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NG-TMCP技术制备复相组织的耐磨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31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NG

TMCP技术制备复相组织的耐磨钢
[0001]本专利技术是分案申请,母案名称:一种基于NG

TMCP技术制备复相组织的耐磨钢及其生产方法,申请号:2022105791526,申请日:2022.05.25。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磨钢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NG

TMCP技术制备复相组织的耐磨钢。

技术介绍

[0003]耐磨钢是用量最大的一种耐磨材料。国内高强度耐磨钢传统生产工艺采用轧制后热处理,以淬火或淬火+回火状态交货。其基体组织均为马氏体,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同时,保证了较好的耐磨性。但马氏体本身具有高脆性,在内应力作用下易产生裂纹,使得钢板的成型性较差。制备过程中也易产生淬裂,且制备工艺流程长,对轧制后热处理设备要求高,导致成本高。复相组织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或马氏体+贝氏体+铁素体或贝氏体+马氏体等有利于综合性能的提升,研究开发复相组织耐磨钢成为耐磨钢的发展方向。复相组织耐磨钢一般以热轧、控轧(或回火)状态交货,其生产工艺主要为轧制

分段冷却

卷取

(回火),但受设备能力限制,目前以薄规格复相高强耐磨钢为主。
[0004]现有的耐磨钢冷却方式为两阶段冷却,前段采用加密快速(水冷)冷却,冷却温度为600~700℃,然后空冷时间为4~8s后快速(水冷)冷却到100~200℃,得到铁素体+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该方法在生产线上需要较长的冷却区,才能先后分段实现冷却,两阶段冷却加上中间的空冷所需的冷却区的长度一般为30米以上,这大大增加了厂区的长度,对于有些长度有限的厂区,则无法生产耐磨钢。
[0005]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耐磨钢冷却方式为两阶段冷却,生产线上需要较长的冷却区,限制了耐磨钢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钢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NG

TMCP技术制备复相组织的耐磨钢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耐磨钢生产需要较长的冷却区的问题。NG

TMCP技术中文含义是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NG

TMCP技术制备复相组织耐磨钢的生产方法,所述耐磨钢为钢板,所述基于NG

TMCP技术制备复相组织耐磨钢的生产方法包括:
[0008]粗轧、精轧、预矫、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驰豫、第二阶段UFC超快速冷却、强力矫直机、回火;
[0009]其中,生产线上,轧后只设置一个冷却区,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和第二阶段UFC超快速冷却均在同一冷却区,冷却区长19m;
[0010]所述的驰豫: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结束后,钢板出冷却区后再返回冷却区的时间为驰豫时间;即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和第二阶段UFC超快速冷却之间的时间;
[0011]钢板在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中的速度方向与在第二阶段UFC超快速冷却的速度方向相反。
[0012]进一步地,粗轧:采用纵横纵的轧制方式。
[0013]进一步地,精轧:连续轧制,开轧温度为950~1050℃,精轧终轧温度为860~910℃。道次间不得停留,保证轧件的加工硬化性。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返红温度(返红温度指钢材经水冷结束后,钢材心部热量向外传递,使钢材表面温度回升所达到的最高温度。具体到本申请中,返红温度是水冷后矫直机前的钢板温度)为铁素体析出温度,680℃~780℃。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阶段UFC超快速冷却:钢板再返回冷却区直接进行第二阶段UFC超快速冷却,返红温度为贝氏体或马氏体析出温度,返红温度≤350℃。
[0016]进一步地,所述耐磨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7

0.45%、Si:0.30

1.20%、Mn:0.08

1.60%、P:≤0.012%、S:≤0.002%、Ti:0.010

0.040%、Alt:0.20

0.60%、Nb:0.010

0.040%、Cr:0.18

0.40%、Mo:0.001

0.45%、N:0.002%

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7]进一步地,成品钢板厚度为10

60mm。
[0018]进一步地,粗轧开轧温度:1150

1280℃,粗轧终轧温度≥1000℃。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NG

TMCP技术制备的复相组织耐磨钢,所述耐磨钢为钢板,所述耐磨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7

0.45%、Si:0.30

1.20%、Mn:0.08

1.60%、P:≤0.012%、S:≤0.002%、Ti:0.010

0.040%、Alt:0.20

0.60%、Nb:0.010

0.040%、Cr:0.18

0.40%、Mo:0.001

0.45%、N:0.002%

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成品钢板厚度为10

60mm,所述耐磨钢采用前面所述的方法制成。
[0020]进一步地,成品钢板厚度为20

40mm,所述耐磨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18%、Si:1.14%、Mn:1.33%、P:0.011%、S:0.001%、Ti:0.02%、Alt:0.49%、Nb:0.02%、Cr:0.28%、Mo:0.30%、N:0.0051%。
[0021]本专利技术所得的一种基于NG

TMCP技术制备复相组织耐磨钢,产品为复相组织,钢板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抗拉强度Rm≥800MPa,断后伸长率A≥8%,

20℃纵向冲击功AKV2≥24J,冷弯合格。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阶段的ACC加速冷却后,控制返回冷却区时间,给予钢板一定的驰豫,析出先共析铁素体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UFC超快速冷却,无需在线淬火或离线淬火或较长的冷却区,实现耐磨钢的复相组织调控和制备。本专利技术将现有的设置前后两段冷却区减少为只设置一个冷却区,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和第二阶段UFC超快速冷却均在同一冷却区,这样,减少了冷却区的设置和长度,是产品的生产条件得以放宽,有利于在已有厂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原来不能生产的耐磨钢。
[0023]相比空冷至铁素体析出温度,本专利技术采用ACC加速冷却至铁素体析出温度,使轧件迅速通过奥氏体相区,尽可能保留了硬化的奥氏体组织,实现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NG

TMCP技术制备的复相组织耐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钢为钢板,所述耐磨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7

0.45%、Si:0.30

1.20%、Mn:0.08

1.60%、P:≤0.012%、S:≤0.002%、Ti:0.010

0.040%、Alt:0.20

0.60%、Nb:0.010

0.040%、Cr:0.18

0.40%、Mo:0.001

0.45%、N:0.002%

0.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成品钢板厚度为10

60mm,所述耐磨钢采用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NG

TMCP技术制备复相组织耐磨钢的生产方法制成;所述基于NG

TMCP技术制备复相组织耐磨钢的生产方法包括:粗轧、精轧、预矫、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驰豫、第二阶段UFC超快速冷却、强力矫直机、回火;其中,生产线上,轧后只设置一个冷却区,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和第二阶段UFC超快速冷却均在同一冷却区;所述的驰豫: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结束后,钢板出冷却区后再返回冷却区的时间为驰豫时间;即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和第二阶段UFC超快速冷却之间的时间;钢板在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中的速度方向与在第二阶段UFC超快速冷却的速度方向相反;所述的第一阶段ACC加速冷却:返红温度为铁素体析出温度,680℃~780℃;冷却速度8℃/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跃标肖娟邓深吴铠阮志勇涂生安樊雷叶姜李磊朱鹏宇何涛俞俊彭一健甘雯雯廖耀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柳钢华创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