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X射线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34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X射线探测器,属于X射线探测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柔性成像传感器、柔性顶盖、空腔和支撑架,柔性顶盖与壳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柔性成像传感器的顶面与柔性顶盖的底面连接,柔性顶盖与壳体之间形成有空腔,支撑架设置在空腔内与壳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支撑架的顶面贴合柔性成像传感器的底面,支撑架的材料为防滑硅胶。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柔性成像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支撑架,柔性顶盖与柔性成像传感器能够在支撑架的支撑作用下一同均匀弯曲,能够更好的贴合被探测物。通过在闪烁体层顶面开设若干第一沟槽,在防磨层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沟槽,便于柔性成像传感器进行弯曲拉伸,同时具有一定防滑作用。同时具有一定防滑作用。同时具有一定防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X射线探测器


[0001]本技术涉及X射线探测器
,具体为一种柔性X射线探测器。

技术介绍

[0002]X射线辐射成像利用X射线短波长、易穿透的性质,不同原子序数、密度和厚度材料对X射线吸收不同的特点,通过探测透过物体的X射线的强度来成像。体积小、重量轻、移动便携的数字X射线平板探测器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工业检测和安全检查,逐渐取代了以胶片为记录介质的传统X射线成像系统。刚性平板探测器则很难实现曲面或者不规则目标物的三维X射线成像,使用柔性基底能够制备出透明、可拉伸、无需电子电路的柔性X射线成像设备,实现了柔性、高分辨的全景X射线成像。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柔性X射线探测器虽然可拉伸,但是不能很好地根据被测物体的表面情况进行拉伸,不能很好地测量曲率固定的被测物体。且在拉伸后没有足够的支撑,测量过程中拉伸状况容易发生改变,导致贴合不同形状的被测物体时贴合度有限,导致X射线源到探测器上表面各处的距离不同,获得的图像质量不够高。因此需要在柔性X射线探测器中添加可更换形状的支撑架机构改善柔性成像传感器的拉伸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柔性X射线探测器,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通过设置形状可改变的柔性顶盖,并在柔性成像传感器的下方设置不同形状的支撑架辅助其进行拉伸,解决了与被测物体接触不够贴合的问题,使其接受的X射线强度更加均匀,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图像。
[0005]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柔性X射线探测器,包括壳体、柔性成像传感器、柔性顶盖、空腔和支撑架,所述柔性顶盖与壳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成像传感器的顶面与柔性顶盖的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空腔内;
[0006]所述支撑架与壳体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与所述柔性成像传感器的底面相抵接触。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柔性成像传感器包括传感组件和基底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包括从所述柔性顶盖至所述支撑架方向依次设置的闪烁体层、感光组件、TFT阵列背板204和薄玻璃基底。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闪烁体层的顶部等距开设有若干第一沟槽,每个所述第一沟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基底组件包括从所述柔性顶盖至所述支撑架方向依次设置的粘合层、柔性基底和防磨层,所述粘合层的顶部与薄玻璃基底的底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磨层由柔性耐磨石墨材料制成。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磨层的底部等距开设有若干第二沟槽,每个所述第二沟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信号处理电路板,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与柔性成像传感器之间连接有柔性线路。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板与所述柔性成像传感器之间通过柔性线路信号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柔性成像传感器电连接有若干柔性电路板。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架由防滑硅胶材料制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柔性顶盖,在柔性成像传感器的底部设置支撑架,柔性顶盖与柔性成像传感器能够在支撑架的支撑作用下一同均匀弯曲,能够更好的贴合被探测物,使X射线源到探测器上表面各处的距离基本相同,接受的X射线强度更加均匀。
[0018]2、在本技术中,通过在闪烁体层顶面开设若干第一沟槽,在防磨层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沟槽,便于柔性成像传感器进行弯曲拉伸,同时具有一定防滑作用。
[0019]3、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滑硅胶材料制作的支撑架,使支撑架既柔软又有弹性,抗压能力较强防滑效果更出色,同时支撑时不容易损伤柔性成像传感器,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内部放置一种支撑架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内部放置另一种支撑架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柔性成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壳体;2、柔性成像传感器;201、闪烁体层;202、第一沟槽;203、感光组件;204、TFT阵列背板;205、薄玻璃基底;206、粘合层;207、柔性基底;208、防磨层;209、第二沟槽;3、柔性顶盖;4、空腔;5、信号处理电路板;6、柔性线路;7、支撑架;9、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7]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柔性X射线探测器,包括壳体1、柔性成像传感器2、柔性顶盖3、空腔4和支撑架7,柔性顶盖3与壳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空腔4内的支撑架7,柔性成像传感器2的顶面与柔性顶盖3的底面连接,柔性顶盖3与壳体1之间形成有空腔4,支撑架7设置在空腔4内。
[0028]在测量不同形状的被测物体时,需要更换不同形状的支撑架7从而与被测物体的形状进行对应,因此支撑架7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支撑架7的顶面贴合柔性成像传感器2的底面,支撑架7的材料为防滑硅胶。支撑架7是经防滑硅胶开发而成,既柔软又有弹性,抗压能力较强防滑效果更出色,在进行支撑时自身不易损坏,具有较长的使用
寿命,同时由于其较强的防滑效果,对柔性成像传感器支撑过程中较少发生相对滑动,支撑效果的稳定性较好。
[0029]在进行测量时,当支撑架7的形状如图1所示时,柔性顶盖3和柔性成像传感器2呈弧形向4内进行凹陷,以与弧形外凸的被测物体相贴合;当支撑架7的形状如图2所示时,柔性顶盖3和柔性成像传感器2呈弧形向上进行凸出,以与弧形内陷的被测物体相贴合,通过拆卸柔性顶盖3并安装不同形状的支撑架7能够使装置便于测量不同形状的待测物体。
[0030]柔性顶盖3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柔性材料,它的优势包括方便易得、化学性质稳定、透明和热稳定性好等。尤其在紫外光下粘附区和非粘附区分明的特性使其表面可以很容易地粘附电子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柔性顶盖3能够随柔性成像传感器2一起发生拉伸弯曲,同时柔性顶盖3为透明材料,能够便于操作者对壳体1的内部进行观察。
[0031]柔性成像传感器2包括传感组件和基底组件,传感组件包括从柔性顶盖3至支撑架7方向依次设置的闪烁体层201、感光组件203、TFT阵列背板204和薄玻璃基底205。闪烁体层201可包括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X射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柔性成像传感器(2)、柔性顶盖(3)、空腔(4)和支撑架(7),所述柔性顶盖(3)与壳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成像传感器(2)的顶面与柔性顶盖(3)的底面连接,所述支撑架(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空腔(4)内;所述支撑架(7)与壳体(1)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7)的顶面与所述柔性成像传感器(2)的底面相抵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X射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成像传感器(2)包括传感组件和基底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包括从所述柔性顶盖(3)至所述支撑架(7)方向依次设置的闪烁体层(201)、感光组件(203)、TFT阵列背板(204)和薄玻璃基底(2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X射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体层(201)的顶部等距开设有若干第一沟槽(202),每个所述第一沟槽(202)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X射线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组件包括从所述柔性顶盖(3)至所述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苹温炜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阿尔法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