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磺酰亚胺农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25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式(I)化合物,其中各变量如说明书中所定义。它还涉及包含式(I)化合物的农药混合物;式(I)化合物作为农业化学农药的用途;一种防除或防治无脊椎动物害虫的方法;一种保护生长中的植物以防无脊椎动物害虫侵袭或侵染的方法;包含式(I)化合物的种子;式(I)化合物在保护生长中的植物以防无脊椎动物害虫侵袭或侵染中的用途;以及一种处理或保护动物以防无脊椎动物害虫侵染或感染的方法。物以防无脊椎动物害虫侵染或感染的方法。物以防无脊椎动物害虫侵染或感染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亚磺酰亚胺农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式(I)化合物或其可农用或可兽用盐、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N

氧化物:
[0002][0003]其中各变量如下所定义。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式(I)化合物作为农业化学农药的用途;包含式(I)化合物和另一农药成分的农药混合物;一种防除或防治无脊椎动物害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所述害虫或其食物供应源、栖息地或繁殖地与农药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农药混合物接触;一种保护生长中的植物以防无脊椎动物害虫侵袭或侵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植物或其中植物生长的土壤或水体与农药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或农药混合物接触;和以0.1g

10kg/100kg种子的量包含式(I)化合物或农药组合物的种子;式(I)化合物或农药组合物在保护生长中的植物以防无脊椎动物害虫侵袭或侵染中的用途;以及一种处理或保护动物以防无脊椎动物害虫侵染或感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动物与农药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接触。
[0004]无脊椎动物害虫以及尤其是昆虫、蜘蛛和线虫破坏生长和收获的作物且袭击木质居住和商业结构体,从而对食物供应和财产造成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仍然需要用于防除无脊椎动物害虫的新试剂。
[0005]WO2017/167832公开了双环嘧啶酮化合物及其农药活性。本专利技术与WO

32的公开内容的区别在于至少一个取代基R7是如下文进一步定义的亚磺酰亚胺(sulfoximine)残基。
[0006]由于目标害虫能够对农药活性剂产生耐药性,因此仍然需要发现适合防除无脊椎动物害虫如昆虫、蜘蛛和线虫的其他化合物。此外,需要对大量不同的无脊椎动物害虫,尤其是对难以防治的昆虫、蜘蛛和线虫具有高农药活性且显示出宽活性谱的新化合物。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发现并提供对无脊椎动物害虫显示出高农药活性且具有宽活性谱的化合物。
[0008]已经发现这些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所示和所定义的式(I)的取代双环化合物,包括其立体异构体,其盐,尤其是其可农用或可兽用盐、其互变异构体及其N

氧化物实现。
[0009]因此,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式(I)化合物及其N

氧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和可农用或可兽用盐:
[0010](I)
[0011]其中
[0012]环A和B是完全不饱和的;
[0013]Y为C=X,其中X为O或S;
[0014]E为N(R3)或C(R4);
[0015]Q为N、N(R5)或C(R6);
[0016]G为苯基或者5或6员杂芳基;
[0017]W为S、S(O)、S(O)2或S(O)(NR
W
);
[0018]R1为H、卤素、C1‑
C6烷基、C2‑
C6链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C1‑
C6烷氧基

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氧基、C1‑
C6烷基硫基(sulfenyl)、C1‑
C6烷基亚磺酰基或C1‑
C6烷基磺酰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卤代;
[0019]R3、R5独立地为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2‑
C6链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氧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氧基

C1‑
C4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代;
[0020]C(=O)OR
A
、NR
B
R
C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O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C1‑
C6亚烷基

CN、NH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C(=O)NR
B
R
C
、C(=O)R
D
、C(=S)R
D
、SO2NR
B
R
C
、S(=O)
m
R
E
;苯基或苄基,其中苯基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
[0021]R2、R4、R6独立地为H、卤素、N3、CN、NO2、SCN、SF5、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2‑
C6链烯基、三C1‑
C6烷基甲硅烷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氧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氧基、C3‑
C6环烷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氧基

C1‑
C4烷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C(=O)OR
A
、NR
B
R
C
、NOR
A
、ONR
B
R
C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O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C1‑
C6亚烷基

CN、NH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C(=O)NR
B
R
C
、C(=O)R
D
、C(=S)R
D
、SO2NR
B
R
C
、S(=O)
m
R
E

[0022]苯基或苄基,其中苯基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
[0023]R7各自独立地为H、卤素、OH、CN、NC、NO2、N3、SCN、NCS、NCO、SF5、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链烯基、C3‑
C6环烯基、C2‑
C6炔基、C3‑
C6环烷基

C1‑
C3烷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式(I)化合物及其N

氧化物、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和可农用或可兽用盐:(I)其中环A和B是完全不饱和的;Y为C=X,其中X为O或S;E为N(R3)或C(R4);Q为N、N(R5)或C(R6);G为苯基或者5或6员杂芳基;W为S、S(O)、S(O)2或S(O)(NR
W
);R1为H、卤素、C1‑
C6烷基、C2‑
C6链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C1‑
C6烷氧基

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氧基、C1‑
C6烷基硫基、C1‑
C6烷基亚磺酰基或C1‑
C6烷基磺酰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卤代;R3、R5独立地为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2‑
C6链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氧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氧基

C1‑
C4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代;C(=O)OR
A
、NR
B
R
C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O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C1‑
C6亚烷基

CN、NH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C(=O)NR
B
R
C
、C(=O)R
D
、C(=S)R
D
、SO2NR
B
R
C
、S(=O)
m
R
E
;苯基或苄基,其中苯基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R2、R4、R6独立地为H、卤素、N3、CN、NO2、SCN、SF5、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2‑
C6链烯基、三C1‑
C6烷基甲硅烷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氧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氧基、C3‑
C6环烷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氧基

C1‑
C4烷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C(=O)OR
A
、NR
B
R
C
、NOR
A
、ONR
B
R
C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O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C1‑
C6亚烷基

CN、NH

C1‑
C6亚烷基

NR
B
R
C
、C(=O)NR
B
R
C
、C(=O)R
D
、C(=S)R
D
、SO2NR
B
R
C
、S(=O)
m
R
E
;苯基或苄基,其中苯基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R7各自独立地为H、卤素、OH、CN、NC、NO2、N3、SCN、NCS、NCO、SF5、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链烯基、C3‑
C6环烯基、C2‑
C6炔基、C3‑
C6环烷基

C1‑
C3烷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G
取代;3

12员饱和、部分不饱和或完全不饱和杂环或环系,其中所述杂环或环系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杂原子O、N或S,并且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H
取代;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J
取代;
OR
K
、SR
K
、OC(=O)R
K
、OC(=O)OR
K
、OC(=O)NR
L
R
M
、OC(=O)SR
K
、OC(=S)NR
L
R
M
、OC(=S)SR
K
、OS(=O)
m
R
K
、OS(=O)
m
NR
L
R
M
、ONR
L
R
M
、ON=CR
N
R
O
、NR
L
R
M
、NOR
K
、ONR
L
R
M
、N=CR
N
R
O
、NNR
L
、N(R
L
)C(=O)R
K
、N(R
L
)C(=O)OR
K
、S(=O)
m
R
V
、SC(=O)SR
K
、SC(=O)NR
L
R
M
、S(=O)
m
NR
L
R
M
、C(=O)R
P
、C(=S)R
P
、C(=O)NR
L
R
M
、C(=O)OR
K
、C(=S)NR
L
R
M
、C(=S)OR
K
、C(=S)SR
K
、C(=NR
L
)R
M
、C(=NR
L
)NR
M
R
R
、Si(R
S
)2R
T
;或者两个取代基R7与它们所键合的环G的环成员一起形成5或6员饱和、部分不饱和或完全不饱和碳环或杂环,所述碳环或杂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J
取代,并且其中所述杂环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杂原子O、N或S;或

C(CN)R
X
R
Y


C(R
O
)=N

NR
M
R
N


C(R
O
)=N

OR
L
或C3‑
C6环烷基,其被CN取代并且没有任何其他取代基,或者被一个或多个R
Z
进一步取代;其中至少一个R7为式(S)基团:其中R
71
、R
72
各自独立地选自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2‑
C6链烯基、C3‑
C6环烯基、C2‑
C6炔基、C3‑
C6环烷基

C1‑
C3烷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G
取代;3

12员饱和、部分不饱和或完全不饱和杂环或环系,其中所述杂环或环系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杂原子O、N或S,并且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H
取代;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J
取代;或者两个取代基R
71
、R
72
与它们所键合的硫原子一起形成4、5或6员饱和、部分不饱和或完全不饱和杂环,所述杂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J
取代,并且其中所述杂环除了与R
71
和R
72
所键合的硫原子外不包含、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杂原子O、N或S;R
A
各自独立地为H、C1‑
C6烷基、C2‑
C6链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氧基

C1‑
C4烷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苯基或苄基,其中苯基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R
B
各自独立地为H、C1‑
C6烷基、C2‑
C6链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氧基

C1‑
C4烷基、C1‑
C6烷基羰基、C1‑
C6烷氧羰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苯基或苄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R
C
各自独立地为H、C1‑
C6烷基、C2‑
C6链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氧基

C1‑
C4烷基、C1‑
C6烷基羰基或C1‑
C6烷氧羰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苯基或苄基,其中苯基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
结构部分NR
B
R
C
也可各自形成N

键合的饱和5

8员杂环,其除了氮原子外可具有1或2个选自O、S(=O)
m
和N

R

的其他杂原子或杂原子结构部分,其中R

为H或C1‑
C6烷基,并且其中N

键合杂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素、C1‑
C4烷基、C1‑
C4卤代烷基、C1‑
C4烷氧基和C1‑
C4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取代;R
D
各自独立地为H、CN、OH、C1‑
C6烷基、C2‑
C6链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氧基

C1‑
C4烷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苯基或苄基,其中苯基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R
E
各自独立地为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基

C1‑
C4烷基,其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或苯基或苄基,其中苯基环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R
F
取代;R
F
各自独立地为卤素、N3、OH、CN、NO2、SCN、SF5、C1‑
C6烷基、C1‑
C6烷氧基、C2‑
C6链烯基、C2‑
C6炔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基、C1‑
C6烷氧基

C1‑
C4烷氧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烷氧基、C3‑
C6环烷基

C1‑
C4烷基、C3‑
C6环烷氧基

C1‑
C4烷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卤素取代;R
G
各自独立地为卤素、OH、CN、NC、NO2;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烯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素、OH、CN、C1‑
C3烷氧基、C1‑
C3卤代烷氧基和C1‑
C3烷基羰基的取代基取代;3

12员饱和、部分不饱和或完全不饱和杂环或环系,其中所述杂环或环系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杂原子O、N或S,并且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素、OH、CN、C1‑
C3烷氧基、C1‑
C3卤代烷氧基和C1‑
C3烷基羰基的取代基取代;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素、OH、CN、NO2、C1‑
C3烷基、C1‑
C3卤代烷基、C1‑
C3烷氧基、C1‑
C3卤代烷氧基和C1‑
C3烷基羰基的取代基取代;OR
K
、SR
K
、OC(=O)R
K
、OC(=O)OR
K
、OC(=O)NR
L
R
M
、OC(=O)SR
K
、OC(=S)NR
L
R
M
、OC(=S)SR
K
、OS(=O)
m
R
K
、OS(=O)
m
NR
L
R
M
、ONR
L
R
M
、ON=CR
N
R
O
、NR
L
R
M
、NOR
K
、ONR
L
R
M
、N=CR
N
R
O
、NNR
L
、N(R
L
)C(=O)R
K
、N(R
L
)C(=O)OR
K
、S(=O)
m
R
V
、SC(=O)SR
K
、SC(=O)NR
L
R
M
、S(=O)
m
NR
L
R
M
、C(=O)R
P
、C(=S)R
P
、C(=O)NR
L
R
M
、C(=O)OR
K
、C(=S)NR
L
R
M
、C(=S)OR
K
、C(=S)SR
K
、C(=NR
L
)R
M
、C(=NR
L
)NR
M
R
R
、Si(R
S
)2R
T
;R
H
各自独立地为卤素、CN、NC、NO2、SCN、NCS、NCO;C1‑
C6烷基、C3‑
C6环烷基、C3‑
C6环烯基,所述基团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素、OH、CN、C1‑
C3烷氧基、C1‑
C3卤代烷氧基和C1‑
C3烷基羰基的取代基取代;苯基,其未被取代或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卤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