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052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包括通过正极材料印刷形成的正极;通过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印刷形成的负极;具有多孔结构的隔膜,覆盖于整个所述正极上且位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该负极通过采用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印刷而成,则该电池在封装后无需再添加电解液,简化了制备工艺。简化了制备工艺。简化了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尤其是印刷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器件,尤其是在柔性设备上以及一些对形状有特殊要求的器件上,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各种传感器如温度湿度传感器、位置追踪器等器件需求出现,对印刷电池,需求更加迫切且多样化。
[0003]当前的电池组装时一般在正极和负极封装后需要添加电解液,电解液的添加通常都是滴加或者直接注入,电解液的添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序参数,制作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电池,包括:
[0006]通过正极材料印刷形成的正极;
[0007]通过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印刷形成的负极;
[0008]具有多孔结构的隔膜,覆盖于整个所述正极上且位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基材;
[0010]所述第一基材上印刷有第一集流体;所述正极材料印刷于所述第一集流体上形成所述正极。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材上印刷有与所述第一集流体独立设置且共面设置的第二集流体;
[0012]所述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印刷于所述第二集流体上形成所述负极。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集流体和所述隔膜之间设置有可破开的隔断层,所述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在所述隔断层破开时覆盖于所述隔膜和所述第二集流体上。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印刷于所述隔膜与所述正极相背设置的一侧以形成所述负极;
[0015]和/或,所述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的粘度为1500

5000mPas。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基材,所述第二基材与所述第一基材相对设置,所述正极、所述隔膜以及所述负极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材和所述第二基材之间。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材与所述第一基材相对设置的一面印刷有第二集流体。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集流体与所述负极材料相背设置的一侧的导电层。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部分设置于所述正极上,用于粘贴所述隔膜;
[0020]和/或,所述第一基材与所述第二基材之间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注入且可封闭的注入口。
[0021]本专利技术还构造一种电池制备方法,以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池,包括以下步骤:
[0022]制备正极材料并通过印刷制成正极;
[0023]在所述正极上放置隔膜,所述隔膜覆盖于所述正极上;
[0024]制备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并通过印刷制成负极;
[0025]将放置有所述隔膜的所述正极、以及负极封装形成电池。
[0026]实施本专利技术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负极通过采用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印刷而成,则该电池在封装后无需再添加电解液,可简化制备工艺,另外还可避免电解液污染电池中的粘接剂,避免影响封装效果,比如可避免电池出现漏液以及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出现破裂情况。
附图说明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所示电池的内层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0]图3是图1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图1所示电池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图1所示电池与现有电池的电压对比示意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7是图6所示电池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8是图6所示电池的离型纸拆除的状态示意图;
[0036]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是图9所示电池与现有电池的容量对比示意图;
[0038]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中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0]图13是图12所示电池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中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2]图15是图14所示电池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3]附图标号说明:10a、第一基材;20、正极;21、第一集流体;22、正极材料;30、隔膜;40、粘接层;51、第二集流体;52、负极材料;60、导电层;70、正极极耳;80、负极极耳;100、隔断层;10b、第二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5]图1及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电池的第一实施例,该电池可用于给一些电子器件供电。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池可以为印刷电池,具体地,该电池可以为锌锰印刷电池。该电池可以为独立于电子器件的电池,也可以直接印刷于电子器件上。该电池具有封装简便、封装
效果好、不易漏液、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0046]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池包括第一基材10a、第二基材10b、正极20、负极50、隔膜30。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基材10a可供正极20印刷于其上。该负极50可与正极20封装,实现正常放电。该隔膜30覆盖于整个正极20上,且可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该隔膜30可用于分离正极20以及负极50。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可呈三明治结构,该负极50全部设置于隔膜30之上。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池不限于三明治结构。该电池可以为共面结构。该第二基材10b可与第一基材10a相对设置,并可通过粘贴固定,从而实现电池封装。该正极20、隔膜30以及负极50可依次设置于该第一基材10a和第二基材10b之间。
[0047]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基材10a和/或第二基材10b为薄膜材料,其可以但不限于PET,PVC,PE,PC,PA薄膜。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基材10a的厚度可以介于0.02mm至0.2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基材10a和/或第二基材10b可以为方形,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材10a不限于为方形,可以为任意形状,比如圆形、三角形或者不规则形状。
[004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材10a上印刷第一集流体21,第一集流体21的形状可与第一基材10a的形状相当,且尺寸小于第一基材10a的尺寸,比如长度、宽度分别小于第一基材10a的长度和宽度,也即该第一基材10a的边缘与第一集流体21的边缘之间留设有设定的间距。该第一集流体21为碳集流体,其印刷的形状不限于与第一基材10a的形状相当。在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正极材料(22)印刷形成的正极(20);通过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52)印刷形成的负极(50);具有多孔结构的隔膜(30),覆盖于整个所述正极(20)上且位于所述正极(20)和所述负极(5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基材(10a);所述第一基材(10a)上印刷有第一集流体(21);所述正极材料(22)印刷于所述第一集流体(21)上形成所述正极(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10a)上印刷有与所述第一集流体(21)独立设置且共面设置的第二集流体(51);所述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52)印刷于所述第二集流体(51)上形成所述负极(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体(51)和所述隔膜(30)之间设置有可破开的隔断层(100),所述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52)在所述隔断层(100)破开时覆盖于所述隔膜(30)和所述第二集流体(5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52)印刷于所述隔膜(30)与所述正极(20)相背设置的一侧以形成所述负极(50);和/或,所述含有电解液的负极材料(52)的粘度为1500

5000mPa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富林聂赞相普里帖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源柔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