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辅助器及胰岛素注射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03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辅助器及胰岛素注射笔,包括按压部件、第一限位部件和引导部件。其中,按压部件具有通孔,用于供胰岛素注射笔本体穿过;第一限位部件设置于按压部件上,且第一限位部件的第一端与通孔连通,用于供胰岛素注射笔本体伸入并限制胰岛素注射笔本体晃动;引导部件设置于第一限位部件上并与第一限位部件的第二端连通,用于引导胰岛素注射笔本体进入第一限位部件内。其优点在于,利用按压部件、第一限位部件和引导部件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在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时,通过引导部件漏斗状开口,向与注射部位的皮肤呈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辅助器及胰岛素注射笔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注射辅助器及胰岛素注射笔。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为一种常见病,危害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会导致高血糖,从而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而注射胰岛素,是目前为之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0003]胰岛素注射普遍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糖尿病患者通过使用胰岛素笔调节注射的剂量,消毒皮肤,选取正确的角度注射至皮下,停留至少10秒以上后拔针,操作中的注射角度、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了胰岛素治疗的效果。
[0004]根据《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21版》推荐成人患者采用较短针头(4mm、5mm和6mm)注射时,应使针头与皮肤外表呈90
°
垂直进针。患者自行注射时老年患者和视力障碍患者由于视物模糊,胰岛素注射皮肤定位精度和角度存在偏差,导致注射部位错误,注射处皮肤漏液、皮内注射等操作不规范现象;此外,由于注射后针头需停留10秒以上后拔针,老年患者由于握力不佳胰岛素笔容易从手部滑脱,造成提前拔针从而药液渗漏,进而影响胰岛素治疗的效果。
[0005]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老年患者和视力障碍患者由于视物模糊,胰岛素注射皮肤定位精度和角度存在偏差,导致注射部位错误、注射处皮肤漏液、皮内注射等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射辅助器及胰岛素注射笔,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老年患者和视力障碍患者由于视物模糊,胰岛素注射皮肤定位精度和角度存在偏差,导致注射部位错误、注射处皮肤漏液、皮内注射等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射辅助器,包括:
[0009]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具有通孔,用于供胰岛素注射笔穿过;
[0010]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件上,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用于供胰岛素注射笔伸入并限制胰岛素注射笔晃动;
[0011]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的第二端连通,用于引导胰岛素注射笔进入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内。
[00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件包括:
[0013]按压基座,所述按压基座底部具有一平整面,用于与注射部位精密相贴;
[0014]粘接件,所述粘接件设置于所述按压基座的底部,用于将所述按压基座与注射部位粘接。
[001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件还包括:
[0016]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按压基座的边缘处,用于定位所述按压基座与人体肚脐处的间距。
[001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之间的间距在1cm~4cm之间。
[001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包括:
[0019]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
[0020]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开设于所述限位套筒上,用于胰岛素注射笔向配合并固定胰岛素注射笔位于所述限位套筒内的位置。
[002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件还包括:
[0022]弹性抵接件,所述弹性抵接件设置于所述限位套筒的内壁上,用于夹紧胰岛素注射笔。
[002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件包括:
[0024]引导套筒,所述引导套筒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的第二端连通,且所述引导套筒呈漏斗结构;
[0025]缺口,所述缺口开设于所述引导套筒上。
[002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件还包括:
[0027]保护件,所述保护件设置于所述缺口处,用于防止所述缺口对患者造成伤害。
[002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胰岛素注射笔,应用于如上所述的注射辅助器,包括:
[0029]笔本体;
[0030]第二限位部件,所述第二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笔本体上,并与所述注射辅助器中的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嵌设配合。
[003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包括:
[0032]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笔本体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嵌设配合。
[0033]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34]本技术的一种注射辅助器及胰岛素注射笔,利用按压部件、第一限位部件和引导部件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在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时,通过引导部件漏斗状开口,向与注射部位的皮肤呈90
°
的方向引导至第一限位部件上端,第一限位部件对胰岛素注射笔的运动进行导向,使得胰岛素注射笔注射位置角度精度更好;此外,按压部件能够对注射部位周围柔软的皮肤组织稳定地按压,辅助药液安全注射至皮下组织,获得更好的注射效果。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射辅助器的示意图(一);
[0036]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射辅助器的示意图(二);
[0037]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射辅助器的示意图(三);
[0038]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射辅助器的示意图(四);
[0039]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胰岛素注射笔的示意图;
[0040]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胰岛素注射笔与注射辅助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41]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00、注射辅助器;110、按压部件;111、按压基座;112、通孔;113、定位件;120、第一限位部件;121、限位套筒;122、第一限位件;130、引导部件;131、引导套筒;132、缺口;
[0042]200、胰岛素注射笔;210、笔本体;220、第二限位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46]实施例1
[0047]本实施例涉及本技术的注射辅助器。
[0048]本技术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注射辅助器100,包括按压部件110、第一限位部件120和引导部件130。其中,按压部件110具有通孔112,用于供胰岛素注射笔穿过;第一限位部件120设置于按压部件1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辅助器,用于胰岛素注射笔,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具有通孔,用于供胰岛素注射笔穿过;第一限位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件上,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用于供胰岛素注射笔伸入并限制胰岛素注射笔晃动;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上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的第二端连通,用于引导胰岛素注射笔进入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件包括:按压基座,所述按压基座底部具有一平整面,用于与注射部位精密相贴;粘接件,所述粘接件设置于所述按压基座的底部,用于将所述按压基座与注射部位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于所述按压基座的边缘处,用于定位所述按压基座与人体肚脐处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之间的间距在1cm~4c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包括: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通孔连通;第一限位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颖张娴杨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