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67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绷带技术领域,一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包括基带与缠带,缠带设置于基带后端,基带表面开槽设置有敷药网槽,基带上下两端与敷药网槽之间四边角分别设置有限位垫与角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种组合敷药形式在换药时可通过敷料片上的离型撕耳来分离敷料片与基带,并进行后续的换药操作,提高了该护理带的实用性,同时通过基带处设置的胶膜条与角贴,来保证基带与患者伤口皮肤表面的稳定贴合,避免在换药时伤口皮肤表面的撕扯造成伤口撕裂,提高了该护理带使用时的安全性,相较于现有胸带式结构缠带固定的方式,该护理带在保证贴敷效果的同时提高了适用性。适用性。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绷带
,本技术涉及一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

技术介绍

[0002]乳腺外科是临床外科学下一学科分支,主要针对乳腺疾病的外科学方面:乳腺解剖、乳腺感染、乳腺肿瘤病理、乳腺肿瘤诊治原则、乳腺肿瘤诊断、乳腺肿瘤外科手术的各种术式、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为了保证患者手术后身体恢复,为了避免术后伤口开裂出血,一般采用按压止血原理,使用纱布绷带等包扎伤口。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7611723U提供了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通过患者在术后将胸衣穿戴在身上,在敷药带上敷好药物,再将外罩盖合穿孔并拉好拉链,在气囊垫的弹性抵触下,内罩盖合在患者的乳房上,使得敷药带贴合患者的乳房,以起到包扎的作用,当需要更换药物时,无需患者将胸衣脱下,只需要解开拉链,即可对敷药带进行更换,同时利用气囊垫的弹性抵触,不仅可以有效的对患者伤口起到按压止血、包扎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然而在实际使用情景下,患者采用敷药护理的方式,其伤口位置多在乳房局部边缘,采用内罩盖合进行包覆式的敷药,由于患者胸型差异,不合适的贴敷方式将无法保证敷料部位的稳定贴敷,实际贴敷完成后将无法保证敷料的护理效果,且受限于压覆的敷药方式,敷药处透气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
[0005]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6]一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包括基带与缠带,所述缠带设置于基带后端,所述基带表面开槽设置有敷药网槽,所述基带上下两端与敷药网槽之间四边角分别设置有限位垫与角贴,所述角贴之间对称设置有一对胶膜条,且胶膜条上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限位片;
[0007]所述基带上端设置有敷料片,所述敷料片下表面贴合有与所述敷药网槽相匹配的压覆棉,所述敷料片向左延伸形成有离型撕耳。
[000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带右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胶贴带,所述胶贴带上表面设置有毡片,所述基带左端下表面设置有粘胶膜。
[000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带与缠带之间连接有连接筋,所述缠带上表面缝合有附着贴,所述附着贴左侧固定有一对补强带。
[00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补强带为编织型弹性网布带,所述补强带末端设置有粘胶,且补强带末端长度与所述毡片位置相匹配。
[0011]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敷料片上表面缝合形成有网面状窗口,且网面状窗口与所述敷药网槽位置相匹配。
[0012]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敷药网槽底面固定有医用防菌网膜。
[0013]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胶膜条内边缘与所述敷药网槽底面外边缘相匹配,所述胶膜条为粘合高韧性胶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该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采用可进行离型组合的基带与敷料片来满足敷药需求,在使用中通过基带与缠带的绑固贴合来将基带与缠带贴敷于患者伤口处边缘,以基带上开有的敷药网槽作为伤口的敷料窗口,并以敷料片底面设置的压覆棉作为敷料的涂抹区,使用时通过压覆的贴合方式来将敷料片压覆于基带上,以压覆棉与敷药网槽的贴合来将敷料贴合于伤口上,满足敷药需求,该种组合敷药形式在换药时可通过敷料片上的离型撕耳来分离敷料片与基带,并进行后续的换药操作,提高了该护理带的实用性,同时通过基带处设置的胶膜条与角贴,来保证基带与患者伤口皮肤表面的稳定贴合,避免在换药时伤口皮肤表面的撕扯造成伤口撕裂,提高了该护理带使用时的安全性,相较于现有胸带式结构缠带固定的方式,该护理带在保证贴敷效果的同时提高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分离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基带底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1

基带;2

敷料片;3

胶贴带;4

毡片;5

粘胶膜;6

离型撕耳;7

缠带;8

附着贴;9

补强带;10

敷药网槽;11

限位垫;12

连接筋;13

压覆棉;14

角贴;15

限位片;16

胶膜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

3,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1]一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包括基带1与缠带7,缠带7设置于基带1后端,基带1表面开槽设置有敷药网槽10,基带1上下两端与敷药网槽10之间四边角分别设置有限位垫11与角贴14,角贴14之间对称设置有一对胶膜条16,且胶膜条16上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限位片15;
[0022]具体的,基带1右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胶贴带3,胶贴带3上表面设置有毡片4,基带1左端下表面设置有粘胶膜5,基带1与缠带7之间连接有连接筋12,缠带7上表面缝合有附着贴8,附着贴8左侧固定有一对补强带9,补强带9为编织型弹性网布带,补强带9末端设置有粘胶,且补强带9末端长度与毡片4位置相匹配,该护理带在贴附时通过将敷药网槽10压合于伤口边缘,并通过基带1一端的粘胶膜5,来与患者皮肤粘合固定,同时通过拉伸补强带9的方式来将补强带9缠绕于患者胸部一周,并将补强带9末端粘合于胶贴带3上的毡片4上,来进一步固定基带1与患者伤口皮肤的粘合结构,保证基带1表面结构稳定性与贴附效果;
[0023]进一步的,胶膜条16内边缘与敷药网槽10底面外边缘相匹配,胶膜条16为粘合高韧性胶带,为保证基带1的敷药网槽10结构强度,通过基带1底面补强设置的胶膜条16来作为基带1与伤口皮肤的贴附结构,其胶膜条16通过外边缘固定的角贴14与限位片15,来通过结构强度维持胶膜条16表面结构的张紧度,并利用胶膜条16结构强度与韧性,来在胶膜条16贴附于皮肤表面后,以胶膜条16结构维持皮肤表面的牵引状态,避免皮肤表面活动对基
带1贴合结构的影响,进而保证该护理带的贴敷效果;
[0024]基带1上端设置有敷料片2,敷料片2下表面贴合有与敷药网槽10相匹配的压覆棉13,敷料片2向左延伸形成有离型撕耳6;
[0025]进一步的,敷料片2上表面缝合形成有网面状窗口,且网面状窗口与敷药网槽10位置相匹配,敷药网槽10底面固定有医用防菌网膜,在上述基础上,将敷料涂抹于敷料片2底面的压覆棉13上,并将敷料片2沿限位垫11边缘盖合于敷药网槽10中,通过压覆的方式来将压覆棉13上的敷料压合于敷药网槽10底面的网膜上,完成敷料的贴敷,后续换药时通过撕扯离型撕耳6来分离敷料片2与基带1,并对压覆棉13进行更换,相比于公开号中CN217611723U提供的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包括基带(1)与缠带(7),所述缠带(7)设置于基带(1)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1)表面开槽设置有敷药网槽(10),所述基带(1)上下两端与敷药网槽(10)之间四边角分别设置有限位垫(11)与角贴(14),所述角贴(14)之间对称设置有一对胶膜条(16),且胶膜条(16)上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限位片(15);所述基带(1)上端设置有敷料片(2),所述敷料片(2)下表面贴合有与所述敷药网槽(10)相匹配的压覆棉(13),所述敷料片(2)向左延伸形成有离型撕耳(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1)右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胶贴带(3),所述胶贴带(3)上表面设置有毡片(4),所述基带(1)左端下表面设置有粘胶膜(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腺外科用敷药护理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杨玲李仕涛杨俊蒋忠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