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环境感知的耦合电网-交通网能流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048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用户环境感知的耦合电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用户环境感知的耦合电网

交通网能流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环境感知的耦合电网

交通网能流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智慧城市”的规模急剧扩张以及环境排放污染的日益严重,在电动汽车渗透量提升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共同推动下,智能电网和智慧交通网的高效低碳运营成为了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重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是能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交通系统又是能源系统的重要负荷,在交通电气化的必然发展趋势下,电网

交通网之间的耦合联系愈发加深。电网侧,电动汽车在不同时间、地点接入的充电负荷需求以及充电价格的差异会改变电动汽车用户的行驶和充电行为;交通网侧,道路的拥堵情况、车流量的限制等则会反过来影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需求接入电网的时间与空间。因此,孤立地针对单一网络进行能流优化,忽略电动汽车用户的路径选择和充电决策对于两网的耦合影响,势必难以保证耦合电网

交通网整体的运营效益最大化。
>[0003]由于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用户环境感知的耦合电网

交通网能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元离散选择模型,对用户环境感知意识影响下的路径决策行为进行概率化表征,建立环境感知型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准则,建立基于用户环境感知意识的耦合电网

交通网能流优化模型,实现环境感知型能流均衡优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环境感知:充电站集群整合本地可再生能源后,用户路径决策前对充电站本地产能情况进行环境感知;意识决策:考虑用户环境感知意识的差异,将用户环境感知意识与其路径决策行为进行概率化模型表征,以指导用户路径与充电站选择;均衡准则构建:根据用户环境感知意识与路径决策行为的表征模型,建立环境感知型能流均衡分配准则;交通流

功率潮流优化:在所构建的环境感知型能流均衡分配准则指导下,获取配电网中充电负荷接入位置和交通网中路段及充电站车流量,由配电网运营商执行功率潮流优化,交通网运营商执行交通流调度;耦合电网

交通网协同:以充电站为耦合枢纽,利用充电站车流量与充电价格在耦合网络之间的交互影响,根据所构建的基于用户环境感知意识的耦合电网

交通网能流优化模型,协同网络的能流调度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环境感知的耦合电网

交通网能流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环境感知意识与路径决策行为的概率化表征具体如下:提出多元离散选择模型表征电动汽车用户行驶过程中满意度效用函数与环境感知因子之间的内在关联,表述如下:其中,表示电动汽车用户在交通网中路径r上的行驶满意度,行驶满意度值越大相对应的路径则是用户进行路径决策时概率更高的选择;r表示路网交通需求起始点和终点所构成的O

D对w中的任意行驶路径,由多条路段构成;R
w
表示O

D对w中所有路径的集合;Ω(rs)表示整个交通网中的所有O

D对的集合;θ为满意度效用函数中的环境感知系数,取值在0到1之间,当环境感知系数越大时,表明用户进行路径决策时受环境感知意识的影响越大,更倾向于选择环境友好性更高的行驶路径和充电站;Cost
PV

aban
表示环境影响因子,设定电动汽车用户对于光伏充电站所整合的本地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感知作为环境影响因子,以本地产能的丢弃惩罚成本作为量化指标进行描述;Cost
rw
表示交通网中路径的行驶成本;表示和相应路径r相关联的随机感知误差,其为独立同分布且期望为零;环境感知因子Cost
PV

aban
与路径行驶成本Cost
rw
分别表述如下:分别表述如下:其中,x
a
表示交通网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知奥韩英华赵强汪晋宽李雨纯李梅梅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