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85061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属于纳米碳酸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氯化胆碱和柠檬酸钙混合,在一定温度下轻轻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液体;将上述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并不断搅拌,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得到碳酸钙沉积物;对碳酸钙沉积物进行过滤,再经洗涤、干燥,得到纳米碳酸钙;过滤所得滤液重复步骤S2和S3,得到回收的纳米碳酸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可持续性、简单性、回收性和经济性的优势,可以为大规模捕获大气CO2并将其转化为高价值纳米材料(如方解石纳米颗粒)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这有助于该方法的经济可行性。这有助于该方法的经济可行性。这有助于该方法的经济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碳酸钙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碳酸钙是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超细化固体材料。由于其无刺激性、无毒、白度高、色泽好,粒径较小,大约是普通轻质钙粒子的十分之一,因此纳米碳酸钙具有普通碳酸钙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其独特的纳米材料性质使得纳米碳酸钙在磁性、光热阻、催化性、熔点等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无机材料。于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合成纳米碳酸钙迫在眉睫。如:碳化法、复分解法、夹套反应釜法、乳液法合成等合成方法。
[0003]目前主要的合成方法是化学法,化学法中最常用的还是碳化法。碳化法原料来源广泛且廉价,可在较低温度和水相环境中反应,设备简单。复分解法可以制取纯度高、白度好的优良产品,但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用水洗涤吸附在碳酸钙颗粒上氯离子,同时反应速度极快,工艺上难以控制。因此制取成本较高,目前很少使用。乳液法制备的产品粒径细小且均匀,质量性能都较为良好。但是需要采用大量乳化剂,因此分离提纯是该技术规模化的难点所在。夹套反应釜法的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
[0004]不同的制备方法与工艺决定了碳酸钙的晶型、粒径、形貌,使其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因此在工业上探究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优化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可持续性、简单性、回收性和经济性的优势,可以大规模捕获大气CO2并将其转化为高价值纳米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将氯化胆碱和柠檬酸钙混合,在一定温度下轻轻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液体,所得到的共晶混合物被命名为钙碱;
[0009]S2、将步骤S1所述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并不断搅拌,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逐渐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钙沉积物;
[0010]S3、将步骤S2所述碳酸钙沉积物进行过滤,再经洗涤、干燥,得到纳米碳酸钙;过滤所得滤液重复步骤S2和S3,得到回收的纳米碳酸钙。
[0011]进一步地,步骤S1所述氯化胆碱和柠檬酸钙的摩尔比为1:1~1:3。
[0012]进一步地,步骤S1所述温度为60~80℃。
[0013]进一步地,步骤S2所述搅拌采用磁力搅拌机进行,搅拌的转速为300~500rpm。
[0014]进一步地,步骤S2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60℃,反应的时间为6~8h。
[0015]进一步地,步骤S3所述洗涤是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70℃,时间为10~14h。
[0016]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纳米碳酸钙。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氯化胆碱和柠檬酸钙合成制备新型类离子液体,该液体捕获有害CO2排放并将其转化为高价值的CaCO3纳米材料。共晶混合物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一体化系统,作为二氧化碳的捕集器/吸附剂,溶剂溶解CO2,以及将溶解的CO2转化为平粒径为31nm的纯方解石纳米颗粒的试剂。由于可持续性、简单性、回收性和经济性的突出特点,开发的方法可以为大规模捕获大气CO2并将其转化为高价值纳米材料(如方解石纳米颗粒)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充分体现了其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2从方解石中获得的纳米碳酸钙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S1、将氯化胆碱和柠檬酸钙按摩尔比1:1混合,分别称取6.9815g氯化胆碱和24.92165g柠檬酸钙,将其混合在一起,加热到60℃轻轻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液体,所得到的共晶混合物被命名为钙碱。
[0023]S2、将步骤S1中的液体暴露在空气中,采用磁力搅拌机不断搅拌,转速为300rpm,在40℃下反应6h,逐渐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形成碳酸钙沉积物。
[0024]S3、将步骤S2所述碳酸钙沉积物进行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最后在5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0h后得到的纳米碳酸钙,记为A1。滤液则重复使用,重复S2、S3步骤,得到回收的纳米碳酸钙,记为A2。
[0025]S4、制备的纳米碳酸钙的晶体尺寸使用Debye

Scherrer方程估算:
[0026][0027]其中,Dc是微晶尺寸,λ是Cu

Kα辐射的波长(λ=0.154nm),θ是布拉格衍射角,β是(104)衍射平面的半峰全宽(FWHM)(2θ=29.2,相对强度为100%)。据此,计算了从方解石中新鲜和回收的获得的纳米碳酸钙的平均微晶尺寸。
[0028]实施例2
[0029]S1、将氯化胆碱和柠檬酸钙按摩尔比1:2混合在一起,分别称取6.9815g氯化胆碱和49.8433g柠檬酸钙,将其混合在一起,加热到70℃轻轻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液体,所得到的共晶混合物被命名为钙碱。
[0030]S2、将步骤S1中的液体暴露在空气中,采用磁力搅拌机不断搅拌,转速为400rpm,在50℃下反应6h,逐渐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形成碳酸钙沉积物。
[0031]S3、将步骤S2所述碳酸钙沉积物进行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最后在60℃的真
空烘箱中干燥12h后得到的纳米碳酸钙,记为B1。滤液则重复使用,重复S2、S3步骤,得到回收的纳米碳酸钙,记为B2。采用实施例1的S4中的所述方法计算纳米碳酸钙的晶体尺寸,记录在表1中。
[0032]实施例3
[0033]S1、将氯化胆碱和柠檬酸钙按摩尔比1:3混合在一起,分别称取6.9815g氯化胆碱和74.76495g柠檬酸钙,将其混合在一起,加热到80℃轻轻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液体,所得到的共晶混合物被命名为钙碱。
[0034]S2、将步骤S1中的液体暴露在空气中,采用磁力搅拌机不断搅拌,转速为500rpm,在60℃下反应6h,逐渐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形成碳酸钙沉积物。
[0035]S3、将步骤S2所述碳酸钙沉积物进行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最后在7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4h后得到的纳米碳酸钙,记为C1。滤液则重复使用,重复S2、S3步骤,得到回收的纳米碳酸钙,记为C2。用实施例1的S4中的所述方法计算纳米碳酸钙的晶体尺寸,记录在表1中。
[0036]对比例1
[0037]S1、将氯化胆碱和柠檬酸钙按摩尔比3:1混合在一起,分别称取20.9445g氯化胆碱和24.92165g柠檬酸钙,将其混合在一起,加热到80℃轻轻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液体,所得到的共晶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氯化胆碱和柠檬酸钙混合,在一定温度下轻轻搅拌,直到得到均匀的液体;S2、将步骤S1所述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并不断搅拌,在一定温度下反应,得到碳酸钙沉积物;S3、将步骤S2所述碳酸钙沉积物进行过滤,再经洗涤、干燥,得到纳米碳酸钙;过滤所得滤液重复步骤S2和S3,得到回收的纳米碳酸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氯化胆碱和柠檬酸钙的摩尔比为1:1~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杰郭翼飞严凯伦金顶峰柴文祥金红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