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62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壳体、支架、咪头,支架设于壳体内并且其顶部与壳体上端形成有用于安装雾化组件的容纳腔,支架上设有驱动槽、气道,咪头与驱动槽内部形成有驱动腔,气道上端的第一气道口尺寸大于下端的第二气道口尺寸并呈渐缩结构设置,第一气道口与容纳腔连通,第二气道口与驱动腔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直筒结构的气道而言,与咪头接触的烟雾中液体微粒浓度相对较低,可以提升咪头灵敏度,保证加热雾化器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气道从第二气道口向第一气道口方向的空间尺寸逐渐增大,而非直筒状结构,提升驱动腔内气体输出速率,提升咪头感应端的灵敏度。端的灵敏度。端的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雾化相关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加热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驱动组件和供电组件,雾化组件用于对烟液或药液等挥发,形成烟雾状,供电组件用于给雾化组件提供电能,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雾化组件启动。
[0003]现有加热雾化器大多采用气动方式控制,在驱动组件上设置咪头,咪头一般为气动型开关,用于接通雾化组件与供电组件之间的电回路。现有加热雾化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雾化的烟雾容易通过直筒状的气道回流到咪头处,并在咪头感应端冷凝,影响咪头的灵敏度,使加热雾化器不能正常使用,甚至导致损坏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解决烟雾容易在咪头上冷凝、影响咪头灵敏度,以及如何提升咪头灵敏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设计出一种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包括驱动组件,其中,驱动组件包括:壳体、支架、咪头,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且其顶部与壳体上端形成有用于安装雾化组件的容纳腔,支架上设有驱动槽、气道,所述咪头的感应端设置于驱动槽的敞口处并将所述敞口封堵,所述感应端与驱动槽内部形成有驱动腔,所述气道上端的第一气道口尺寸大于下端的第二气道口尺寸并呈渐缩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气道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气道口与所述驱动腔连通。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烟动作结束后,在驱动腔和容纳腔压力差的作用下,雾化的烟雾从第一气道口进入气道内并可穿过第二气道口进入驱动腔与咪头的感应端接触,由于气道上端的第一气道口尺寸大于下端第二气道口尺寸并呈渐缩结构设置,当烟雾由第一气道口向第二气道口流动时逐渐压缩,烟雾压缩对气道的侧壁作功可以使其快速冷凝并附着到气道的侧壁上,降低从第二气道口输出的烟雾中液体微粒浓度,减少咪头感应端上冷凝液的产生,进而降低对咪头灵敏度的影响,相比于现有直筒结构的气道而言,与咪头接触的烟雾中液体微粒浓度相对较低,可以提升咪头灵敏度,保证加热雾化器正常使用,延长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气道从第二气道口向第一气道口方向的空间尺寸逐渐增大,而非直筒状结构,当进行吸烟动作时,驱动腔内气体从第二气道口进入气道内可以扩散,提升驱动腔内气体输出速率,快速提升驱动腔负压值,进而也能够促进提升咪头感应端的灵敏度。
[0008]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还具有更佳的技术方案: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腔外围设有环形腔,所述第二气道口与所述环形腔连通,所述环形腔与所述驱动腔之间设有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二气道口与所述通道外侧的通道口呈非上下对应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环形腔可以增加烟雾到达咪头感应端之间的距
离,利于烟雾冷凝,进一步烟雾中液体微粒浓度,降低烟雾对咪头灵敏度的影响,提升咪头的灵敏度。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环形凸起以及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内部为所述驱动槽,所述通道设于第一环形凸起上,第一环形凸起外侧壁与第二环形凸起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槽,第一环形凸起一端设有与之密封接触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外侧壁与第二环形凸起内侧壁密封接触,安装架左端与环形槽形成所述环形腔,所述咪头密封安装于安装架上的穿孔内。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顶部设有平面,所述气道与所述平面呈垂直状。由此,当烟雾从第二气道口进入到环形腔后撞击到平面上后向左上方和右上方反射分成两股,两股烟雾之后在第二环形凸起内侧壁与第一环形凸起外侧壁之间来回撞击并反射,降低流速,加速其冷凝,进一步降低烟雾中液体微粒浓度,提升咪头的灵敏度。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设有两个并设于第一环形凸起下端的两侧。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道包括上下连通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和第三气道均呈上端气道口尺寸大于下端气道口尺寸的锥形渐缩结构,所述第一气道上端为所述第一气道口,所述第三气道下端为所述第二气道口。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咪头上相对感应端的另一端集成有LED灯珠,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LED灯珠对应的通孔;通过该通孔可以投射出灯光,方便了解雾化装置的使用状态,也能够使咪头上相对感应端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保证其灵敏度。所述LED灯珠前侧设有与安装架保持间隙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连接部与安装架一体成型且为透明材质,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通孔的一侧固设有导光组件。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顶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气道口上端设有位于凹槽一侧的凸缘,所述凸缘侧面设有第一导气口,凸缘上端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气口对应的第二导气口。由此,烟雾从密封件侧面的第二导气口进入后向下拐转90
°
后进入气道,可以降低烟雾流速,利于烟雾的冷凝,进一步提升咪头的灵敏度。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外围套设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密封胶圈均为硅胶材质并一体成型。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设计出另一种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供电组件以及上述所述的驱动组件,所述雾化组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A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驱动组件与密封胶圈、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驱动组件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图6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省去了密封胶圈;
[0026]图9为驱动组件上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图9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驱动组件上密封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图1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驱动组件;11、壳体;110、容纳腔;111、进气孔;112、通孔;12、支架;120、驱动腔;121、驱动槽;122、气道;1220、第一气道口;1221、第一气道;1222、第二气道;1223、第三气道;123、密封槽;124、凹槽;125、缺口;13、咪头;131、LED灯珠;14、环形腔;15、通道;16、第一环形凸起;161、平面;17、第二环形凸起;18、凸缘;180、第一导气口;19、环形槽;2、供电组件;3、密封胶圈;30、密封件;31、插槽;32、第二导气口;33、凸起块;4、安装架;41、穿孔;42、安装板;43、导光组件;44、环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包括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壳体、支架、咪头,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且其顶部与壳体上端形成有用于安装雾化组件的容纳腔,支架上设有驱动槽、气道,所述咪头的感应端设置于驱动槽的敞口处并将所述敞口封堵,所述感应端与驱动槽内部形成有驱动腔,所述气道上端的第一气道口尺寸大于下端的第二气道口尺寸并呈渐缩结构设置,所述第一气道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气道口与所述驱动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外围设有环形腔,所述第二气道口与所述环形腔连通,所述环形腔与所述驱动腔之间设有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二气道口与所述通道外侧的通道口呈非上下对应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环形凸起以及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内部为所述驱动槽,所述通道设于第一环形凸起上,第一环形凸起外侧壁与第二环形凸起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槽,第一环形凸起一端设有与之密封接触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外侧壁与第二环形凸起内侧壁密封接触,安装架左端与环形槽形成所述环形腔,所述咪头密封安装于安装架上的穿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医用加热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顶部设有平面,所述气道与所述平面呈垂直状。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徐中立
申请(专利权)人:华景汉方雾化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