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89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该装置壳体(4)内设置包括专有膜管(301)的纳滤膜组件(3),形成壳程和管程;待处理混合物进入膜管(301)内,小于其管壁孔径的分子透过膜管(301),进入到膜管(301)与壳体(4)间的壳程空间,经壳体(4)的底部出口(7)出口导出装置,膜管(301)内的残留液经管程出口(6)导出装置。基于陶瓷膜纳滤层在内通道的独有特性,特殊的装置结构实现了待处理物料走膜管内孔径,滤出液走壳程,从而针对性实现待处理混合物中某种成分的分离,分离效果好、效率高,处理工艺得到大幅简化,有利于在实际生产处理中推广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分离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待处理混合物的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内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各工业领域蓬勃发展的前提下,工业废水、气液废液等的治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低浓度含醇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曝气法、活性炭吸附、活性污泥、生物降解以及膜分离技术等。其中,活性炭吸附成本高、工艺复杂、效率低,曝气法和生物降解曝气时间长、曝气池和沉淀池占地面积大、二次污染、菌种培养困难等缺点,无法满足批量处理废水的需求。
[0003]膜法分离低浓度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现有的膜分离技术中,无法很好的实现甲醇从废水中的分离,分离工艺复杂,分离成较高。
[0004]为此,需要进一步研制开发一种分离膜装置,能够提高特定物质,如甲醇,从废水中分离效果的装置,简化工艺,降低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所述装置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若干个由膜管组成的纳滤膜组件,能够针对性实现废水中某种成分的分离处理,分离效果好,杂质少、效率高,处理工艺得到大幅简化,工艺成本效降低,有利于在实际生产处理中推广应用。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包括膜管的纳滤膜组件,形成壳程和管程。
[0007]所述膜管内部为滤过性陶瓷芯,陶瓷芯内部均匀设置若干个导管形通道,其孔隙陶瓷芯内部含有滤过性孔,孔径为0.7

2nm。
[0008]待处理混合物进入膜管内,小于其管壁滤过性孔的孔径的分子透过膜管,进入到膜管与壳体间的壳程空间,经壳体的底部出口导出装置,膜管内的残留液经管程出口导出装置。
[0009]所述花板上设置膜管固定位,所述膜管与花板固定位间为密封设置,在花板的固定位孔内部设置阶梯挡位,用于固定密封垫圈和O型圈。
[0010]所述密封堵头为带有外螺纹管形堵头,固定位孔内部与堵头配合处设置内螺纹,密封垫圈和O型圈从膜管的端部进入固定位孔到达阶梯挡位后,将密封堵头旋入固定位孔,其端部挤压密封垫圈和O型圈形成密封。
[0011]本技术提供的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所述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的内部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控制膜内流体流动状态,使管内流体达到湍流状态,消除浓差极化,提高传质效率,并保持良好的均一性。
[0013](2)相比现有的膜处理装置,本技术基于陶瓷膜纳滤层在内通道的独有特性,
特殊的装置结构实现了待处理物料走膜管内孔径,滤出液走壳程,有效降低膜装置的操作压降,并且实用的陶瓷膜机械强度高,分离效果好,便于膜的安装、拆卸、更换、清洗,提高膜装置的抗污堵能力。
[0014](3)通过标准化的膜装置串、并联可定制化的解决工艺所需的膜面积和膜处理能力。
[0015](4)本技术中膜管与花板之间的密封设计,能够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和耐压性,避免了壳程渗透液和管程浓缩液的混合。
[0016](5)由于该新型的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的耐压、耐高温等特性,新型膜装置也可用于反应

膜分离、精馏

膜分离、酸碱环境等多种高温高压和酸碱环境的单元操作过程。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本技术中一种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本技术中一种花板上4个膜管分布图示意图;
[0019]图3示出本技术中另一种花板上19个膜管分布图示意图;
[0020]图4示出本技术中一种花板上19个固定位分布图示意图;
[0021]图5示出本技术中另一种花板上19个固定位分布图示意图;
[0022]图6示出本技术中花板与膜管间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
[0024]1‑
法兰入口;
[0025]2‑
花板;
[0026]3‑
纳滤膜组件;
[0027]4‑
壳体;
[0028]5‑
封头;
[0029]6‑
管程出口;
[0030]7‑
底部出口;
[0031]202

阶梯挡位;
[0032]203

密封堵头;
[0033]204

密封垫圈;
[0034]205

O型圈;
[0035]301

膜管;
[0036]3011

导管形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003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所述装置壳体4内设置包括膜管301的纳滤膜组件3,形成壳程和管程。
[0039]所述膜管301内部为滤过性陶瓷芯,陶瓷芯内部均匀设置若干个导管形通道3011,陶瓷芯内部含有滤过性孔,孔径为0.7

2nm,优选三种规格为0.7、0.9、1.0nm,更优选为0.7、
0.9nm,如0.7nm,从而形成滤过性陶瓷膜,如图2所示。根据所分离物质选择膜管301中滤过性陶瓷膜的孔径。
[0040]待处理混合物进入膜管301内,小于其滤过性孔的孔径的分子透过膜管301,进入到膜管301与壳体4间的壳程空间,经壳体4的底部出口7导出装置,膜管301内的残留液经管程出口6导出装置,实现预定成分的分离及废水的处理。
[0041]所述装置包括法兰入口1、花板2、纳滤膜组件3、壳体4、封头5、管程出口6和底部出口7,具体如图1所示。
[0042]所述纳滤膜组件3中,包括若干个膜管301,固定于花板2上,形成并联。优选包括3

25个膜管301,优选包括4~19个,如4个或19个。所述花板2上设置膜管301固定位。
[004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纳滤膜组件3包括4个膜管301。膜管301固定位均匀分布在花板2上,所述花板2的圆周直径与膜管301外径比为(2.5

4.5):1,优选为(3.0

3.5):1,优选地,所述膜管301外径与导管形通道3011直径比为(2

5):1,优选为(3

4):1。具体如图2所示。优选地,包括4个膜管301的纳滤膜组件3适用于酸碱环境的物料分离。
[004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纳滤膜组件3包括19个膜管301。膜管301固定位均匀分布在花板2上,所述花板2的圆周直径与膜管301外径比为(6.0

8.5):1,优选为(7.0

7.5):1,优选地,所述膜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陶瓷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4)内设置包括膜管(301)的纳滤膜组件(3),形成壳程和管程;所述膜管(301)内部为滤过性陶瓷芯,陶瓷芯内部均匀设置若干个导管形通道(3011),陶瓷芯内部含有滤过性孔,孔径为0.7

2nm;待处理混合物进入膜管(301)内,小于其滤过性孔的孔径的分子透过膜管(301),进入到膜管(301)与壳体(4)间的壳程空间,经壳体(4)的底部出口(7)导出装置,膜管(301)内的残留液经管程出口(6)导出装置;所述纳滤膜组件(3)中,包括若干个膜管(301),固定于花板(2)上,形成并联;所述花板(2)上设置膜管(301)固定位,所述膜管(301)与花板(2)固定位间为密封设置,在花板(2)的固定位孔内部设置阶梯挡位(202),用于固定密封垫圈(204)和O型圈(205),密封堵头(203)为带有外螺纹管形堵头,固定位孔内部与密封堵头(203)配合处设置内螺纹,密封垫圈(204)和O型圈(205)从膜管(301)的端部进入固定位孔到达阶梯挡位(202)后,将密封堵头(203)旋入固定位孔,其端部挤压密封垫圈(204)和O型圈(205)形成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挡位(202)的内径大于膜管(301)的外径,小于密封堵头(203)处固定位孔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使膜管(301)插入到固定位孔,密封垫圈(204)和O型圈(205)沿膜管(301)的端部进入固定位孔到达阶梯挡位(202),安装时,依次放置O型圈(205)、密封垫圈(204)、O型圈(2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组件(3)中,包括3

25个膜管(3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组件(3)包括4个膜管(301),膜管(301)固定位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振鲁吴爽邵德赞王国龙董海波刘诗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明德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