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燃料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95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燃料喷嘴,属于发动机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喷嘴壳体、扩散器壳体、喷嘴安装座、第一引气装置、环形主喷嘴、中心副喷嘴,喷嘴壳体内设置有主油路与副油路;喷嘴安装座的上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第二引气通道,第一引气装置与喷嘴安装座之间形成第一引气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中心副喷嘴与相邻的第二引气装置的喷射的发射角度相反,环形主喷嘴与相邻的第一引气装置、第二引气装置的喷射的发射角度相反,由于燃料与相邻高速气流的扩散方向相反,燃料与高速气流相互作用,在气动作用下使燃料破碎雾化,能够快速形成均匀良好的可燃混合气,改善了燃料喷嘴的性能。的性能。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燃料喷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燃料喷嘴,具体涉及一种油气充分混合的用于发动机的燃油喷嘴。

技术介绍

[0002]飞行器和工业燃气涡轮发动机包括燃烧器,燃料在燃烧器中燃烧以将能量输入到发动机循环。典型的燃烧器结合一个或多个燃料喷嘴,其功能是将液态或者气态燃料引入到空气流中,使得燃料可雾化并燃烧。现有技术中心,喷嘴的结构包括离心喷嘴、气动喷嘴、蒸汽喷嘴,其中,离心喷嘴可以使燃烧室在宽广的混合比范围内稳定燃烧、工作可靠、结构坚固、易于调试,但它要求供油压力高,存在高温富油区,容易造成发烟污染,而且在不同飞行条件下,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变化较大;而气动喷嘴由于油气充分掺混,贫油熄火极限大大降低,但是其存在使燃烧室稳定工作范围变窄;并且在起动时,气流速度较低,存在压力较小,雾化不良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发动机燃油喷嘴。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燃料喷嘴,包括:
[0005]喷嘴壳体,喷嘴壳体内设置有主油路与副油路;
[0006]扩散器壳体,设置于副油路的中心轴线上;
[0007]喷嘴安装座,设置在喷嘴壳体与扩散器壳体之间;
[0008]第一引气装置,设置在喷嘴安装座的中心轴线上并套设在喷嘴安装座端部;
[0009]喷嘴安装座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与副油路连通的第二通道、中心副喷嘴安装孔,喷嘴安装座位于第二通道的外圈设置有主油路连通的第一通道,喷嘴安装座位于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引气通道,喷嘴安装座的筒体上设置有第二引气孔,所述第二引气孔与第二引气通道连通;
[0010]环形主喷嘴,设置在喷嘴安装座紧靠第一引气装置的一端端面上,环形主喷嘴上呈环状分布有第一发散孔,第一发散孔与第一通道连通;
[0011]中心副喷嘴、第二引气装置,第二引气装置设置在中心副喷嘴安装孔处,中心副喷嘴设置在第二引气装置内,第二引气装置与第二引气通道连通,中心副喷嘴通过位于同一轴线的第二通道与副油路连通;
[0012]第一引气装置的筒体上设置有第一引气孔,第一引气装置与喷嘴安装座之间形成第一引气通道,第一引气孔与第一引气通道连通。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心副喷嘴与相邻的第二引气装置的喷射的发射角度相反,环形主喷嘴与相邻的第一引气装置、第二引气装置的喷射的发射角度相反。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心副喷嘴包括圆锥形出口,圆锥形出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发散孔,第二发散孔呈外旋流导线槽结构。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发散孔对于中心轴线围绕环形主喷嘴呈环形地布置,第一发散孔呈外旋流导线槽结构。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二引气装置的端部呈喇叭口设置,该喇叭口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空气发散孔,空气发散孔对于中心轴线围绕第二引气装置呈环形地布置,并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设置。
[00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喷嘴壳体与喷嘴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中燃料经螺旋槽喷出,在相邻内外两组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被打散,由于燃料与相邻高速气流的扩散方向相反,燃料与高速气流相互作用,在气动作用下使燃料破碎雾化,能够快速形成均匀良好的可燃混合气;本专利技术中的结构可用于在释放后在燃烧区内产生涡旋模式,促进空气和燃料供应的混合效果,改善了燃料喷嘴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的喷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5为图2中的扩散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2中的扩散器壳体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图2中的喷嘴安装座的机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的截面示意图,
[0028]图9为图2中的第二引气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图9的截面示意图,
[0030]图11为图2中的第一引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图11的截面示意图,
[0032]图13为图2中的环形主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4为图13中第一发散孔的分布示意图,
[0034]图15为图2中的中心副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6为图15中第二发散孔的分布示意图,
[0036]其中,1、喷嘴壳体,11、主油路,12、副油路,2、扩散器壳体,3、喷嘴安装座,31、第二通道,32、中心副喷嘴安装孔,33、第一通道,34、第二引气通道,35、第二引气孔,36、第一油滤,37、第二油滤,4、第一引气装置,41、第一引气孔,5、环形主喷嘴,51、第一发散孔,6、中心副喷嘴,61、第二发散孔,7、第一引气通道,8、第二引气装置,81、空气发散孔,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理解本专利技术。
[0038]如图1

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令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的发动机的燃油喷嘴,其中燃料可为气态或液态燃料,其包括但不限于燃料油、喷气燃料丙烷、乙烷、氢气、焦炉气、天然气、合成气或其组合;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燃油喷嘴包括如下结构:
[0040]喷嘴壳体1,喷嘴壳体1内设置有主油路11与副油路12,喷嘴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发动机外机匣上的安装孔;
[0041]扩散器壳体2,设置于副油路12的中心轴线上,设置在发动机燃烧室内;
[0042]喷嘴安装座3,设置在喷嘴壳体1与扩散器壳体2之间;喷嘴壳体1与喷嘴安装座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9。
[0043]第一引气装置4,设置在喷嘴安装座3的中心轴线上并套设在喷嘴安装座3端部;
[0044]喷嘴安装座3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与副油路12连通的第二通道31、中心副喷嘴安装孔32,喷嘴安装座3位于第二通道31的外圈设置有主油路11连通的第一通道33,喷嘴安装座3位于第一通道33与第二通道31之间设置有第二引气通道34,喷嘴安装座3的筒体上设置有第二引气孔35,第二引气孔35与第二引气通道34连通;第一引气装置4的筒体上设置有第一引气孔41,第一引气装置4与喷嘴安装座3之间形成第一引气通道7,第一引气孔41与第一引气通道7连通。
[0045]环形主喷嘴5,紧靠喷嘴安装座3紧靠第一引气装置4的一端端面套设,环形主喷嘴5上呈环状分布有第一发散孔51,第一发散孔51与第一通道33连通;环形主喷嘴5的第一发散孔51对于中心轴线围绕环形主喷嘴5呈环形地布置,第一发散孔51相对于中心轴线倾斜设置,第一发散孔51呈外旋流导线槽结构。
[0046]中心副喷嘴6、第二引气装置8,第二引气装置8设置在中心副喷嘴安装孔32处,中心副喷嘴6设置在第二引气装置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壳体(1),喷嘴壳体(1)内设置有主油路(11)与副油路(12);扩散器壳体(2),设置于副油路(12)的中心轴线上;喷嘴安装座(3),设置在喷嘴壳体(1)与扩散器壳体(2)之间;第一引气装置(4),设置在喷嘴安装座(3)的中心轴线上并套设在喷嘴安装座(3)端部;喷嘴安装座(3)的中心轴线上设置有与副油路(12)连通的第二通道(31)、中心副喷嘴安装孔(32),喷嘴安装座(3)位于第二通道(31)的外圈设置有主油路(11)连通的第一通道(33),喷嘴安装座(3)位于第一通道(33)与第二通道(31)之间设置有第二引气通道(34),喷嘴安装座(3)的筒体上设置有第二引气孔(35),所述第二引气孔(35)与第二引气通道(34)连通;环形主喷嘴(5),设置在喷嘴安装座(3)紧靠第一引气装置(4)的一端端面上,所述环形主喷嘴(5)上呈环状分布有第一发散孔(51),所述第一发散孔(51)与第一通道(33)连通;中心副喷嘴(6)、第二引气装置(8),第二引气装置(8)设置在中心副喷嘴安装孔(32)处,中心副喷嘴(6)设置在第二引气装置内,第二引气装置(8)与第二引气通道(34)连通,中心副喷嘴(6)通过位于同一轴线的第二通道(31)与副油路(12)连通;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华周钰莲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钰之晨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