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UWB、IMU的井下胶轮车融合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016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融合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UWB、IMU的井下胶轮车融合定位方法,包括:S100,设置车载定位处理装置;S200,部署UWB基站;S300,UWB标签发出测距信号;车载计算机读取各UWB基站反馈的距离计算结果,并对各UWB基站进行排序;S400,将惯性数据存储在双端队列中;S500,根据排序结果,筛选两个UWB基站为参考基站,进行UWB一维定位解算,输出UWB标签的UWB定位解算结果;S600,根据双端队列中的惯性数据,采用机械编排算法进行IMU一维定位解算,并生成IMU机械编排解算结果;S700,对UWB定位解算结果和IMU机械编排解算结果进行融合,并生成融合定位结果。采用本方案,提升了定位实时性,实现了隧道内行驶状态下胶轮车的精确定位。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UWB、IMU的井下胶轮车融合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融合定位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UWB、IMU的井下胶轮车融合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矿运输是井下煤矿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无轨胶轮车因其自动驾驶、自由灵活等优点成为了一种新兴井下运输方式,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及应用。同时,保证无轨胶轮车的安全、稳定、高效、智能运行与调度等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井下环境无轨胶轮车的实时精确定位则是其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
[0003]近年来,UWB技术因其具有系统实现简单、多径分辨能力强、定位精确度高等优点,在各种室内环境定位中得到广泛应用。IMU定位系统集成了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等传感器,具有完全自主导航、数据更新速率高、短期定位精度高,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优点。如何将两种定位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提高隧道胶轮车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井下隧道作为一种特殊的室内环境,环境状况与普通建筑物室内环境有较大不同。普通室内定位一般采用二维或三维定位,被定位的物体多为平面或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UWB、IMU的井下胶轮车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胶轮车上设置车载定位处理装置,所述车载定位处理装置包括UWB标签、IMU器件、车载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UWB标签的天线设置在胶轮车顶部;S200,部署UWB基站,所述UWB基站包括UWB起点基站和UWB中间基站;在隧道口部署UWB起点基站,以UWB起点基站为基准,在隧道中部署若干个UWB中间基站;获取各UWB中间基站相对于UWB起点基站的一维位置数据,并存储至车载数据库;S300,UWB标签发出测距信号;各UWB基站接收到测距信号后,采用双边测距法计算与UWB标签的距离,并反馈距离计算结果至UWB标签;车载计算机读取各UWB基站反馈的距离计算结果,并根据UWB标签与各UWB基站的距离,对各UWB基站进行排序,将排序结果存储至车载数据库;S400,车载计算机读取IMU器件输出的惯性数据,并将所述惯性数据存储在双端队列中;S500,根据排序结果,筛选两个UWB基站为参考基站,进行UWB一维定位解算,并将生成的UWB位置解算结果经卡尔曼滤波,输出UWB标签的UWB定位解算结果;S600,以UWB定位解算结果为IMU初始位置,根据双端队列中的惯性数据,采用机械编排算法进行IMU一维定位解算,并生成IMU机械编排解算结果;S700,采用卡尔曼滤波器通过松组合的方式,对UWB定位解算结果和IMU机械编排解算结果进行融合,并生成融合定位结果;S800,显示融合定位结果,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至云服务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WB、IMU的井下胶轮车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WB基站均部署在隧道的顶部中线上;S200包括:S201,在隧道口部署UWB起点基站;S202,测量隧道内UWB基站与UWB标签的有效测距距离,并根据有效测距距离生成基站间距;所述基站间距小于有效测距距离;S203,根据基站间距,在隧道中部署若干个UWB中间基站;S204,建立二维参考坐标系;以隧道口为参考原点,获取隧道延伸方向,以隧道延伸方向为x轴正方向,隧道口为x轴起点;获取UWB标签的水平高度,以竖直向上方向为y轴正方向,UWB标签的水平高度为y轴起点;S205,根据二维参考坐标系,获取各UWB中间基站相对于UWB起点基站的一维位置数据,并存储至车载数据库。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基于UWB、IMU的井下胶轮车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S300中,UWB标签每隔一预设时间发出测距信号,车载计算机生成一相应的排序结果;根据排序结果,筛选两个UWB基站为参考基站,包括:S1,分析排序结果中UWB基站的数量是否小于三个,若是,则执行S2,若否,则执行S3;S2,若排序结果中UWB基站的数量为两个,则将排序结果中的两个UWB基站分别作为第一参考基站和第二参考基站;S3,将排序结果中,与UWB标签的距离最近的一个UWB基站作为第一参考基站,并将剩余UWB基站中,与UWB标签距离最近的两个UWB基站作为备选基站;
S4,判断两备选基站与UWB标签的距离是否相等,若是,则执行S5,若否,则将与UWB标签距离更近的UWB基站作为第二参考基站;S5,分析第一参考基站与UWB标签的距离是否小于距离阈值,若是,则执行S6,若否,则将与UWB标签距离更近的UWB基站作为第二参考基站;S6,获取车载计算机生成的上一个排序结果;分析上一个排序结果与当前的排序结果中,与UWB标签距离最近的三个UWB基站之间的排序是否相同,若是,则将与UWB标签距离更近的UWB基站作为第二参考基站,若否,则将与UWB标签距离更远的UWB基站作为第二参考基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WB、IMU的井下胶轮车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S400包括:S401,车载计算机初始化UART,并生成指定端口号和数据传输波特率;S402,读取UART数据,并建立长度为200的双端队列;S403,读取IMU器件输出的惯性数据,并将所述惯性数据存储在双端队列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UWB、IMU的井下胶轮车融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S500包括:S501,获取隧道的坡度,分析隧道的坡度是否为0,并生成坡度分析结果;S502,以两个参考基站为圆心,两参考基站与UWB标签的距离为半径,分别绘制两个圆;分析两个圆是否相交,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文邓平华锋刘香渝周继华赵涛陈柯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