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13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极性相反;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第二集流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二区域设置在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边缘,在电芯的厚度方向,第二区域的厚度大于第一区域的厚度;沿电芯的厚度方向,第一极片的至少一个边沿的投影位于第二区域,且第一极片的边沿和第二极片的边沿不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电池在长循环过程中存在负极片边缘析锂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大、工作电压高、自放电率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动汽车和可移动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电池安全性的关注度与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中,当正极涂层边缘超出负极涂层边缘时,会导致负极涂层边缘接收过量的锂离子,从而引发析锂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当负极涂层的长度和宽度大于正极涂层时,可以使负极涂层完全覆盖正极涂层,避免因正负极错位导致的析锂,负极极片长度和宽度超出正极极片之外的区域称为Overhang区域。具有Overhang区域的锂离子电池虽然在循环初期不易析锂,但因锂离子可扩散到Overhang区域的活性物质层中,导致与正极涂层相对的负极涂层边缘区域可接纳锂含量增多,所以在长循环过程中仍然会引发边缘析锂现象。
[0004]虽然现有技术中有通过设置绝缘层、贴胶、调注液量和增加边缘功能涂层等方式改善极片边缘析锂的问题,但是存在操作复杂和效果不明显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池在长循环过程中存在负极片边缘析锂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的极性相反;
[0007]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所述第二集流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边缘,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
[0008]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极片的至少一个边沿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极片的边沿和所述第二极片的边沿不重叠。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区域背离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2mm至2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极片还包括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敷在所述第二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涂敷在所述第一区域单侧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k,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集流体的厚度之差为h,则0<h≤0.3k。
[0011]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集流体和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等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集流体和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
[0012]进一步地,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集流体的厚度相同;
[0013]或,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集流体的厚度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变厚。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所述第一集流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三区域的至少一侧边缘,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第四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区域的厚度。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区域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为所述第四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相连接的一端,所述第四端为所述第四区域背离所述第三区域的一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之间的间距范围不大于1mm。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片还包括第一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涂敷在所述第一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涂敷在所述第三区域单侧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s,位于所述第四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厚度之差为t,则0<t≤0.3s;
[0017]和/或,位于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第一集流体和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等于位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第一集流体和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
[0018]进一步地,从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位于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厚度相同;
[0019]或,位于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第一集流体的厚度从所述第三端至所述第四端逐渐变厚。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片为正极片,所述第二极片为负极片。
[0021]本技术所述的电池,第二区域的厚度大于第一区域的厚度,使得第二区域表面涂敷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要小于第一区域表面涂敷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减薄了负极片边缘区域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而第二区域的尺寸大于Overhang区域,能够保证Overhang区域的负极活性物质量减少,有利于减少Overhang区域的锂离子储存空间,从而减少了锂离子的累积量,有利于降低负极活性物质层边缘区域长循环析锂的风险,提高了电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正极片;2

负极片;3

隔膜;
[0026]11

正极集流体;12

正极活性物质层;21

负极集流体;22

负极活性物质层;
[0027]111

第三区域;112

第四区域;211

第一区域;212

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在本技术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优选实施例或优选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0]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该电芯包括正极片1(即第一极片)、负极片2(即第二极片)和隔膜3,隔膜3位于正极片1和负极片2之间,正极片1、负极片2和隔膜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所述第二集流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边缘,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极片的至少一个边沿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极片的边沿和所述第二极片的边沿不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二区域背离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2mm至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还包括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涂敷在所述第二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涂敷在所述第一区域单侧表面的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k,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集流体的厚度之差为h,则0<h≤0.3k。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集流体和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等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集流体和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之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集流体的厚度相同;或,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洪生刘春洋李素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