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睿光专利>正文

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列腺扩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190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列腺扩裂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扩裂导管、导管辅助鞘以及插接于主体内的软镜,扩裂导管包括主体、引导段、外囊、内囊、清洗导流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囊设置于外囊尾部且位于外囊内;主体上位于外囊的尾部设置有定位标识,位于定位标识的尾部通过开口孔安装有软镜的微型镜头,通过微型镜头分别对定位标识以及前列腺的外括约肌位置进行参照,实现外囊和内囊的位置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突出设置的软镜镜头对尿道内壁产生的二次刮伤;定位精准、可实时成像且定位可靠便捷,避免了现有的定位突对尿道造成损伤的同时,能够高效可视化定位;提高位置定位操作的便捷性和稳定性。和稳定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列腺扩裂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列腺扩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前列腺扩增术是除了对前列腺增生组织切除外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利用带有扩充膨胀结构囊的扩裂导管设置于前列腺增生部进行扩增膨胀实现治疗的目的。
[0003]为了在前列腺扩增治疗中很好的实现膨胀外囊的固定和定位,现有多采用定内置内囊并配合外部定位环实现定位,如申请号200820131611.X新型多腔高压水囊后尿道扩裂导管,具体是在外囊尾端设置指触定位突环;该情形并非是基于内部直视情况下所进行的,需要依靠操作者丰富的经验进行判断;为此,申请号为201710164334.6一种可视膜部和前列腺部尿道扩裂导管,提出了一种基于在扩裂导管主体外通过孔安装微型可视化探头的形式实现扩裂导管的定位,但是由于可视化微型探头突出的设置于扩裂导管主体外,使扩裂导管整体在前进中由原来的均匀可光滑前行结构,变的不再均匀,从而在实际应用中会对尿道壁产生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列腺扩裂装置,采用尿道辅助鞘内插接间隙设置的扩裂导管,扩裂导管位于外囊尾部设置定位标,定位标的尾部侧壁上通过开口孔安装软镜镜头,在前进时采用扩裂导管和软镜容置于辅助鞘内行进的方式,在辅助鞘缓慢抽离时,使软镜镜头仅露出头部即可实现对定位标于前列腺外括约肌的参照及定位,解决了在扩裂术中内囊的可视化定位同时,减小对尿道壁的二次损伤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的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列腺扩裂装置,包括扩裂导管,所述扩裂导管包括长条管状的主体、设于主体前部的引导段、位于引导段后部由独立的外囊和内囊构成的扩张段,引导段的前端部为圆头形,引导段上开设有清洗引流孔,主体内接出有与清洗引流孔相连的清洗导流管、与外囊上的第一连接孔相连的第一连接管、与内囊上的第二连接孔相连的第二连接管,位于引导段前端设有导丝孔;
[0007]所述前列腺扩裂装置还包括导管辅助鞘以及插接于主体内的软镜;
[0008]所述内囊设置于外囊尾部且位于外囊内;所述主体上位于外囊的尾部设置有定位标识,位于定位标识的尾部通过开口孔安装有软镜的微型镜头,通过微型镜头分别对定位标识以及前列腺的外括约肌位置进行参照,实现外囊和内囊的位置定位。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囊在膨胀状态下为球型囊,外囊在膨胀状态下为柱型囊,通过内囊膨胀后于前列腺的外括约肌前部进行稳定定位,并由外囊对前列腺进行扩裂。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管辅助鞘包括辅助鞘主体,位于助鞘主体后部安装有手柄,所述辅助鞘主体上位于手柄前部设有第一挡环。
[0011]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鞘主体的直径大于主体外加微型镜头突出后的直径。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软镜包括尾端与显示器相连的通信光纤、位于前端的微型镜头。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囊、外囊与主体同为轴心设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内囊膨胀状态内部压力不超过0.3Mpa;所述外囊膨胀状态内部压力不超过0.3Mpa。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后部为漏斗形入口,位于漏斗形入口的前部设置有第二挡环。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环上开设有指扣孔,周侧设有防滑纹。
[0017]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导流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端部均设有鲁尔接头,且清洗导流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设有开关夹。
[00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采用尿道辅助鞘内套接间隙配合的扩裂导管,扩裂导管位于外囊尾部设置定位标,并且通过在定位标的尾部侧壁上由开口孔安装软镜镜头,在前进时采用扩裂导管和软镜容置于辅助鞘内行进的方式,辅助鞘外壁整体均匀光滑,避免了突出设置的软镜镜头对尿道内壁产生的二次刮伤;
[0020](2)基于定位标与软镜镜头的配合,能够通过显示器实时的观察内囊末端是否置于前列腺的外括约肌前部,定位精准、可实时成像且定位可靠便捷,避免了现有的定位突对尿道造成损伤的同时,能够高效可视化定位;
[0021](3)导管辅助鞘的后部设有手柄以及第一挡环,有利于试下位置限位及微调控制;扩裂导管的后部设置有第二挡环以及漏斗形入口,第二挡环上设置有指扣孔,有利于对扩裂导管进行角度及伸缩调节,提高位置定位操作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0022](4)软镜镜头位于扩裂导管的侧壁的开口孔内安装,且后续在定位完成后可实现抽离,由于软镜镜头及对应的通信光纤位于扩裂导管内且由扩裂导管、导管辅助鞘进行限位,不会对尿道造成损伤,方便快捷。
[0023](5)通过在清洗引流导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端部设置鲁尔接头和开关夹,有利于输液、排液、加压等操作的便捷性。
[002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列腺扩裂装置分体状态下的结构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列腺扩裂装置组合状态插入尿道后进行位置定位时的结构图;
[0028]图3为内囊、外囊膨胀后的状态图;
[0029]图4为第二挡环的结构侧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列腺扩裂装置具体定位操作时的原理图;
[003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2]1‑
扩裂导管,101

主体,1011

清洗液出口,1012

导丝孔,102

第二挡环,1021

指扣孔,1022

防滑纹,103

漏斗形入口,104

引导段,1041

前端部,105

外囊,1051

第一连接孔,106

内囊,1061

第二连接孔,107

定位标识,108

通信光纤,1081

微型镜头,1082

开口孔,109

清洗导流管,110

第一连接管,111

第二连接管,2

导管辅助鞘,201

辅助鞘主体,202

第一挡环,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列腺扩裂装置,包括扩裂导管(1),所述扩裂导管包括长条管状的主体(101)、设于主体(101)前部的引导段(104)、位于引导段(104)后部由独立的外囊(105)和内囊(106)构成的扩张段,引导段(104)的前端部(1041)为圆头形,引导段(104)上开设有清洗引流孔(1011),主体(101)内接出有与清洗引流孔(1011)相连的清洗导流管(109)、与外囊(105)上的第一连接孔(1051)相连的第一连接管(110)、与内囊(106)上的第二连接孔(1061)相连的第二连接管(111),位于引导段(104)前端设有导丝孔(101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列腺扩裂装置还包括导管辅助鞘(2)以及插接于主体(101)内的软镜;所述内囊(106)设置于外囊(105)尾部且位于外囊(105)内;所述主体(101)上位于外囊(105)的尾部设置有定位标识(107),位于定位标识(107)的尾部通过开口孔(1082)安装有软镜的微型镜头(1081),通过微型镜头(1081)分别对定位标识(107)以及前列腺(B)的外括约肌(D)位置进行参照,实现外囊(105)和内囊(106)的位置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列腺扩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囊(106)在膨胀状态下为球型囊,外囊(105)在膨胀状态下为柱型囊,通过内囊(106)膨胀后于前列腺(B)的外括约肌(D)前部进行稳定定位,并由外囊(105)对前列腺(B)进行扩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囊后置的可视化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应禄邢念增张志超田龙康健李杜渐童臻马睿光
申请(专利权)人:马睿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