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治疗处理用的冷却器具,具体为一种医用冰袋外套。该医用冰袋外套包括外套本体和连接带;外套本体为一端开口的防水矩形口袋,外套本体的后片用于与患者冷敷部位接触,后片内侧设有一层吸水棉,吸水棉边沿与后片密封连接,且吸水棉与后片之间填充有高分子凝胶,外套本体的前片表面间隔设有至少两枚第一连接扣;连接带为弹性伸缩带且设有至少两根,连接带的一端与外套本体远离开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一排第一扣眼,连接带用于环绕固定在人体头部或四肢并与第一连接扣扣接。该医用冰袋外套能够避免冰袋直接接触体表可能造成的不适,使冰袋不易打湿患者身体和衣物,使冰袋不易移位。使冰袋不易移位。使冰袋不易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冰袋外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人体治疗处理用的冷却器具,具体是一种医用冰袋外套。
技术介绍
[0002]医用冰袋是一种冰敷器具,常运用于医疗高烧降温退热、消炎止痛和运动损伤辅助理疗等。冰敷疗法是利用物理降温方法,减少以及减缓组织胺的释放,减轻组织对疼痛的敏感性,减轻微循环及周围组织的渗出和肿胀,达到减低组织创伤程度和加快组织修复的目的。目前临床上一般使用的冰袋,存在一些弊端:1、冰袋冰冻后结成固体状,坚硬有尖锐棱角,使用冰袋直接对体表进行冰敷可能会造成患者不适甚至皮肤损伤;2、冰袋表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冰袋外表会出现冷凝水,冰袋使用过程中冷凝水会弄湿患者身体,冷凝水滑落打湿衣物,造成患者不适;3、冰袋冰冻后坚硬不易固定,在体表冰敷时容易移位,需要经常调整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冰袋外套,其用于装冰袋,避免冰袋直接接触体表,使冰袋不易打湿患者身体和衣物,使冰袋不易移位。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冰袋外套,包括用于装冰袋的外套本体以及用于固定外套本体的连接带;外套本体为一端开口的防水矩形口袋,外套本体的后片用于与患者冷敷部位接触,后片内侧设有一层吸水棉,吸水棉边沿与后片密封连接,且吸水棉与后片之间填充有高分子凝胶,外套本体的前片表面间隔设有至少两枚第一连接扣,第一连接扣靠近外套本体的开口端;连接带为弹性伸缩带且设有至少两根,连接带的一端与外套本体远离开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一排第一扣眼,连接带用于环绕固定在人体头部或四肢并与第一连接扣扣接。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医用冰袋外套还包括颈带和固定片,颈带的两端分别与外套本体的两侧可拆卸连接,颈带用于佩戴于人体颈部。固定片的一端与外套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片的另一端与外套本体的前片可拆卸连接,固定片的背面设有一层海绵,海绵上设有呈蛇形弯曲的固定槽,固定槽的横截面为U形,固定槽用于放置输液软管,并可用于降温输液。
[0006]本技术至少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07]1、外套本体为一端开口的防水矩形口袋,将冷冻后的冰袋放入外套本体内,将外套本体置于患者额头、手部或腿部,对相关部位进行冰敷,连接带为弹性伸缩带,可环绕于头部、手部或腿部,将连接带与连接扣连接可实现对冰袋的固定,避免冰袋发生移位;
[0008]2、外套本体的后片内侧设有一层吸水棉,吸水棉边沿与后片密封连接,放入冰袋后,外套本体的后片与患者体表接触,冰袋与后片接触,吸水棉可用于吸收冰袋外表面的冷凝水,并且由于外套本体采用防水材质,可避免冷凝水打湿患者身体或衣物;
[0009]3、吸水棉与后片之间填充有高分子凝胶,放入冷冻后的冰袋后,高分子凝胶质感
柔软,避免坚硬的冰袋直接与体表接触造成损伤,提升舒适度,高分子凝胶自身也具有降温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10]现在将参考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实施例的外套本体的剖视图;
[0014]图4为图1实施例的颈带和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号为:1、外套本体;11、前片;111、魔术贴勾面;12、后片;2、连接带;21、第一扣眼;3、吸水棉;4、高分子凝胶;5、第一连接扣;6、第二连接扣;7、颈带;8、固定片;81、魔术贴毛面;9、海绵;9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文将参照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知道的是,本技术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在此提供这些实施例旨在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为完整,并将本技术的构思完全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医用冰袋直接冰敷使用可能造成体表损伤或不适,可能弄湿患者身体,以及不易固定的弊端。专利技术人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出现上述技术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冰袋冰冻后结成固体状,坚硬有尖锐棱角,直接放于体表进行冰敷,尖锐棱角可能造成患者皮肤损伤,坚硬的质地可能造成患者不适;冰袋使用过程中由于表面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冰袋外表面会出现冷凝水,冰袋直接与体表接触,表面的冷凝水可能弄湿患者身体,冷凝水滑落可能打湿衣物,造成患者不适;冰袋冰冻后坚硬不易固定,在冰敷时容易移位。基于以上分析,专利技术人主要提出了一种用于容纳冰袋的器具,可以配合冰袋进行冰敷以及其他降温操作,以减少冰袋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不适。
[0019]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医用冰袋外套包括用于装冰袋的外套本体1以及用于固定外套本体1的连接带2。外套本体1为一端开口的矩形口袋,且外套本体1采用防水布料。外套本体1的后片12用于与患者冷敷部位接触,后片12内侧设有一层吸水棉3,吸水棉3边沿与后片12密封连接,且吸水棉3与后片12之间填充有高分子凝胶4,外套本体1的前片11表面间隔设有至少两枚第一连接扣5,第一连接扣5靠近外套本体1的开口端。连接带2为弹性伸缩带且设有至少两根,连接带2的一端与外套本体1远离开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一排第一扣眼21,连接带2用于环绕固定在人体头部或四肢并与第一连
接扣5扣接。可选地,第一连接扣5为纽扣。
[0020]该医用冰袋外套的使用方法为:将冷冻后的冰袋放入外套本体1内,将外套本体1置于患者额头、手部或腿部,外套本体1的后片12与患者体表相关部位接触进行冰敷,连接带2可环绕于头部、手部或腿部,然后将连接带2与第一连接扣5连接,即可实现对冰袋的固定,避免冰袋发生移位。由于后片12内侧设有一层吸水棉3,吸水棉3边沿与后片12密封连接,冰敷时冰袋压在后片12上,吸水棉3可吸收冰袋外表面的冷凝水,并且外套本体1采用防水材质,可避免冷凝水打湿患者身体或衣物;由于吸水棉3与后片12之间填充有高分子凝胶4,高分子凝胶4质感柔软,避免冷冻坚硬的冰袋与人体直接接触,提升舒适度,高分子凝胶4自身也具有降温的功效。
[0021]参考图4,可选地,医用冰袋外套还包括颈带7和固定片8,颈带7的两端分别与外套本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颈带7用于佩戴于人体颈部,固定片8用于固定输液软管,患者输液时,可进行降温输液。固定片8的一端与外套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片8的另一端与外套本体1的前片11可拆卸连接,固定片8的可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冰袋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装冰袋的外套本体(1)以及用于固定外套本体(1)的连接带(2);所述外套本体(1)为一端开口的防水矩形口袋,外套本体(1)的后片(12)用于与患者冷敷部位接触,后片(12)内侧设有一层吸水棉(3),吸水棉(3)边沿与后片(12)密封连接,且吸水棉(3)与后片(12)之间填充有高分子凝胶(4),外套本体(1)的前片(11)表面间隔设有至少两枚第一连接扣(5),第一连接扣(5)靠近外套本体(1)的开口端;所述连接带(2)为弹性伸缩带且设有至少两根,连接带(2)的一端与外套本体(1)远离开口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一排第一扣眼(21),连接带(2)用于环绕固定在人体头部或四肢并与第一连接扣(5)扣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冰袋外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颈带(7)和固定片(8),所述颈带(7)的两端分别与外套本体(1)的两侧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美玲,张静,黄彬,覃媚忠,张文萍,王伟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