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领中袖带帽开襟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11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领中袖带帽开襟衫,所述开襟衫表面靠近腰部处设有调节组件以及松紧带,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开襟衫两侧的前后两端,而所述松紧带则位于调节组件的上方;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卡扣和嵌连部,所述卡扣和嵌连部间隔设置,所述卡扣靠近开襟衫的边沿设置,所述嵌连部远离所述开襟衫的边沿设置,并且相邻的卡扣与嵌连部之间的间距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调整腰围时需要将嵌连部与卡扣相固定,当两者相连时便可将开襟衫腰部周围的布料进行调整聚拢,以达到调整腰围的目的,而松紧带的作用是让被调整后的开襟衫不至于膨胀,通过收缩效果来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的开襟衫达到良好的展露腰线的效果。达到良好的展露腰线的效果。达到良好的展露腰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领中袖带帽开襟衫


[0001]本技术涉及开襟衫领域,具体是一种V领中袖带帽开襟衫。

技术介绍

[0002]开襟衫是一种宽松的上衣,多为毛衣。传统开襟衫一般为长袖、无袖或五分袖,并在服装正面有扣子。也有无扣的开襟衫,无扣开襟衫的设计让穿戴者只需要自然地敞开前襟即可,但是现有开襟衫为了凸显腰形从而会设置一条腰带,从而进行捆绑等,但是其容易出现松动,不能保持腰形,容易导致整体过于宽松,看起来过于浮肿;
[0003]中国专利CN216627527U中提出了一种V领中袖带帽开襟衫,该专利中的开襟衫通过转动件能带动绕线轮转动,能使绕线轮带动拉绳拉动套环使套绳进行重叠,能控制套绳的长度,便于使本体的腰部收缩,有助于塑造腰型;
[0004]但本人发现,上述开襟衫进行腰形塑造的转动件、固定件等结构均设于开襟衫表面,在调整开襟衫的腰宽时,是整体进行调整的,并无法单独调整两侧腰线松紧,并且结构过大并不简便,也不具有美感以及隐蔽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V领中袖带帽开襟衫,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不足。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V领中袖带帽开襟衫,所述开襟衫表面靠近腰部处设有调节组件以及松紧带,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开襟衫两侧的前后两端,而所述松紧带则位于调节组件的上方;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卡扣和嵌连部,所述卡扣和嵌连部间隔设置,所述卡扣靠近开襟衫的边沿设置,所述嵌连部远离所述开襟衫的边沿设置,并且相邻的卡扣与嵌连部之间的间距相等。
[0007]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包括固定壳、转动支架以及夹紧件,所述转动支架对称设于固定壳的左右两侧,并且每个转动支架的末端均设有一夹紧件,在调整所述开襟衫腰围时所述嵌连部嵌入夹紧件内。
[0008]一较佳技术方案:每个所述转动支架与固定壳的连接端均套设有一扭簧,当扭簧松弛时转动支架贴合于所述开襟衫表面。
[0009]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支架为C状结构,并且夹紧件为上下对称的弧形块,每个所述弧形块分别与转动支架的一端相连,且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开口朝向相对。
[0010]一较佳技术方案:所述嵌连部包括卡珠、固定块以及弹性夹紧片,所述卡珠固定于固定块表面,而固定块则通过弹性夹紧片固定在所述开襟衫上,所述卡珠的上部外径大于下部外径;所述弹性夹紧片的宽度长于固定块的宽度,并且所述弹性夹紧片的两侧上端面与固定块的下端面为同一水平面。
[0011]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2]本技术在调整腰围时需要将嵌连部与卡扣相固定,当两者相连时便可将开襟衫腰部周围的布料进行调整聚拢,以达到调整腰围的目的,而松紧带的作用是让被调整后
的开襟衫不至于膨胀,通过收缩效果来让本技术中的的开襟衫达到良好的展露腰线的效果,并且由于弹性夹紧片的宽度大于固定块的宽度,而固定块置于开襟衫表面,但弹性夹紧片置于开襟衫内侧的,因而能够在视觉上有效的缩小嵌连部大小,增加美观,但带动卡珠调整时,又会通过弹性夹紧片带动大面积布料移动,能够有效的增加开襟衫腰部可调节弯折的布料表面积。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卡扣11的示意图。
[0016]图3为嵌连部12的示意图。
[0017]图中:调节组件1、卡扣11、固定壳111、转动支架112、夹紧件113、扭簧114、嵌连部12、卡珠121、固定块122、弹性夹紧片123。
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V领中袖带帽开襟衫,所述开襟衫表面靠近腰部处设有调节组件1以及松紧带2,所述调节组件1分别设于所述开襟衫两侧的前后两端,而所述松紧带2则位于调节组件1的上方;所述调节组件1包括卡扣11和嵌连部12,所述卡扣11和嵌连部12间隔设置,所述卡扣11靠近开襟衫的边沿设置,所述嵌连部12远离所述开襟衫的边沿设置,并且相邻的卡扣11与嵌连部12之间的间距相等,并且在调整腰围时需要将嵌连部12与卡扣11相固定,当两者相连时便可将开襟衫腰部周围的布料进行调整聚拢,以达到调整腰围的目的,而松紧带2的作用是让被调整后的开襟衫不至于膨胀,通过收缩效果来让本实施例中的开襟衫达到良好的展露腰线的效果。
[0019]进一步的,所述卡扣11包括固定壳111、转动支架112以及夹紧件113,所述转动支架112对称设于固定壳111的左右两侧,并且每个转动支架112的末端均设有一夹紧件113,在调整所述开襟衫腰围时所述嵌连部12嵌入夹紧件113内,而由于转动支架112与夹紧件113是对称设置,因而可将两侧的嵌连部12分别卡入两个夹紧件113内,如此设置是为了能够增加开襟衫腰围的可调整性,如将所有的嵌连部12朝相同方向嵌入相邻的夹紧件113内,或将两相邻的嵌连部12嵌入同一个卡扣11上的两个夹紧件113内,两种不同的嵌入方式能够改变开襟衫腰部表面的褶皱纹路,改变开襟衫所体现的效果。
[0020]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转动支架112与固定壳111的连接端均套设有一扭簧114,当扭簧114松弛时转动支架112贴合于所述开襟衫表面,所述转动支架112为C状结构,并且夹紧件113为上下对称的弧形块,每个所述弧形块分别与转动支架112的一端相连,且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开口朝向相对,如此设置是为了当夹紧件113与嵌连部12镶嵌后,转动支架112随着扭簧114的弹性复原时,可通过嵌连部12将布料带动产生弯折,能够让布料之间更加贴合,增加开襟衫的美感。
[0021]更进一步的,所述嵌连部12包括卡珠121、固定块122以及弹性夹紧片123,所述卡珠121固定于固定块122表面,而固定块122则通过弹性夹紧片123固定在所述开襟衫上,所述卡珠121的上部外径大于下部外径;所述弹性夹紧片123的宽度长于固定块122的宽度,并
且所述弹性夹紧片123的两侧上端面与固定块122的下端面为同一水平面,如此设置是为了通过固定块122与弹性夹紧片123形成开襟衫布料的夹持,由于弹性夹紧片123的宽度大于固定块122的宽度,而固定块122置于开襟衫表面,但弹性夹紧片123置于开襟衫内侧的,因而能够在视觉上有效的缩小嵌连部12大小,增加美观,但带动卡珠121调整时,又会通过弹性夹紧片123带动大面积布料移动,能够有效的增加开襟衫腰部可调节弯折的布料表面积。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 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领中袖带帽开襟衫,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襟衫表面靠近腰部处设有调节组件(1)以及松紧带(2),所述调节组件(1)分别设于所述开襟衫两侧的前后两端,而所述松紧带(2)则位于调节组件(1)的上方;所述调节组件(1)包括卡扣(11)和嵌连部(12),所述卡扣(11)和嵌连部(12)间隔设置,所述卡扣(11)靠近开襟衫的边沿设置,所述嵌连部(12)远离所述开襟衫的边沿设置,并且相邻的卡扣(11)与嵌连部(12)之间的间距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领中袖带帽开襟衫,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1)包括固定壳(111)、转动支架(112)以及夹紧件(113),所述转动支架(112)对称设于固定壳(111)的左右两侧,并且每个转动支架(112)的末端均设有一夹紧件(113),在调整所述开襟衫腰围时所述嵌连部(12)嵌入夹紧件(11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领中袖带帽开襟衫,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欣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力强环球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