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64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其包括:吊杆、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吸音板和减震垫,所述第一龙骨水平设置在吊杆底部,所述第二龙骨水平设置在第一龙骨的下方,所述减震垫设置在第二龙骨的下方,所述吸音板设置在减震垫的下方,所述吸音板底面内凹设置有数个沿第二龙骨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贯穿减震垫并延伸至第二龙骨中的沉头螺丝,所述第二龙骨中设置有与沉头螺丝一一对应的螺母,所述螺母底部设置有减震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确保了吸音效果,提升了减震性能。提升了减震性能。提升了减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吊顶
,尤其涉及一种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美化室内环境以及遮蔽室内顶部裸露的线路或者管路,通常可以在室内顶部安装吊顶。
[0003]室内吊顶通常包括龙骨架及安装在龙骨架底部的板材,并通过螺丝进行板材在龙骨架底部的固定,最后利用涂料进行板材底面的覆盖。为了提升吸音效果,吊顶时可以采用吸音板,但是螺丝安装时需要在吸音板上打孔,破坏了吸音效果,减震效果差。此外,螺丝与龙骨架硬性接触,还会传递音波及震动,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确保吸音效果,提升减震性能。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包括:吊杆、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吸音板和减震垫,所述第一龙骨水平设置在吊杆底部,所述第二龙骨水平设置在第一龙骨的下方,所述减震垫设置在第二龙骨的下方,所述吸音板设置在减震垫的下方,所述吸音板底面内凹设置有数个沿第二龙骨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贯穿减震垫并延伸至第二龙骨中的沉头螺丝,所述第二龙骨中设置有与沉头螺丝一一对应的螺母,所述螺母底部设置有减震垫圈。
[0007]其中,所述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十字交叉。
[0008]其中,所述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采用螺栓相连接。
[0009]其中,所述安装孔采用与沉头螺丝头部配合的锥形孔。
[0010]其中,所述减震垫采用弹性橡胶垫或者发泡聚氨酯垫,所述减震垫圈采用橡胶减震垫圈。
[0011]其中,所述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分别采用C形槽钢。
[0012]其中,所述第二龙骨的底板上设置有与沉头螺丝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沉头螺丝的直径。
[0013]其中,所述减震垫圈顶面设置有与螺母底面对应的第一环形粘结件。
[0014]其中,所述减震垫圈底面设置有与第一环形粘结件对应的第二环形粘结件。
[0015]其中,所述第一环形粘结件和第二环形粘结件分别采用环片状的双面胶。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通过沉头螺丝头部与安装孔内壁的配合,减少了缝隙问题,确保了吸音效果,利用减震垫减少第二龙骨与吸音板之间震动的传递,并利用减震垫圈避免沉头螺丝及螺母与第二龙骨的直接接触,进一步提升吸音和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图1至图2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如图1所示的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包括:吊杆4、第一龙骨1、第二龙骨2、吸音板5和减震垫7,所述第一龙骨1水平设置在吊杆4底部,采用焊接或者螺纹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实现第一龙骨1的悬置。
[0021]将所述第二龙骨2水平设置在第一龙骨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龙骨1与第二龙骨2十字交叉,组成框架结构。所述第一龙骨1与第二龙骨2采用螺栓3相连接,结构稳定。此外,所述第一龙骨1和第二龙骨2分别采用C形槽钢,结构强度高,组装操作便利。
[0022]将所述减震垫7设置在第二龙骨2的下方,所述吸音板5设置在减震垫7的下方,减震垫7可以采用与第二龙骨2底面对应的条形结构,降低成本。通过吸音板5提升吊顶的吸音效果,利用减震垫7减少第二龙骨2与吸音板5之间震动的传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7采用弹性橡胶垫或者发泡聚氨酯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吸收震动,减少震动的传递。
[0023]如图2所示,所述吸音板5底面内凹设置有数个沿第二龙骨2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中设置有贯穿减震垫7并延伸至第二龙骨2中的沉头螺丝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3采用与沉头螺丝8头部配合的锥形孔,既能进行沉头螺丝8的隐藏,确保吸音板5底面的平整性,又能通过沉头螺丝8头部与安装孔13内壁的配合,减少了安装孔13带来的缝隙问题,确保了吸音效果。
[0024]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龙骨2中设置有与沉头螺丝8一一对应的螺母6,组装便利。所述螺母6底部设置有减震垫圈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圈11采用橡胶减震垫圈,利用减震垫圈11避免沉头螺丝8及螺母6与第二龙骨2的直接接触,进一步提升吸音和减震的效果。
[00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龙骨2的底板上设置有与沉头螺丝8一一对应的通孔12,组装便利,而且所述通孔12的直径大于沉头螺丝8的直径,避免了沉头螺丝8与第二龙骨2的接触,从而减少音波及震动的传递。
[0026]为了提升组装便利,需要进行螺母6位置的预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圈11顶面设置有与螺母6底面对应的第一环形粘结件10,进行减震垫圈11与螺母6的粘结。所述减震垫圈11底面设置有与第一环形粘结件10对应的第二环形粘结件9,进行减震垫圈11与第二龙骨2底板上表面的粘结,从而实现螺母6位置的预固定,方便沉头螺丝8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粘结件10和第二环形粘结件9分别采用环片状的双面胶,成本低,施工比较便利。
[0027]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第一龙骨、第二龙骨、吸音板和减震垫,所述第一龙骨水平设置在吊杆底部,所述第二龙骨水平设置在第一龙骨的下方,所述减震垫设置在第二龙骨的下方,所述吸音板设置在减震垫的下方,所述吸音板底面内凹设置有数个沿第二龙骨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贯穿减震垫并延伸至第二龙骨中的沉头螺丝,所述第二龙骨中设置有与沉头螺丝一一对应的螺母,所述螺母底部设置有减震垫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十字交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骨与第二龙骨采用螺栓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减震的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采用与沉头螺丝头部配合的锥形孔。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宾周云峰周云龙王兆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领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