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民臣专利>正文

发电厂空冷凝汽器温度场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167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厂空冷凝汽器温度场的测量装置,包括空冷散热器组件和测温电缆,空冷散热器组件翅片管束内、外侧的表面或空冷散热器组件内、外侧距翅片管束0.1-10m距离处设置若干根测温电缆,每根测温电缆与温度采集器连接,温度采集器通过通讯电缆与上位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测温电缆上的温度传感器将测温点的温度值通过温度采集器采集并上传到上位机进行处理,实现对发电厂的若干个空冷散热器组件各个点的温度进行测量,测量准确、实现方便、测量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电厂空冷凝汽器温度场测量装置,属于发电 厂温度测量

技术介绍
发电厂空冷凝汽器分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两种系统。当前,对间接空冷系统一般只对进 口水温和冷却三角形或由冷却三角形组成的扇区的出口水温进行测量;对直接空冷系统一般 对配汽管道和凝结水联箱的出口温度进行测量,以上两种空冷系统对空气温度都没有直接测 量,因此,使得对空冷系统换热效果的评价、热回流状况、空冷系统的运行调整、冬季防冻 等措施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现有技术中,之所以对发电厂空冷系统空气侧进出口温度没有直接测量,主要有以下原 因 一是发电厂空冷凝汽器规模特别庞大,空气侧温度测量需要的温度测点特别多;二是当 前工业上普遍采用热电偶和热电阻测量技术,每一个温度测点都要独立的一次温感元件、补 偿导线和变送器、采集器;因此,温度测量的成本比较高;三是每个测点都需要独立的传输 线到采集系统,导致布线成本提高而可靠性降低;四是独立的温度测点导致在空冷系统空气 侧安装、固定都比较困难,而且安装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测温电缆的合理布设, 从而实现对发电厂空冷凝汽器温度场的测量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发电厂空冷凝汽器温度场的测量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发电厂空冷凝汽器温度场的测量装置,包括空冷散热器组件和测温电缆,所述空冷 散热器组件内、外侧设置若干根测温电缆,每根所述测温电缆与温度采集器连接,所述温度 采集器通过通讯电缆与上位机连接,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至上位机进行处理。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内侧或外侧翅片管束的表面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即只在空冷散 热器组件内侧翅片管束的表面上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或者只在空冷散热器组件外侧翅片 管束的表面上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内侧翅片管束的表面及空冷散热器组件外侧翅片管束的表面均至少 设置一根测温电缆,即空冷散热器组件内侧翅片管束的表面与空冷散热器组件外侧翅片管束 的表面同时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而且,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内侧、距翅片管束0.1—10m距离处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或空冷散热器组件外侧、距翅片管束0.1—10m距离处设置至少一根测温电缆,即只在空冷散热 器组件内侧距翅片管束O.l—lOm距离处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或者只在空冷散热器组件外 侧距翅片管束0.1—10m距离处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而且,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内侧、距翅片管束O.l—lOm距离处以及所述空冷散热器组 件外侧、距翅片管束0.1—10m距离处均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即空冷散热器组件内侧距翅 片管束0.1—10m距离处与空冷散热器组件外侧距翅片管束O.l—lOm距离处同时至少设置一 根测温电缆。而且,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内侧、距翅片管束0.1—10m距离处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以 及空冷散热器组件外侧翅片管束的表面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即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内侧、 距翅片管束0.1—10m距离处与空冷散热器组件外侧翅片管束表面上同时均至少设置一根测 温电缆。而且,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内侧利用检修步道设置至少一根测温电缆,即只沿所述空冷 散热器组件内侧检修步道设置至少一根测温电缆。而且,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内侧利用检修步道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以及所述空冷散热 器组件外侧翅片管束表面至少设置一根测温电缆,即沿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内侧检修步道与 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外侧翅片管束的表面均同时设置至少一根测温电缆。而且,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长度方向上直线水平设置测温电缆或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表 面蛇形设置或矩形波设置测温电缆。测温电缆上可设置若干个的测温点,每个测温点为采用DS18B20的智能测温芯片焊接在 电缆的通讯总线上,即为一个测温传感器,各测温传感器之间可以等距的,也可以是不等距 的,可根据测温场需要进行不同间距的生产设置;该测温传感器具有温度检测功能,测量时, 通过每个测温点的测温传感器将检测到该测量点的温度通过温度采集器上传到上位机进行显 示、存储、记录、报警、历史查询等;上位机对所有温度采集器和智能测温芯片即测温传感 器进行设置、状态检测、读取数据等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测量装置最终实现对发电厂空冷凝汽器 的空气侧多点温度的测量。本专利技术中的测温传感器的技术参数温度分辨率0.0625°C;温度转换时间 750ms;测温范围—55。C 125'C;温度测量误差<±0. 5'C;测温电缆封装 防水设计;测温传感器具有自动温度校准、自动错误检测功能。发电厂空冷系统是指利用环境空气冷却汽轮机排汽的装置,利用空气冷却带走热量并使汽轮机排出的乏汽凝结为水的管束及其配套装置称为空冷凝汽器;冷却管束是由散热元件组 成,典型的散热元件主要有三种 一是大口径热浸锌椭圆钢管绕椭圆翅片管,三排管布置; 二是热浸锌大直径椭圆钢管套矩形钢翅片双排管布置;三是大直径扁钢管钎焊铝蛇形翅片管或扁钢管上热浸锌钢翅片,单排管布置,多个散热元件排列组合成一体,构成一片冷却管束。由多片翅片管束组成一组空冷散热器组件,其结构形状类似A型,有时也称为冷却三角 形,A型的空冷散热器组件顶部为蒸汽分配管,左右两条边为带翅片的散热器管束,管束底 部是凝结水联箱,下部由风机强制通风,散热器管束内部进行的是蒸汽冷凝为水释放热量的 过程,外部为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掠过管束翅片带走热量。散热管束内部蒸汽与凝结水流动方向相同为顺流管束,蒸汽与凝结水流动方向相反为逆 流管束, 一组空冷换热组件都按一定比例由顺流管束和逆流管束组成,通常沿A型换热组件 从蒸汽分配管开始由上向下流动是顺流管束,经底部凝结水联箱开始蒸汽与不凝气体由下向 上流动为逆流管束,在逆流管束顶部设置抽空气管道,抽出不凝结的气体,保持空冷凝汽器 内部的真空状态。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测量装置进行测量,适宜大面积、多测点使用,解决了空冷系统面积大、 空气侧测量困难的现状,同时由于测量电缆的成本较低,因而也使得温度测量的成本也很低。2、 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智能化的温度传感器、智能化的采集器以及具有显示、存储、报警、历 史查询等功能的上位机,因而,提高了对发电厂空冷凝汽器温度场的温度测量的智能化程度;3、 本专利技术能够做到了多测点共用总线传输,简化了布线,降低了成本,并且提高了可靠性;4、 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测量电缆,将测温元件、传输线、安装支撑件等多项功能集于一体,使 得安装方便、节约工时、减少材料浪费;5、 釆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温度测量,能够做到对测温电缆的灵活布设,也能做到根据测温的需 要而布设不同测温点间距的测温电缆,使得对温度的测量不会存在死角,因而,测量的数据 数据准确;6、 采用本专利技术对空冷系统温度场监测与空气侧温度没有测量的现状相比,有利于空冷系 统运行调整,解决了运行操作盲目性和滞后性大的问题;7、 采用本专利技术有利于评价空冷系统的换热效果,对空冷系统的维护起指导作用,达到了 节约能量的效果;8、 采用本专利技术可在自然风吹袭空冷系统平台时及时发现热回流及评价热回流的严重程 度,以便积极釆取应对措施;9、 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冬季预防空冷系统结冰,及时调整风机逆流回暖防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发电厂空冷凝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电厂空冷凝汽器温度场的测量装置,包括空冷散热器组件和测温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散热器组件内、外侧设置若干根测温电缆,每根所述测温电缆与温度采集器连接,所述温度采集器通过通讯电缆与上位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民臣
申请(专利权)人:郭民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