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小华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多函数曲线排尿图对排尿功能的测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0254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函数曲线排尿图对排尿功能评估方法,涉及排尿尿动力学测定技术领域,通过普通尿流率仪以及CEMD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函数曲线排尿图对排尿功能的测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排尿尿动力学测定
,具体涉及多函数曲线排尿图对排尿功能检测、评估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函数曲线排尿图对排尿功能的测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随之增大,许多人常因工作之故久坐、憋尿或者熬夜发病明显,公众泌尿系统健康问题非常严峻。随着人口老龄化,排尿功能障碍疾病增加,来医院诊治的患者增多。首先行排尿功能的检查,了解排尿是否通畅,是否存在排尿梗阻,是否排尿无力以及尿线变细。广大患者均需望有一种非侵入性、精准多参数数字化排尿尿动检测,可正确评估下尿路排尿功能状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以便是否需要治疗。
[0003]现代医学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梗阻以及存在尿路梗阻的程度,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尿流率检测。尿流率是指每秒排尿量,即单位时间内自尿道外口排出体外的尿量,单位以毫升/秒(ml/s)表示。排尿过程中,尿流率并非固定数值,而是瞬时变化的,尿流率与时间点的关系形成尿流曲线,表示动态尿流率,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获取尿流率Q与尿流速v,带入计算换算得到尿线F值、排尿流阻R、排尿功率Nves以及排尿压动量Eves、No,通过多参数非侵入数字化排尿尿动测评排尿功能。2.一种基于多函数曲线排尿图对排尿功能的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Q—v测定,获取患者排尿时尿流率Q和尿流速v,依据F=20
·
(k
·
Q
·
π/v)
0.5
,获得尿线F值,其中k=Q/30为滑动校正系数;排尿的尿线F值粗细反映患者排尿时通畅或排尿梗阻程度;S2,将步骤S1所得的尿线F值,代入Rmin=[1+(1.2/Q)]
·
258π3L/[(5000
·
Q/F)
0.25
·
F5]中,得到最小排尿流阻Rmin,在最大尿流率Qmax时的最小排尿流阻Rmin大小值,反映患者的排尿梗阻或排尿通畅程度;S3,将上述步骤S2所得的最小排尿流阻Rmin与测定获取的尿流率Q,根据排尿消耗压Pdif=Rmin
·
Q2,从而获得排尿消耗压Pdif;S4,从Q—v相对应匹配Po列表中获取尿道出口压Po值,在最大尿流率Qmax时,依据膀胱压Pves=Pdif+Po,从而计算获取Pves;S5,使用N=P
·
Q,计算分别得出排尿功率Nves:Pves
·
Q以及排尿出口功率No=Po
·
Q;其中Nves表达排尿的总功率,评测患者是正常或増強或减弱,反映排尿在最大尿流率Qmax时的总功率;No表达排尿的尿线在尿道出口或者尿道外口的功率No大小量,用于评测患者是正常或増強或减弱,尿线射程远近由No确定;S6,根据排尿压动量Eves=Pves
·
v,计算排尿压动量Eves,Eves表达排尿的总压动量,用于评测患者是正常或増強或减弱,反映排尿在Qmax时总的排尿压动量Eves;S7,根据上述在Qmax时的多参数数字化运算公式,分别应用多参数绘制出:

Q—P—F—R—N多函数曲线排尿图;

v—P—F—R—E多函数曲线排尿图;

v—R—F多函数曲线排尿图;

Q—v—F多函数曲线排尿图;上述四种多参数多函数曲线排尿图,能直观数字化的标明各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这四种多参数多函数曲线排尿图上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参数交汇点,在排尿图上获得其它相应参数值的大小,从而评测验证各参数值的运算以及验证排尿尿动报告的各参数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函数曲线排尿图对排尿功能的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尿流速v

=k
·
v

,(k=Q/30,Q≤30,其余Q=30~60,k=1);由于排尿的Q在5~29ml/s时,受空气的阻力作用下,v

≠v

。Q越小,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杨小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