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人IL-36R和/或人IL-1R3的多种抗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01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8
本申请提供了抗人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人IL

36R和/或人IL

1R3的多种抗体及其用途
专利

[0001]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基因工程和抗体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抗人IL

36R和人IL

1R3的双特异性抗体、结合人IL

36R的单克隆抗体、结合人IL

1R3的单克隆抗体及它们的用途。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白细胞介素36(IL

36)主要在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中表达,包含3种促炎细胞因子IL

36α(IL

1F6)、IL

36β(IL

1F8)和IL

36γ(IL1F9)以及两种抑炎细胞因子IL

36Ra(IL

1F5)和IL

38(IL

1F10)1‑2。IL

36促炎因子(IL

36α、IL

36β和IL

36γ)首先结合细胞表面第一受体IL

36R(IL

1Rrp2),进而招募第二受体IL

1R3(IL

1RAcP),形成三元复合物后通过细胞内TIR结构域激活下游NF

κB和MAPK信号3。IL

36抑炎因子(IL

36Ra和IL

38)通过结合IL

36R阻止IL

36促炎因子的结合,进而阻断下游信号的传导,平衡体内的炎症反应。
[0004]IL

36α、IL

36β和IL

36γ过表达或者IL

36Ra和IL

18低表达会导致IL

36信号通路失调,进而引起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例如寻常型银屑病、炎症性肠病、肾损伤和炎症、肺炎、关节炎、化脓性汗腺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掌跖性脓疱型银屑病等2‑4。阻断IL

36信号通路,在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中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5‑6,同时对重症掌跖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也表现出积极的治疗效果7。
[0005]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的特殊类型,临床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无菌性脓疱,表型分为3种,分别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掌跖性脓疱型银屑病和连续性肢端皮炎8。目前针对脓疱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类视黄醇和外用类固醇,但是治疗效果有限并且有副作用。
[0006]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是一类人工抗体,其包含两个不同的抗原结合位点,能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梁,激发具有导向性的免疫反应,现已成为抗体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疾病的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7]新的抗人IL

36R和/或人IL

1R3抗体的开发和应用是本领域所需要的。因此,鉴于抗人IL

36R和/或人IL

1R3抗体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基于临床需求,探索和研发新的抗人IL

36R和/或人IL

1R3的抗体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医学意义。
[0008]专利技术概述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双特异性抗体,其包含结合人IL

36R的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和结合人IL

1R3的第二抗原结合片段。
[0010]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双特异性抗体能够抑制IL

36介导的炎症反应。
[0011]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包含:
[0012]氨基酸序列为SSWIH(SEQ ID NO:1)的HCDR1,氨基酸序列为EINPGNVRSNYNENFRN(SEQ ID NO:2)的HCDR2,氨基酸序列为INYGEPYFAS(SEQ ID NO:3)的HCDR3,氨基酸序列为RASQSVIGSYLA(SEQ ID NO:4)的LCDR1,氨基酸序列为SASKLAS(SEQ ID NO:5)的LCDR2,和氨基酸序列为QQDTRYPIT(SEQ ID NO:6)的LCDR3;或者
[0013]氨基酸序列为SSWIH(SEQ ID NO:1)的HCDR1,氨基酸序列为EINPGSGRSNYNENFQG(SEQ ID NO:7)的HCDR2,氨基酸序列为VFYGEPYFPF(SEQ ID NO:8)的HCDR3,氨基酸序列为RASQSVIYSYLA(SEQ ID NO:9)的LCDR1,氨基酸序列为SASKRAS(SEQ ID NO:10)的LCDR2,和氨基酸序列为QQHAGIPVT(SEQ ID NO:11)的LCDR3;
[0014]其中,HCDR和LCDR的氨基酸序列根据Kabat定义。
[0015]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包含:
[0016]氨基酸序列为SYAMS(SEQ ID NO:12)的HCDR1,氨基酸序列为EISRGGSHTYYPDTVTG(SEQ ID NO:13)的HCDR2,氨基酸序列为SYGNYPFDY(SEQ ID NO:14)的HCDR3,氨基酸序列为RASQSVIGSYLA(SEQ ID NO:4)的LCDR1,氨基酸序列为SASKLAS(SEQ ID NO:5)的LCDR2,和氨基酸序列为QQDTRYPIT(SEQ ID NO:6)的LCDR3;或
[0017]氨基酸序列为SYAMS(SEQ ID NO:12)的HCDR1,氨基酸序列为EISRGGSHTYYPDTVTG(SEQ ID NO:13)的HCDR2,氨基酸序列为SYGNYPFDY(SEQ ID NO:14)的HCDR3,氨基酸序列为SASSSVSYMY(SEQ ID NO:15)的LCDR1,氨基酸序列为DTSNLAS(SEQ ID NO:16)的LCDR2,和氨基酸序列为QQWSSYPLT(SEQ ID NO:17)的LCDR3;
[0018]其中,HCDR和LCDR的氨基酸序列根据Kabat定义。
[0019]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或者
[0020]所述第一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0所示,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1所示。
[0021]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NO:23所示的轻链可变区;优选地,所述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包含SEQ ID NO:50所示的重链和SEQ ID NO:46所示的轻链,以及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包含SEQ ID NO:45所示的重链和SEQ ID NO:46所示的轻链;或者所述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包含SEQ ID NO:44所示的重链和SEQ ID NO:47所示的轻链,以及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包含SEQ ID NO:48所示的重链和SEQ ID NO:49所示的轻链。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双特异性抗体是IgG1抗体,其包含第一重链恒定区和第二重链恒定区,其中,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的第354和366位的氨基酸分别为C和W,所述第二重链恒定区的第349、366、368和407位的氨基酸分别为C、S、A和V;和/或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和所述第二重链恒定区的第234、235和331位的氨基酸分别为F、E和S;抗体恒定区氨基酸位置按照EU numbering确定。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和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片段独立地选自单链抗体(scFv)或者Fab片段;优选地,所述第一抗原结合片段和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片段均为Fab片段。7.结合人IL

36R的单克隆抗体,其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的HCDR1,如SEQ ID NO:7所示的HCDR2,如SEQ ID NO:8所示的HCDR3,如SEQ ID NO:9所示的LCDR1,如SEQ ID NO:10所示的LCDR2,和如SEQ ID NO:11所示的LCDR3;或者如SEQ ID NO:1所示的HCDR1,如SEQ ID NO:2所示的HCDR2,如SEQ ID NO:3所示的HCDR3,如SEQ ID NO:4所示的LCDR1,如SEQ ID NO:5所示的LCDR2,和如SEQ ID NO:6所示的LCDR3;或者如SEQ ID NO:1所示的HCDR1,如SEQ ID NO:7所示的HCDR2,如SEQ ID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小勃刘志刚付信磊周晓巍胡俊杰刘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智翔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