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胶蛋白提纯装置及其提纯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84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丝胶蛋白提纯装置及其提纯方法,所述提纯装置包括浮选柱,浮选柱包括竖向的柱壳,柱壳内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发泡区、第二发泡区和第三发泡区,第一发泡区和第二发泡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下端与柱壳的底部间隔设置,第二发泡区和第三发泡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上端高度低于第一隔板,下端与柱壳的底部密封相连,第一发泡区设置有进液管,第三发泡区设置有出液管,第一发泡区、第二发泡区和第三发泡区的底部均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发泡区的设置,使脱胶废水和气泡充分接触,提高丝胶蛋白的提取率。提高丝胶蛋白的提取率。提高丝胶蛋白的提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胶蛋白提纯装置及其提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丝胶蛋白回收
,特别是指一种丝胶蛋白提纯装置及其提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蚕丝的脱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丝胶蛋白,若是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丝胶蛋白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现有的丝胶蛋白回收方法包括酸析法、化学混凝法、超滤法等等,其中超滤法采用的滤膜,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化学混凝法容易引入混凝剂等,后期难以去除。另外,也有文献采用泡沫浮选法进行丝胶蛋白的提纯,所用的浮选柱为单一发泡区,而且气泡容易上浮较快,脱胶废水中的丝胶蛋白提取率较低,后续的仍需进行超滤等进一步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丝胶蛋白提纯装置及其提纯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发泡区的设置,使脱胶废水和气泡充分接触,提高丝胶蛋白的提取率。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丝胶蛋白提纯装置,包括浮选柱,浮选柱包括竖向的柱壳,柱壳内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发泡区、第二发泡区和第三发泡区,第一发泡区和第二发泡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下端与柱壳的底部间隔设置,第二发泡区和第三发泡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上端高度低于第一隔板,下端与柱壳的底部密封相连,第一发泡区设置有进液管,第三发泡区设置有出液管,第一发泡区、第二发泡区和第三发泡区的底部均设置有气体分布器。
[0005]进一步地,第一发泡区和第三发泡区内的上部均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的高度高于第二隔板,充气管的出气口均朝向第一隔板,充气管位于液面的下侧。通过充气管的设置,延长气泡在废水中的停留时间,利于丝胶蛋白的充分吸附。
[0006]进一步地,柱壳内,液相和泡沫相的相接处设置有弧形壳体,弧形壳体上均布有通孔。
[0007]进一步地,柱壳的上端设置有弧形输送管,弧形输送管的出泡口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消泡网,消泡网的上侧分布有毛刺。通过消泡网和毛刺的配合,对泡沫液进行消泡。
[0008]进一步地,气体分布器的出气口朝上,进液管的出液口朝下,且位于气体分布器的正上方,出液管位于第三发泡区的底部。
[0009]进一步地,输送出送管的出泡口置于储液槽内,储液槽的上端设置有出气管。
[0010]一种丝胶蛋白的提纯方法,采用所述的提纯装置,初滤后的蚕丝脱胶废水经进液管进入第一发泡区,然后经第一隔板的下侧进入第二发泡区,最后经第二隔板的上侧进入第三发泡区,上述过程中,经气体分布器通入气体,得到泡沫液,泡沫液消泡、干燥得到丝胶蛋白,提纯后的残液经出液管排出。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发泡区的设置,一方面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设置,延长脱
胶废水的流动路线,另一方面对进入柱壳内的脱胶废水沿其流动方向,依次进行充气发泡,使脱胶废水和气泡充分接触,提高丝胶蛋白的提取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消泡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弧形壳体的俯视图。
[0017]柱壳1,第一发泡区2,第二发泡区3,第三发泡区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进液管7,出液管8,气体分布器9,弧形输送管10,消泡网11,毛刺12,储液槽13,出气管14,充气管15,弧形壳体16,通孔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包括浮选柱,浮选柱包括竖向的柱壳1,柱壳1内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发泡区2、第二发泡区3和第三发泡区4,第一发泡区2和第二发泡区3之间固定有竖向的第一隔板5,第一隔板5的下端与柱壳1的底部间隔设置,即第一发泡区2和第二发泡区3经过第一隔板5的下侧相通。第二发泡区3和第三发泡区4之间固定有第二隔板6,第二隔板6的上端高度低于第一隔板5,下端与柱壳1的底部密封固定相连,即第二发泡区3和第三发泡区4经过第二隔板6的上端相通,第一隔板5的上端位于液面的上方,第二隔板6的上端位于液面的下方。
[0021]第一发泡区2连接有进液管7,第三发泡区4设置有出液管8,第一发泡区2、第二发泡区3和第三发泡区4的底部均设置有气体分布器9,气体分布器9的出气口朝上,气体分布器9与充气装置(图中未画)相连,通过气体分布器9通入气体产生泡沫,丝胶蛋白吸附在泡沫上,通入的气体为空气或者气体惰性气体。第一发泡区2内,进液管7的出液口朝下,且位于气体分布器9的正上方,出液口的直径小于气体分布器9的直径,便于进入的蚕丝脱胶废水与气体充分接触,出液管8位于第三发泡区4的底部,延长蚕丝脱胶废水在柱壳1内的停留时间。
[0022]初滤后的蚕丝脱胶废水经进液管7进入第一发泡区2,在第一发泡区2经气体分布器9通入气体发泡后,残液进入第二发泡区3,在第二发泡区3充气发泡后,残液进入第三发泡区4,在第三发泡区4充气发泡后,最后的残液经出液管8排出。
[0023]柱壳1的上端连接有弧形输送管10,弧形输送管10用于泡沫液的输送,弧形输送管
10的出泡口固定有倾斜向下的消泡网11,如图2所示,消泡网11的上侧分布有毛刺12,泡沫液在消泡网11处进行消泡,毛刺12利于刺破气泡。输送出送管的出泡口置于储液槽13内,消泡后的浓缩液流入储液槽13内,储液槽13与离心喷雾装置相连,浓缩液经离心喷雾装置进行干燥,得到丝胶蛋白。储液槽13的上端连接有出气管14,出气管14用于气体的排出,出气管14也可与气体分布器9的进气管相连,用于气体的循环利用。
[0024]实施例2
[00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第一发泡区2和第三发泡区4内的上部均连接有充气管15,充气管15的高度高于第二隔板6,充气管15的出气口均朝向第一隔板5,充气管15位于液面的下侧,且位于靠近液面的位置处。通过充气管15的设置,一方面利于在液面处进一步形成泡沫,另一方面在液面处形成一定的阻碍,延长液面下方的气泡在脱胶废水中的停留时间,有利于丝胶蛋白的吸附。
[0026]如图1和3所示,柱壳1内,液相和泡沫相的相接处固定有弧形壳体16,弧形壳体16上均布有通孔17,通孔17用于泡沫的通过,弧形壳体16位于液相和泡沫相的相接处,会附着有一定的液相,气体流过会对液相有进一步的起泡作用,利于液面处形成泡沫。
[0027]实施例3
[0028]一种丝胶蛋白的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胶蛋白提纯装置,包括浮选柱,浮选柱包括竖向的柱壳,其特征在于:柱壳内的底部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发泡区、第二发泡区和第三发泡区,第一发泡区和第二发泡区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的下端与柱壳的底部间隔设置,第二发泡区和第三发泡区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上端高度低于第一隔板,下端与柱壳的底部密封相连,第一发泡区设置有进液管,第三发泡区设置有出液管,第一发泡区、第二发泡区和第三发泡区的底部均设置有气体分布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胶蛋白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发泡区和第三发泡区内的上部均设置有充气管,充气管的高度高于第二隔板,充气管的出气口均朝向第一隔板,充气管位于液面的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丝胶蛋白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柱壳内,液相和泡沫相的相接处设置有弧形壳体,弧形壳体上均布有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卢福堂张慧华徐斌郭子宽王洪涛马驰李春荣卢瑶孙冬鑫
申请(专利权)人:社旗县赊店绢纺有限公司南阳爱尔睐丝绸家纺有限公司河南民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