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及连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59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无菌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及连接方法,所述无菌连接装置包括对接构件,其内部设置贯通的用于流体流通的流体通道;密封构件,其设置于流体通道内部;第一隔膜,第一隔膜连接至对接构件的正面以覆盖密封构件;对接构件正面的左侧设置第一连接构件,右侧设置第二连接构件,第一连接构件包括向外设置的第一卡扣和向内设置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交错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非细菌阻隔环境中提供灭菌通路,减少对细菌阻隔环境的依赖,连接快速高效。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无菌连接装置的种类,进而减少无菌联接装置的加工设备、加工工艺等,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极大的降低加工成本。而且极大的降低加工成本。而且极大的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及连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无菌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及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多种不同的行业中,包括生物制药、生物技术、食品、饮料、化妆品和医药产业,管道、管、软管和其它导管组成的大型或小型系统,将流体从一个位置引导到另一个位置。流体可以是气体、液体或者气体、液体和/或固体的混合物。这些流体系统中的一些流体系统将这些流体从一个无菌位置转移到另一个无菌位置并且具有非常严格的无菌要求。由于多种原因,一些污染物容易被引入到流体中,所述污染物包括生物污染物(例如病毒、细菌或微生物)和环境污染物(例如尘垢)。
[0003]生物技术行业在工艺容器和设备之间使用不同的制造系统,例如液袋和泵之间的无菌消毒连接。目前的连接系统受到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例如净化室或净化箱来确保连接期间的无菌阻隔。然而,保持净化室有效是费时、困难且昂贵的。
[0004]无菌焊管机可用于以无菌的方式连接热塑料管道,而不需要净化室、层流箱或相似的环境控制装置。在热塑料管道冷却之后,形成了无菌的连接。然而焊管机在适用性方面通常还被限制于特定的管道尺寸和材料,例如热塑料管道。此外,焊管机通常是大型的,缺乏多用性,并且价格昂贵。
[0005]现有的无菌连接装置使用预先消毒后的无菌连接组件对接后形成,例如现有技术CN102405369B公开的一种无菌连接装置,将第一无菌联接装置插入第二无菌联接装置;从第一无菌联接装置移除第一隔膜且从第二无菌联接装置移除第二隔膜,以及转动第一无菌联接装置上的锁箍,以将第一无菌联接装置的第一密封构件与第二无菌联接装置的第二密封构件压紧,从而形成灭菌流体通道。但是该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并且加工工艺复杂,成本比较高。因此,需要一种不仅能提供安全的无菌屏障,并且高效快速连接,加工成本低的流体无菌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菌连接装置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器、系统及连接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菌连接装置,包括:对接构件,所述对接构件内部设置贯通的用于流体流通的流体通道;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内部,并且密封构件的外表面凸出于对接构件的正面;第一隔膜,所述第一隔膜连接至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以覆盖所述密封构件,且可从对接构件的正面剥离;
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的左侧设置第一连接构件,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的右侧设置第二连接构件,第一连接构件包括向外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向内设置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交错设置。
[0008]第一连接件为第一卡扣,第二连接件为第二卡扣。
[0009]进一步地,当所述无菌连接装置旋转180
°
后,相同侧的第一连接构件与第二连接构件能够相互嵌合形成卡固结构。
[0010]更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构件包括远离对接构件设置的第一锁钩、靠近对接构件设置的第二锁钩;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形成供第一连接构件插入的空槽;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交错设置;第一锁钩与第一卡扣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二锁钩与第二卡扣的位置对应设置。
[0011]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构件包括若干连接杆和设置于连接杆端部的第一卡扣或第二卡扣,所述连接杆为L型,连接杆一端连接于对接构件,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第一卡扣或第二卡扣。
[0012]更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构件包括远离对接构件设置的第一连接支架、靠近对接构件设置的第二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支架的两端连接于对接构件,第一连接支架的内壁设置第一锁钩,相邻的第一锁钩之间设置第一弹片;第二连接支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对接构件,第二连接支架的上方设置第二锁钩,每个第二锁钩的两侧均设置一个第二弹片。
[0013]更进一步地,第一弹片包括第一基体和设置于第一基体上方的第一紧固头,所述第一基体的下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支架,第一基体的其余表面以及第一紧固头的表面均与第一连接支架无接触;第二弹片包括第二基体和设置于第二基体上方的第二紧固头,所述第二基体的下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支架,第二基体的其余表面以及第二紧固头的表面均与第二连接支架无接触。
[0014]更进一步地,靠近第一连接构件的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上设置导向槽,靠近第二连接构件的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上设置导向块,导向块与导向槽能够相互嵌合,且二者对应设置。
[0015]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构件与第二连接构件结构相同。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的数量为3个,第二卡扣的数量为2个。
[0017]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上对角设置两个凸块。
[0018]进一步地,所述流体通道为台阶孔,流体通道靠近对接构件正面的孔径大于远离对接构件正面的孔径,所述密封构件设置于流体通道靠近对接构件正面的台阶孔内。
[001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构件为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设置环形的外凹槽,所述密封圈的内表面设置环形的内凹槽;所述外凹槽和所述内凹槽均为圆弧形,且所述外凹槽和圆弧半径小于所述内凹槽的圆弧半径。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膜包括拉环和薄膜,所述薄膜的一端为圆形,用于完全覆盖密封构件;所述薄膜的另一端与拉环连接;所述拉环的外表面设置第三卡扣和沟槽,所述第一隔膜旋转180
°
后,第三卡扣能够插入沟槽中。
[0021]进一步地,所述无菌连接装置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覆盖所述对接构件正面用于保护第一隔膜;所述保护盖的上侧设置活动卡钩,所述保护盖的下侧设置固定卡钩,所
述活动卡钩和所述固定卡钩均卡接于对接构件,并且所述活动卡钩的外侧设置扳手,扳动扳手能够将活动卡钩于对接构件脱离。
[0022]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构件的背面设置宝塔头,所述宝塔头为单节宝塔头或者多节宝塔头。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菌对接器,包括第一无菌连接装置和第二无菌连接装置,第一无菌连接装置与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内部均设置流体通道,第一无菌连接装置与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后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无菌流通通道;其中,第一无菌连接装置和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均采用上述无菌连接装置。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菌对接器,包括第一无菌连接装置和第二无菌连接装置,第一无菌连接装置与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内部均设置流体通道,第一无菌连接装置与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对接后形成供流体流动的无菌流通通道;其中,第一无菌连接装置采用上述无菌连接装置;第二无菌连接装置包括对接构件、密封构件、第一隔膜,所述对接构件内部设置贯通的用于流体流通的流体通道;所述密封构件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内部,并且密封构件的外表面凸出于对接构件的正面;所述第一隔膜连接至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以覆盖所述密封构件,且可从对接构件的正面剥离;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的左侧设置第三连接构件,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的右侧设置第四连接构件;所述第三连接构件和第四连接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构件插入第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连接装置,包括:对接构件,所述对接构件内部设置贯通的用于流体流通的流体通道;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内部,并且密封构件的外表面凸出于对接构件的正面;第一隔膜,所述第一隔膜连接至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以覆盖所述密封构件,且可从对接构件的正面剥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的左侧设置第一连接构件,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的右侧设置第二连接构件,第一连接构件包括向外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向内设置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为第一卡扣,第二连接件为第二卡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无菌连接装置旋转180
°
后,相同侧的第一连接构件与第二连接构件能够相互嵌合形成卡固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构件包括远离对接构件设置的第一锁钩、靠近对接构件设置的第二锁钩;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形成供第一连接构件插入的空槽;第一锁钩和第二锁钩交错设置;第一锁钩与第一卡扣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二锁钩与第二卡扣的位置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构件包括远离对接构件设置的第一连接支架、靠近对接构件设置的第二连接支架,第一连接支架的两端连接于对接构件,第一连接支架的内壁设置第一锁钩,相邻的第一锁钩之间设置第一弹片;第二连接支架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对接构件,第二连接支架的上方设置第二锁钩,每个第二锁钩的两侧均设置一个第二弹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弹片包括第一基体和设置于第一基体上方的第一紧固头,所述第一基体的下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支架,第一基体的其余表面以及第一紧固头的表面均与第一连接支架无接触;第二弹片包括第二基体和设置于第二基体上方的第二紧固头,所述第二基体的下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支架,第二基体的其余表面以及第二紧固头的表面均与第二连接支架无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第一连接构件的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上设置导向槽,靠近第二连接构件的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上设置导向块,导向块与导向槽能够相互嵌合,且二者对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构件的正面上对角设置两个凸块。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为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设置环形的外凹槽,所述密封圈的内表面设置环形的内凹槽;所述外凹槽和所述内凹槽均为圆弧形,且所述外凹槽和圆弧半径小于所述内凹槽的圆弧半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青锋王峰俞晓琳何亚琼
申请(专利权)人:巨翊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