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浸脱泥除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972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砂石原料除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浸脱泥除泥装置,包括一对带泥物料进行除泥处理的滚筒、支撑所述滚筒的支撑机构、带动所述滚筒转动的传动机构和外箱体,所述滚筒包括支撑骨架和贴附于所述支撑骨架外侧的网片;滚筒沿带泥物料运动方向依次分成用于去除团块泥、颗粒泥、表结泥、表泥膜和深孔泥的水浸除泥区,用于清洗物料表面泥渣的分离水洗区和用于去除物料表面的物料干燥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水浸脱泥除泥装置在石料源头上解决了除泥问题,使进入破碎生产线当中的石料是满足国家标准的少泥甚至是无泥状态,为实现干法制砂破碎新工艺攻克了瓶颈,免除了制砂生产线的除泥设备投入。除泥设备投入。除泥设备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浸脱泥除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浸脱泥除泥装置。属于砂石原料除泥机


技术介绍

[0002]砂石(细沙和石子的统称,下同)是“钢筋混凝土”中的主要原料(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和水混合所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俗称“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里最基本的建筑构件,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公路、铁路等等建筑工程的建设;
[0003]从而,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砂石”成为最基本、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原材料之一。
[0004]建筑工程建设对砂石的需求量非常庞大且越来越大,而自然界天然的砂石资源越来越稀少,已接近枯竭或者因被环保监控而被禁止开采,因此“机制砂石”产业应运而生,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发展趋势;但是国家对砂石的质量是有规范要求的,除了原料的材质、颗粒形状、颗粒级配以外,原料的含泥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0005]沙石原料主要的来源是山石和河卵石,山石来源于矿山开采(用炸药爆破),河卵石来源于河道的疏浚和挖掘,不论是山石和河卵石(统称为沙石原料),沙石原料堆中都会夹带“泥团”和“泥颗粒”,每一颗沙石原料的表面也或多或少地附着“表结泥”、“表泥膜”甚至“深孔泥”,总之,所有的沙石原料都是不干净/即含泥的,而含泥量超标是直接影响沙石质量的。
[0006]砂石含泥有害!那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是如何除泥的呢?
[0007]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沙石原料中的污泥是伴随着原料贯穿整条“破碎生产线”当中,在整条“破碎生产线”各个破碎工序中灌水冲洗,让污泥进入水中后再进行砂石与污水的分离,从而获得除泥干净的沙石产品。
[0008]但是麻烦的问题来了:污泥进入水中变成了污水(而污水不能往外排放/环保有监控),于是又在破碎生产线中增加设置了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
[0009]污水处理的流程很复杂,要经过“污水收集”、“多级沉淀”、“添加聚凝药剂”和“压滤成饼”等多道工序;即污水处理的流程为“1.污水与砂石分离+2.污水经多级水池沉淀/同时加聚凝药剂+3.污泥经压滤成饼+4.过滤后的水返回重复使用”;
[0010]为方便叙述讨论,在此将这种让“水”始终贯穿破碎生产线全过程的制砂工艺流程称为“水法制砂工艺”。
[0011]这种“水法制砂工艺”劳民伤财很不科学,存在诸多弊端:
[0012](1)增加了投资成本和生产运行成本。
[0013]在破碎生产线当中增加了一条“污水处理系统”,使制砂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复杂化和设备投入成本大幅增加;同时生产运行成本也大幅提高。产生污泥多,且将泥和石料集中设置在筛分环节,容易导致振动筛堵塞,从而降低筛分效果。
[0014](2)浪费了破碎过程产生的“细粉”产品的资源。
[0015]每一级石料破碎都会产生“细粉”(细粉是成品砂石,是有价值的),这些细粉被喷淋装置冲刷之后,跟着泥坯一起被冲刷到污水池当中,“细粉与污泥混合一起”无法从中单独提取出来,最后与泥坯一道被压成“泥饼”当作废料被抛弃/还要付出倒贴运费的成本,而“泥饼”中的“细粉”含量要远远大于“污泥”,如此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也大幅降低投资人的经济效益。
[0016](3)又多了一重“污水”污染源。虽然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的污水,达到了环保排放要求,但是它无法彻底净水,或多或少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使机制砂石破碎生产线除了无法完全避免的粉尘污染源之外,又多了一道污水污染源。
[0017]如此可见,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提出一种“干法制砂”新工艺的设想(这将是颠覆性的技术进步)!即在原料进入破碎生产线之前就先完成“除泥工序”,即从破碎生产线的源头上先解决“除泥”问题,让干净的原料进入破碎生产线,实现“干法制砂”新工艺/从而摒弃让破碎生产线全程灌水的“水法制砂工艺”传统工艺。为了实现“干法制砂”新工艺,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创新设计“砂石原料除泥机”;于是有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在石料源头上解决了除泥问题,使进入破碎生产线当中的石料是满足国家标准的少泥甚至是无泥状态,为实现干法制砂破碎新工艺攻克了瓶颈,免除了制砂生产线的除泥设备投入,节省资源,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的水浸脱泥除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的问题。
[001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除泥”的工序,从传统的“在原料进入破碎生产线的全过程中用灌水冲洗除泥”的工艺(在此定义为“水法制砂”工艺,下同),转变为“原料在进入破碎生产线前就先将原料除泥”的新工艺(在此定义为“干法制砂”工艺,下同);为此本专利技术创新设计了一款“水浸脱泥风干一条龙式除泥机”,安置在破碎生产线的前端,通过“水浸、脱泥和风干”三段工序的除泥,让干净而又干燥的沙石原料进入破碎生产线;从而革除了传统的“水法制砂”工艺,实现了“干法制砂”的新工艺。
[0020]一种水浸脱泥除泥装置,包括一对带泥物料进行除泥处理的滚筒、支撑所述滚筒的支撑机构、带动所述滚筒转动的传动机构和外箱体,
[0021]所述滚筒包括支撑骨架和贴附于所述支撑骨架外侧的网片;
[0022]所述滚筒沿带泥物料运动方向依次分成用于去除团块泥、颗粒泥、表结泥、表泥膜和深孔泥的水浸除泥区,用于清洗物料表面泥渣的分离水洗区和用于去除物料表面的物料干燥区。
[0023]所述物料干燥区为低压风干区或物料自甩干区。
[0024]所述水浸除泥区的筒壁为封闭式,所述分离水洗区和物料干燥区的筒壁呈镂空式且设有去泥筛孔。
[0025]所述水浸除泥区和分离水洗区之间设有安装在筒壁上进行间断排水排料且防止水浸除泥区内水直冲外溢的动态封水叶片。
[0026]所述动态封水叶片数量为1,所述动态封水叶片呈螺旋轨迹排布,所述动态封水叶片包括一圈叶片本体和重叠部分,所述动态封水叶片的高度大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水位高度,所述动态封水叶片重叠部分的弧长大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水弧长。
[0027]所述水浸除泥区的进料端设有一进料挡水区,所述进料挡水区呈圆环型,且环宽大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水位高度。
[0028]所述分离水洗区和水浸除泥区的上端通入有高压水管,所述物料干燥区通入有高压风管。
[0029]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滚筒之间的传动轴和与所述传动轴相连的驱动电机,所述滚筒呈倾斜状态。
[0030]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圈传动或者轮胎摩擦传动,所述滚筒呈水平状态。
[0031]所述传动滚筒后端连接有物料的破碎生产线。
[0032]干法制砂的定义:
[0033]“干法制砂”是创新制砂工艺,是指沙石原料从进入到破碎生产线中,到成品出来的整个破碎过程,没有水参与其中,即在整个破碎工艺流程全程都是干燥的。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是生产线中,水还是需要的,如源头洗原料也是需要水的;最后沙石产品出来后也需要用水加湿的(尤其是细沙需要加湿,不然会被风刮起引起二次污染)。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浸脱泥除泥装置,包括一对带泥物料进行除泥处理的滚筒、支撑所述滚筒的支撑机构、带动所述滚筒转动的传动机构和外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包括支撑骨架和贴附于所述支撑骨架外侧的网片;所述滚筒沿带泥物料运动方向依次分成用于去除团块泥、颗粒泥、表结泥、表泥膜和深孔泥的水浸除泥区,用于清洗物料表面泥渣的分离水洗区和用于去除物料表面的物料干燥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浸脱泥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干燥区为低压风干区或物料自甩干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浸脱泥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浸除泥区的筒壁为封闭式,所述分离水洗区和物料干燥区的筒壁呈镂空式且设有去泥筛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浸脱泥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浸除泥区和分离水洗区之间设有安装在筒壁上进行间断排水排料且防止水浸除泥区内水直冲外溢的动态封水叶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浸脱泥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封水叶片数量为1,所述动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良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新一代矿机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