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瓷瓶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板和连接体,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插接在瓷瓶的中间部位,连接板的另一端与连接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在凹槽两侧的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在插接槽的开口处的连接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在连接体上设置有与令克棒连接的插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瓷瓶固定装置,将连接板的凹槽插接在瓷瓶的中间部位,并在插接过程中,限位板触发解脱机构,顶杆在压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顶住瓷瓶,使得连接板与瓷瓶固定稳定,而连接体端部的插接槽可以直接插接在塔架的横板上,实现快速固定,且通过令克棒操作,无需停电作业。无需停电作业。无需停电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瓷瓶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是一种瓷瓶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输送行业中,高压导线与塔架之间采用瓷瓶进行固定,所述瓷瓶为柱状陶瓷体,两端间隔设置内凹结构,中间部位内凹,在瓷瓶的中间部位埋设连接件,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在塔架上。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两个塔架之间的高压导线的重量需要瓷瓶承接,在风力等作用下,极易造成连接件与瓷瓶脱落。而当瓷瓶上的连接件脱落后需要更换瓷瓶,但是更换瓷瓶则需要整条线路停电作业,严重影响生产生活。
[0003]所以亟需一种能带电作业,快速将瓷瓶稳定在塔架上的应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瓷瓶固定装置,能将瓷瓶快速卡接并固定在塔架上,实现对瓷瓶进行带电固定。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瓷瓶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板和连接体,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插接在瓷瓶的中间部位,连接板的另一端与连接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在凹槽两侧的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一限位块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内,所述销轴上套接有扭簧,自然状态下,扭簧促使第一限位块的局部位于凹槽内;在插接槽的开口处的连接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连接体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该销轴上也套接扭簧,自然状态下,扭簧促使第二限位块的局部位于插接槽内;在连接体上设置有与令克棒连接的插口。
[0006]作为优化,在第一限位块所在处的连接板上设置有内凹区域,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内凹区域内,第一限位块向一侧转动后全部位于内凹区域内,第一限位块向另一侧转动至与内凹区域的侧壁接触时,第一限位块的端部位于凹槽内。
[0007]作为优化,在凹槽两侧的连接板上设置有倾斜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贯穿连接板,导向套内穿设有顶杆,在连接板下端的顶杆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起,在限位凸起与连接板之间的顶杆上套接有压簧,所述顶杆的下端倾斜向内;在连接板上设置有解脱机构,所述解脱机构用于将顶杆束缚于压簧压缩状态。
[0008]作为优化,所述解脱机构的结构为:在顶杆上设置有一个凸起的卡扣,所述卡扣对应处的连接板上设置通槽供卡扣穿过;在通槽侧边的连接板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中间部位转动连接在连接板上,限位板的一端位于卡扣范围内时,限位板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克服扭簧进入连接板范围内时发生干涉。
[0009]作为优化,在靠近连接体一端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一个长孔,在靠近连接板一端的连接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卡接在卡槽内,在卡槽内的连接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螺栓,螺栓穿过长孔,所述连接体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锁紧。
[0010]本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瓷瓶固定装置,将连接板的凹槽插接在瓷瓶的中间部位,并在插接过程中,限位板触发解脱机构,顶杆在压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顶住瓷瓶,使得连接板与瓷瓶固定稳定,而连接体端部的插接槽可以直接插接在塔架的横板上,实现快速固定,且通过令克棒操作,无需停电作业。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左视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瓷瓶固定装置与瓷瓶配合时的主视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瓷瓶固定装置与瓷瓶配合时的左视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瓷瓶固定装置与瓷瓶配合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
‑
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瓷瓶固定装置,包括连接板1和连接体2,所述连接板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用于插接在瓷瓶16的中间部位,连接板1的另一端与连接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9,在凹槽11两侧的连接板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第一限位块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一限位块3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11内,所述销轴上套接有扭簧,自然状态下,扭簧促使第一限位块3的局部位于凹槽11内;在插接槽9的开口处的连接体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0,所述第二限位块10与连接体2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该销轴上也套接扭簧,自然状态下,扭簧促使第二限位块10的局部位于插接槽9内;在连接体2上设置有与令克棒连接的插口8。
[0020]瓷瓶16的中间部位小,两端设置间隔的环形凸起,瓷瓶16的中间部位形成一个较小直径的柱状连接部。连接板1的凹槽11的宽度应大于瓷瓶16中间部位的连接部的直径,而第一限位块3在扭簧的作用下,自然状态是在凹槽11的开口处并延伸至凹槽11内,且第一限位块3只能向凹槽11内转动至连接板1范围内,不能向凹槽11的开口外转动。所以当连接板1插接在瓷瓶16的连接部的过程中,瓷瓶16挤压第一限位块3,使其转动至连接板1范围内,不会对瓷瓶16进入凹槽11发生干涉,而当瓷瓶16完全进入凹槽11后,位于凹槽11开口两侧的第一限位块3在扭簧的作用下转动至凹槽11内,将凹槽11的开口处限制,避免瓷瓶16从凹槽11内滑出,极大提升了瓷瓶16与连接板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而塔架上则设置有横板,在瓷瓶16与连接板1进行连接后,直接通过连接体2上的插接槽9插在横板上,就可以实现连接体2与横板的固定连接,最终实现瓷瓶16与塔架的固定。插接槽9开口处的连接体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0,自然状态下,第二限位块10的一端延伸至插接槽9的开口处,对插接槽9进行限制,而第二限位块10只能向插接槽9内部转动,不能向外转动。这样连接体2插接在横板时,横板进入插接槽9的过程中对第二限位块10挤压,使得第二限位块10向内转动,直至第二限位块10与横板脱离,第二限位块10则在扭簧的作用下回转至插接槽9的开口处,并实现将横
板限制在插接槽9内。同时连接体2上设置有令克棒配合的插口8,将令克棒与连接体2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对瓷瓶16的应急固定无需断电,实现带电作业,极大提升了线路的稳定性。而瓷瓶16的更换可以在后期电路定期检修的时候统一进行。
[0021]在第一限位块3所在处的连接板1上设置有内凹区域12,所述连接板1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内凹区域12内,第一限位块3向一侧转动后全部位于内凹区域12内,第一限位块3向另一侧转动至与内凹区域12的侧壁接触时,第一限位块3的端部位于凹槽11内。内凹区域12的深度可以小于第一限位块3的厚度,内凹区域12的形状可以限制第一限位块3的转动幅度。第一限位块3可以完全转动至内凹区域12范围内,第一限位块3也可以转动至与凹槽11的宽度方向基本一致,此时第一限位块3的侧壁与内凹区域12的侧壁接触,两个第一限位块3只能向凹槽11内部转动直至完全进入内凹区域12。所以瓷瓶16进入凹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瓷瓶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接板和连接体,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插接在瓷瓶的中间部位,连接板的另一端与连接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槽,在凹槽两侧的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一限位块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内,所述销轴上套接有扭簧,自然状态下,扭簧促使第一限位块的局部位于凹槽内;在插接槽的开口处的连接体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连接体之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该销轴上也套接扭簧,自然状态下,扭簧促使第二限位块的局部位于插接槽内;在连接体上设置有与令克棒连接的插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瓷瓶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在第一限位块所在处的连接板上设置有内凹区域,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内凹区域内,第一限位块向一侧转动后全部位于内凹区域内,第一限位块向另一侧转动至与内凹区域的侧壁接触时,第一限位块的端部位于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瓷瓶固定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良,姚海强,谢建强,姚海祥,周兴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尚进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