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感知管索组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巷道锚索
,尤其涉及一种自感知管索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大规模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之前,煤炭在消纳新能源方面的调峰作用不可替代,巷道是井工煤矿开采的必要通道,巷道工程规模巨大。畅通、稳定的巷道是煤矿安全生产、高效开采的基本保障。因此,巷道支护理论与技术是煤矿岩层控制研究的核心内容。
[0003]普通锚杆(索)实际受力常常远低于杆体强度,锚杆使用密度很大,支护效果很不理想,同时不能有效控制顶板离层。普通锚杆(索)支护对锚固煤岩体只提供径向作用力,不提供切向作用力,当巷道顶板为松软破碎岩层或煤层,且巷道断面比较大时,由于巷道塑性半径和破裂区半径较大,锚杆(索)的锚固力得不到保证,锚固煤岩体容易发生切向位移而难以形成稳定结构,而现有的普通锚杆(索)无法时刻对锚杆(索)的受力进行监测,从而锚杆(索)失去支护效果而发生顶板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感知管索组合结构。r/>[000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感知管索组合结构,包括自感知锚索本体(1)和安装自感知锚索本体(1)的围岩(2),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岩(2)的外表面贯穿滑动连接有C型钢管(3),所述自感知锚索本体(1)贯穿C型钢管(3)并与围岩(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C型钢管(3)的外表面依次套设有托盘(4)和锁具(5),且所述托盘(4)与C型钢管(3)固定连接,所述托盘(4)通过锁具(5)固定安装在围岩(2)的外表面;所述自感知锚索本体(1)包括六个外丝(11)和一个中心丝(12),六个所述外丝(11)扭绞缠绕在中心丝(12)的外表面,所述中心丝(12)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内部固定嵌入有光纤光栅传感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感知管索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岩(2)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单仁亮,邱海强,刘赞,孟凡卓,于齐众杰,张佳璐,周楷文,
申请(专利权)人:李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