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84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泥结路,属于泥结路主体领域,其由泥结路主体、排水沟、凸块以及排水机构构成,具体如下阐述:排水沟开设于泥结路主体顶部边缘处,凸块设于泥结路主体顶部并位于排水沟一侧,其用于阻挡砂石落入排水沟内,排水机构设于排水沟两侧;本方案中通过排水沟的设置便于下雨时雨水排放,防止路边出现积水,通过凸块的设置可以挡住泥结路主体顶部的石子,防止石子滚落至排水沟内,使得排水沟内不会堆积石子,当下雨时排水沟可以稳定的进行排水,通过第二排水孔的设置便于泥结路主体顶部的雨水流至排水沟内,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泥结路主体的路边会出现倾斜,导致下雨后,倾斜处会出现积水的问题。斜处会出现积水的问题。斜处会出现积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结路


[0001]本技术属于泥结路主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结路。

技术介绍

[0002]泥结路主体是指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包括已经建成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的泥结路主体;还应包括按照国家泥结路主体工程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并经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立项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正在建设中的泥结路主体。
[0003]现有的泥结路主体虽然设置有下水道,但是道路在建设使用一段之后,道路与人行道的连接处会出现下沉,导致泥结路主体的路边会出现倾斜,导致下雨后,倾斜处会出现积水,而积水无法通过下水道排走,当汽车行驶过水坑时会溅起水花,而溅的水花会飞到行人的身上,从而打湿行人的衣服,使得泥结路主体会被行人唾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结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泥结路主体的路边会出现倾斜,导致下雨后,倾斜处会出现积水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泥结路,包括:
[0007]泥结路主体;
[0008]排水沟,开设于所述泥结路主体顶部边缘处;
[0009]凸块,设于所述泥结路主体顶部并位于所述排水沟一侧,其用于阻挡砂石落入所述排水沟内;以及
[0010]排水机构,设于所述排水沟两侧。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自所述泥结路主体顶部开设至所述排水沟一侧壁,所述第一排水孔自所述排水沟另一侧壁开设至所述泥结路主体侧壁。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排水孔截面呈弧形构造,所述第一排水孔截面呈倾斜构造。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泥结路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溢流槽,每个所述溢流槽均与所述排水沟连通。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泥结路主体的顶部开设有缩缝。
[001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泥结路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滑槽。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泥结路主体内设置有预埋管,所述预埋管位于所述泥结路主体的侧部。
[001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缩缝的宽度范围为0.5—1.0cm,所述缩缝
的深度为所述泥结路主体厚度的1/3。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排水沟的形状为U型排水槽,所述排水沟位于所述第一排水孔与所述第二排水孔之间。
[001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泥结路主体自上而下依次由面层一、面层二、基层以及地基构成。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方案中,通过排水沟的设置便于下雨时雨水排放,防止路边出现积水,通过凸块的设置可以挡住泥结路主体顶部的石子,防止石子滚落至排水沟内,使得排水沟内不会堆积石子,当下雨时排水沟可以稳定的进行排水,通过第二排水孔的设置便于泥结路主体顶部的雨水流至排水沟内,使得泥结路主体的顶部不会因为凸块的设置而出现积水,通过第一排水孔的设置可以排出排水沟内部的水,从而减少排水沟内部的水量。
[0022]2、本方案中,通过溢流槽的设置可以防止排水沟的水位过高,当排水沟内的水位太高时,排水沟内的水可以沿着溢流槽排出,防止排水沟内的液位太高而导致泥结路主体顶部出现积水,通过缩缝的设置可以使泥结路主体在收缩时不至于产生不规则的裂缝,通过多个防滑槽的设置可以增加泥结路主体的防滑,通过预埋管的设置便于进行穿线。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泥结路主体的结构剖视图。
[0029]图中:1、泥结路主体;101、面层一;102、面层二;103、基层;104、地基;2、预埋管;3、排水沟;4、第一排水孔;5、凸块;6、第二排水孔;7、溢流槽;8、缩缝;9、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请参阅图1

5,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33]一种泥结路,其由泥结路主体1、排水沟3、凸块5以及排水机构构成,具体如下阐述:
[0034]排水沟3开设于泥结路主体1顶部边缘处,凸块5设于泥结路主体1顶部并位于排水沟3一侧,其用于阻挡砂石落入排水沟3内,排水机构设于排水沟3两侧;
[0035]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排水沟3的设置便于下雨时雨水排放,通过凸块5
的设置可以挡住泥结路主体1顶部的石子,防止石子滚落至排水沟3内,使得排水沟3内不会堆积石子,当下雨时排水沟3可以稳定的进行排水,泥结路主体1与凸块5为一体成型结构,排水沟3和排水机构均设置于面层一101上。
[0036]具体的,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孔4和第二排水孔6,第一排水孔4开设于泥结路主体1的侧部,且第一排水孔4与排水沟3连通,第二排水孔6开设于泥结路主体1的顶部,且第二排水孔6与排水沟3连通。
[0037]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排水孔6的设置便于泥结路主体1顶部的雨水流至排水沟3内,使得泥结路主体1的顶部不会因为凸块5的设置而出现积水,通过第一排水孔4的设置可以排出排水沟3内部的水,从而减少排水沟3内部的水量。
[0038]具体的,泥结路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溢流槽7,每个溢流槽7均与排水沟3连通。
[0039]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溢流槽7的设置可以防止排水沟3的水位过高,当排水沟3内的水位太高时,排水沟3内的水可以沿着溢流槽7排出,防止排水沟3内的液位太高而导致泥结路主体1顶部出现积水。
[0040]具体的,泥结路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缩缝8。
[0041]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缩缝8的设置可以使泥结路主体1在收缩时不至于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0042]具体的,泥结路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防滑槽9。
[0043]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多个防滑槽9的设置可以增加泥结路主体1的防滑。
[0044]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泥结路主体(1);排水沟(3),开设于所述泥结路主体(1)顶部边缘处;凸块(5),设于所述泥结路主体(1)顶部并位于所述排水沟(3)一侧,其用于阻挡砂石落入所述排水沟(3)内;以及排水机构,设于所述排水沟(3)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第一排水孔(4)和第二排水孔(6),所述第二排水孔(6)自所述泥结路主体(1)顶部开设至所述排水沟(3)一侧壁,所述第一排水孔(4)自所述排水沟(3)另一侧壁开设至所述泥结路主体(1)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泥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孔(6)截面呈弧形构造,所述第一排水孔(4)截面呈倾斜构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结路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溢流槽(7),每个所述溢流槽(7)均与所述排水沟(3)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跃李永文强歆圣朱缓杨景红朱伟俊陈德锦孙秋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