由于不出现副反应和杂质,提供了进一步降低表面电阻的效果。另外,在湿式工艺的情况下,由于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在干燥时发生相分离,因此难以在活性材料的表面上形成均匀地混合有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的涂层,因此电阻也会增加。然而,在干涂工艺的情况下,因为它没有这些缺点,所以提供了优异的性能。
[0035]本专利技术的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的特征在于,正极活性材料的孔和表面涂覆有包含导电材料粉末和固体电解质粉末的涂覆组合物。通过这种涂覆,由于由导电材料和固体电解质形成的涂层形成至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和孔的内部(孔壁、孔底、内部孔等),从而可以在正极活性材料与固体电解质和导电材料之间形成紧密接触,因此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具有优异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固体电解质的粒径(D50)可以为0.2μm至2μm。固体电解质的粒径(D50)可以为0.3μm以上、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其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和形成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孔和表面上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由包含导电材料粉末和粒径D50为0.3μm至2μm的固体电解质粉末的涂覆组合物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其中,所述涂层是干涂法涂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直径D50为0.5μm至3μm的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其中,用于所述正极的所述导电材料粉末的粒径D50为0.02μm至2μ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其中,所述涂覆组合物中包含的所述导电材料与所述固体电解质的重量比为0.2:9.8至6: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用于涂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所述导电材料和所述固体电解质的总重量为2重量份至50重量份。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用复合物,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具体地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LiCoO2、LiNiO2、LiMn2O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明洙金明星金泰坤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