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电压控制策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压控制
,具体为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电压控制策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压优化方法大多采用集中式控制对配电网内所有可调度的分布式光伏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存在调度周期长、控制过程复杂等缺点。随着未来高渗透率、分散化光伏的接入,配电网控制变量将大幅度增加,集中式控制方式将不再适用。而电压分区控制,在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区内优化和区间协调将更适合控制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电压。
[0003]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大多文献所提出分区电压控制算法实现难度较大,而且在求解过程中易出现迭代次数过多、计算速度慢等问题,并且有的方法只调节光伏的无功功率,忽略有功功率的调节,各分区间的交互协调也未予考虑。所以,很有必要对适用于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分区算法方法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改进的模块度函数分区算法将配电网划分为若干分区;再以光伏有功削减量、节点电压偏差和网损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各分区子优化控制模型;根据区内信息采集和区间信息交互,采用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协调求解各分区的子模型,经过多次迭代后将最优解输出,实现各分区分布式并行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根据基于无功、有功电压灵敏度矩阵的节点间的电气距离;将电气距离和系统的等值阻抗相结合构造出基于电压灵敏度矩阵和系统等值阻抗的节点间的改进电气距离。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电气距离,表示为:其中,e(i,j)表示节点i、j间的改进电气距离,Z
ij,equ
表示传统阻抗,表示基于电压灵敏度矩阵定义的电气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控制模型,包括:首先将改进电气距离引入模块度函数;然后结合区内耦合度指标与区间耦合度指标构造出改进模块度函数;最后利用改进模块度函数对目标配电网进行分区,选取模块度函数值达到最大时对应的分区作为最佳分区结果。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分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度函数,表示为:其中,ρ
G
为改进的模块度函数,m
V
为为整个网络中所有节点边的权重之和,A
V,j
为连接节点i和j之间边的权重,k
V,i
为节点i与其余所有节点j相连的边的权重之和,δ(i,j)为0
‑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生,张裕,陈巨龙,龙家焕,张兆丰,廖泽伟,张彦,刘金森,李震,杨婕睿,王卓月,薛毅,范俊秋,罗重科,朱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