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中继间拆除后密封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顶管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顶管中继间拆除后密封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中继间在长距离顶管中用于分段顶进而设在管段中间的封闭的环形小室,一般用钢材制作,沿管环设置千斤顶,该法之最大优点,能缩短硕节长度,从而减少千斤顶和后背的数量。中继间是长距离和超长距离顶管施工的关键,是分段克服摩阻力的一种施工技术,通过将管道分成数段,分段向前顶进,使主千斤顶的顶力分散,解决长距离顶管的顶力问题。中继间在顶管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拆除。
[0004]在长距离、大口径钢管顶管工程中,中继间拆除处是管道的薄弱环节,在管道运行期间最容易发生漏水问题。现有专利技术都是针对中继间的研制和加固,而对于中继间拆除后的密封性问题鲜有涉及。
[0005]专利CN205956551 U公开了一种顶管中继间拆除后的密封加固组件,该专利针对的是混凝土顶管,中继间伸缩区为凹槽结构,采用橡胶密封圈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中继间拆除后密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拆除中继间油缸,并保留前内封板和橡胶圈,其中,前内封板固定在后位管前端并伸入前位管内,橡胶圈设置在前内层板和中继间前位管之间;将前内封板伸入前位管的端部与前位管内管面焊接;将后位管内的加劲环内表面加工至与后位管内管面平齐;将后内封板一端与前内层板及后位管内加劲环残留的部分焊接固定,将后内层板的另一端与后位管焊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中继间拆除后密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内封板的厚度与前内封板的厚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中继间拆除后密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前内封板与前位管之间的焊缝焊脚高度为18mm
‑
22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中继间拆除后密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后内封板与后位管之间的焊缝焊脚高度为18mm
‑
22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中继间拆除后密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内封板有多块卷制钢板沿环向拼接构成。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慧霞,佟英,孙磊,董文超,孙玉强,郑岩,孙建华,范磊,张松涛,刘君,王洪明,贾大奎,舒奕然,武文行,张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