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移动墙体模板的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模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墙体模板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施工是指将若干个模板拼装成一体的一种临时性支护施工工艺,通过建筑模板的搭设成型,使混凝土按照施工设计的形状、尺寸和位置成型,是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关键工艺。
[0003]墙体模板一般成对设置,待墙体的钢筋绑扎好后,将成对的墙体模板置于墙体两侧,将绑扎好的钢筋包覆在内。同时通过汽车吊或塔吊等吊装机械,配合施工人员将墙体模板固定成型,之后在两个模板之间浇筑,以形成墙体。待混凝土成型养护完毕后,通过汽车吊或塔吊等吊装机械将墙体模板拆除,之后吊运至下一施工位置或拆卸后通过地面运输车辆进行移运。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通过吊装机械移运墙体模板效率较低,施工成本投入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墙体模板移运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移动墙体模板的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移动墙体模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移运轨道(1),每个所述移运轨道(1)内均设置有一对下方固定安装有滚珠(12)的支承座(11),每个所述支承座(11)的上方均设置有支撑架(2),同一所述移运轨道(1)上的每个支撑架(2)与另一移运轨道(1)上相邻支撑架(2)的上方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墙体模板本体(31)的横梁(3),同一所述移运轨道(1)上的每个支承座(11)与另一移运轨道(1)上相邻的支承座(11)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在移运墙体模板本体(31)过程中固定墙体模板本体(31)的固定组件(5),其中一个所述支承座(11)与另一移运轨道(1)上相邻的支承座(11)上均固定连接有牵引绳(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墙体模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移运轨道(1)上的两个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加固架(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墙体模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承座(11)上表面的一对立柱(21),两个所述立柱(2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横联(22),两个相邻所述横联(22)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撑(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墙体模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承座(11)上表面的第一支撑板(51),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5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2),所述固定板(52)上转动穿设有转动轴(53),所述转动轴(53)靠近墙体模板本体(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4),所述螺纹杆(54)远离转动轴(5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55),所述螺纹套筒(55)靠近墙体模板本体(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紧板(56),且所述螺纹套筒(55)外固定连接有一对限位杆(57),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51)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与两个限位杆(57)一一对应且供限位杆(57)滑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林,王鹏飞,贺隆,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