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58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1
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其结构式如下式Ⅰ所示:式Ⅰ中R1为锌、铜、铁或镍中的任意一种;R2为式Ⅱ基团:Ar1、Ar2、Ar3、Ar4各自独立的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为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典型结构由3部分组成:

用于吸光的钙钛矿层:其中激子产生并分离成电子和空穴;

载流子传输层,包括电子传输层(将电子从钙钛矿层提取并传输到阴极)以及空穴传输层(将空穴从钙钛矿层提取并传输到阳极);

电极,包括阳极和阴极,主要由ITO、FTO以及金属(金、银)等构成。
[0003]空穴传输层将钙钛矿层产生的空穴传输到阳极,是一种有选择性的高速率传输空穴的材料,性能好的空穴传输材料能够单一地传输空穴并阻挡电子。目前空穴传输材料主要有无机、高分子聚合物以及有机小分子三大类。其中,有机小分子由于设计灵活、能级易于调控且易溶于有机溶剂、便于器件的加工而受到广泛关注。
[0004]2,2',7,7'

四[N,N

二(4

甲氧基苯基)氨基]‑
9,9'

螺二芴(spiro

OMeTAD)是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成功的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但其空穴迁移率和导电率都比较低,需要加入P型锂盐及4

叔丁基吡啶(TBP)等掺杂剂来提高其空穴迁移率,而该类添加剂会腐蚀钙钛矿层,影响太阳能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及太阳能电池。
[0006]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其结构式如下式Ⅰ所示:
;式Ⅰ中R1为锌、铜、铁或镍中的任意一种;R2为式Ⅱ基团;;Ar1、Ar2、Ar3、Ar4各自独立的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60
芳香族或其衍生物基团;取代基选自氘、甲氧基、甲硫基、C1‑
C6烷基、C1‑
C6氘代烷基、C1‑
C6卤代烷基、C3‑
C
10
环烷基、C3‑
C
10
氘代环烷基、C3‑
C
10
卤代环烷基、C6‑
C
60
芳香族基团、C6‑
C
60
氘代芳香族基团或
C6‑
C
60
卤代芳香族基团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0007]进一步地,Ar1、Ar2、Ar3、Ar4各自独立的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联苯基、蒽基、萘基、菲基、咔唑基、二苯并呋喃基、二苯并噻吩基、9,9

二甲基芴基、9,9

二苯基芴基、9,9'

螺二芴基;取代基选自氘、甲氧基、甲硫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苯基、联苯基。
[0008]进一步地,Ar1、Ar2、Ar3、Ar4各自独立的为以下基团:;
[0009]进一步地,R1为锌。
[0010]进一步地,所述空穴传输材料,具体为以下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空穴传输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化合物A与化合物B溶于THF中,再依次加入碳酸钾、四(三苯基膦)钯,加热至回流反应,得到化合物C,在于保护性气体氛围下,将化合物C与金属有机盐在DMF中加热至120

140℃反应,即得到所述空穴传输材料;

[0012]所述金属有机盐为醋酸锌、醋酸铜、醋酸铁或醋酸镍中的任意一种。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FTO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上述的空穴传输材料。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子传输层为SnO2、TiO2、ZnO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钙钛矿层包括CH3NH3PbI3、CH(NH2)2PbI3、CH3CH2NH3PbI3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6]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如下:S1:利用旋涂法在所述FTO层上生成所述电子传输层;S2:利用旋涂法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生成钙钛矿层;S3:将所述空穴传输材料溶解于氯苯中得到前驱体溶液,取前驱体溶液滴加至钙钛矿层表面,以3000

5000rpm的转速旋涂30

50s后于加热板上120

150℃退火10

30min得到空穴传输层;S4:最后再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上生成金属电极层,即可获得所述太阳能电池。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具有更强的卟啉分子间作用力,使得空穴传输层分子排列更加有序,从而有效提升了电荷传输性能,不需要额外再加入掺杂剂来提高其
空穴迁移率,避免了掺杂剂对钙钛矿层的腐蚀,并且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以及电子阻挡性能,有利于空穴的有效的选择性传输,成膜性能良好,能够有效实现钙钛矿层与空穴传输层良好的界面接触,所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对比例所制备太阳能电池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专利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除非特别指出,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为平行试验,采用同样的处理步骤和参数。
实施例1
[0020]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其结构式如下所示:;其制备方法如下:

[0021]S1:将化合物1

a(79mg,790.02g/mol,0.1mmo1)和化合物1

b(303.55mg,674.56g/mol,0.45mmo1)加入20mL的四氢呋喃中并搅拌溶解,再加入溶于5mL水中的碳酸钾(34.55mg,138.2g/mol,0.25mmo1)和四(三苯基膦)钯(1.16mg,1155.56g/mol,0.001mmo1),搅拌升温至70℃,反应4h后加入20mL水,搅拌分液,有机相以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后干燥,过滤,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粗产物,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粗产物进行纯化(洗脱液:石油醚:二氯甲烷=1:3),再用适量二氯甲烷将柱层析产物加热溶解后滴加正己烷至出现浑浊,搅拌下自然降温析晶12h后过滤,即可得到化合物1

c,产率为59.3%。
[0022]S2:将化合物1

c(149.47mg,2989.34g/mol,0.05mmo1)和醋酸锌(45.87mg,183.48g/mol,0.25mmo1)加入到20mL DMF中,并在氮气保护条件下130℃搅拌反应10h,反应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穴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式Ⅰ所示:;式Ⅰ中R1为锌;R2为式Ⅱ基团;;Ar1、Ar2、Ar3、Ar4各自独立的为以下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穴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具体为以下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穴传输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将化合物A与化合物B溶于THF中,再依次加入碳酸钾、四(三苯基膦)钯,加热至回流反应,得到化合物C,在保护性气体氛围下,将化合物C与金属有机盐在DMF中加热至120

140℃反应,即得到所述空穴传输材料;
;所述金属有机盐为醋酸锌。4.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FTO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电极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穴传输材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远林刘珍罗四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牛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