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930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包括一固定支撑结构、若干曝气管和若干供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可提升式,其竖直支撑柱的上部通过固定件设于池体的侧壁的上部,替代了传统的底部固定,便于维护,无需下池,解决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曝气管均为长条状,沿其长度方向的二侧壁均等间隔开设若干曝气孔,且其底壁为空,彻底解决了圆形穿孔曝气支管被堵塞的难题。孔曝气支管被堵塞的难题。孔曝气支管被堵塞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


[0001]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主流供氧方式为鼓风曝气。空气扩散装置是鼓风曝气的重要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充氧和搅拌,主要分为大气泡空气扩散装置、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微气空气扩散装置泡、水力剪切空气扩散装置、水力冲击空气扩散装置及水下空气扩散装置等类型。其中应用较为广泛是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多用穿孔管作为末端空气扩散结构,该穿孔管通常由钢管或塑料管制成,在管壁两侧或底部设置曝气孔。这种穿孔管的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深受工程人员喜爱。
[0003]现有技术中,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在运行时,污泥混合液容易进入穿孔管的曝气孔的内部,并被气体风干成坚硬的固体颗粒,从而堵塞曝气孔,使曝气失去作用,进而导致曝气不均匀。此外,这种穿孔管通常被固定于池体底部,维护和更换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
[0005]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包括一池体、一固定支撑结构、若干曝气管和若干供气管,
[0007]固定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固定件、一水平支撑架和与该水平支撑架相连的若干竖直支撑柱,每一固定件对应一竖直支撑柱,
[0008]若干曝气管,均为长条状,沿其长度方向的二侧壁均等间隔开设若干曝气孔,且其底壁为空,
[0009]固定支撑结构的若干竖直支撑柱的上部通过若干固定件与池体的侧壁的上部相连,若干曝气管均设于固定支撑结构的水平支撑架上,且若干曝气管彼此连通并位于同一平面内以构成一环形曝气回路,若干供气管连通若干曝气管。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每一所述竖直支撑柱由若干分段相接而成,相邻分段通过连接件相连。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活接或抱箍。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曝气管的横截面的形状为ㄇ形。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曝气管的长度方向的二侧壁分为二上侧壁和二下侧壁,二上侧壁的间距小于二下侧壁的间距。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二上侧壁和所述二下侧壁均等间隔开设若干曝气孔。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为可提升式,其竖直支撑柱的上部通过固定件设于池体的侧壁的上部,替代了传统的底部固定,便于维护,无需下池,解决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问题。
[0017]2、本技术高度可调,将曝气管固定于水平支撑架,通过固定件和竖直支撑柱固定于池体的侧壁上,通过该固定件和竖直支撑柱可调节并保证曝气管的水平度,从而保证曝气均匀性。
[0018]3、本技术中的竖直支撑柱分段设计,竖直支撑柱上设置若干连接件,若池体位于室内或设置顶棚,高度受限,提升空气扩散装置时,可将竖直支撑柱逐段拆除,便于拆卸吊装。
[0019]4、本技术中的曝气管由相互连通并位于同一平面内以构成一环形曝气回路,使气体分布更均匀。
[0020]5、本技术中的曝气管均为长条状,沿其长度方向的二侧壁均等间隔开设若干曝气孔,且其底壁为空,彻底解决了圆形穿孔曝气支管被堵塞的难题。
[0021]6、本技术中的曝气管的长度方向的二侧壁优选分为二上侧壁和二下侧壁,二上侧壁的间距小于二下侧壁的间距,气体冲刷的位置错开,可以增加曝气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曝气管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曝气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曝气管的侧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曝气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所示,一种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包括一池体1、一固定支撑结构2、若干曝气管3和若干供气管4。
[0030]固定支撑结构2,包括四固定件20、一水平支撑架21和与该水平支撑架21的四个端点相连的四竖直支撑柱23,每一固定件20对应一竖直支撑柱23,每一竖直支撑柱23由若干分段相接而成,相邻分段通过连接件230相连,该连接件230为活接或抱箍。
[0031]如图2和3所示,若干曝气管3,均为长条状,沿其长度方向的二侧壁均等间隔开设若干曝气孔30,且其底壁为空,其横截面的形状为ㄇ形,进入曝气管3的污泥会从下底壁为空处,也就是曝气管3的下开口掉落到池底,避免污泥堵塞曝气管3。
[0032]如图1所示,固定支撑结构2的四竖直支撑柱23的上部通过四固定件20与池体1的侧壁的上部相连,若干曝气管3均设于固定支撑结构2的水平支撑架21上,且若干曝气管3彼此连通并位于同一平面内以构成一环形曝气回路,使气体分布更均匀,若干供气管4连通若干曝气管3。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1所示,一种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包括一池体1、一固定支撑结构2、若干曝气管3和若干供气管4。
[0035]固定支撑结构2,包括四固定件20、一水平支撑架21和与该水平支撑架21的四个端点相连的四竖直支撑柱23,每一固定件20对应一竖直支撑柱23,每一竖直支撑柱23由若干分段相接而成,相邻分段通过连接件230相连,该连接件230为活接或抱箍。
[0036]如图4和5所示,若干曝气管3,均为长条状,底壁为空,长度方向的二侧壁分为二上侧壁31和二下侧壁32,二上侧壁31的间距小于二下侧壁32的间距,二上侧壁31和二下侧壁32均等间隔开设若干曝气孔30,该曝气管3的结构除了与实施例1的曝气管3的效果相同之外,还能使得气体冲刷的位置错开,可以增加曝气效果。
[0037]如图1所示,固定支撑结构2的四竖直支撑柱23的上部通过四固定件20与池体1的侧壁的上部相连,若干曝气管3均设于固定支撑结构2的水平支撑架21上,且若干曝气管3彼此连通并位于同一平面内以构成一环形曝气回路,使气体分布更均匀,若干供气管4连通若干曝气管3。
[0038]以上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见:本技术为可提升式,其竖直支撑柱23的上部通过固定件20设于池体1的侧壁的上部,替代了传统的底部固定,便于维护,无需下池,解决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问题;本技术高度可调,将曝气管3固定于水平支撑架21,通过固定件20和竖直支撑柱23固定于池体1的侧壁上,通过该固定件20和竖直支撑柱23可调节并保证曝气管3的水平度,从而保证曝气均匀性;竖直支撑柱23分段设计,竖直支撑柱23上设置若干连接件230,若池体1位于室内或设置顶棚,高度受限,提升空气扩散装置时,可将竖直支撑柱23逐段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气泡空气扩散装置,包括一池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支撑结构、若干曝气管和若干供气管,固定支撑结构,包括若干固定件、一水平支撑架和与该水平支撑架相连的若干竖直支撑柱,每一固定件对应一竖直支撑柱,若干曝气管,均为长条状,沿其长度方向的二侧壁均等间隔开设若干曝气孔,且其底壁为空,固定支撑结构的若干竖直支撑柱的上部通过若干固定件与池体的侧壁的上部相连,若干曝气管均设于固定支撑结构的水平支撑架上,且若干曝气管彼此连通并位于同一平面内以构成一环形曝气回路,若干供气管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凤祥朱丽香洪昱斌方富林蓝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