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注射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855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鼠注射固定器,包括中空的罩体,所述罩体的一端敞开连接设有头罩,所述头罩为可伸缩式折叠结构,所述罩体的另一端封闭且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外接有尾部固定单元,所述尾部固定单元通过第一通孔与所述罩体连通,所述罩体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小鼠的尾部可通过第一通孔露出,可用于小鼠尾部注射操作,小鼠部分背部皮肤在第一开口处裸露,可用于小鼠皮下注射,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头罩部分采用折叠式的结构设计,可通过操作头罩使得盖住小鼠头部或者打开头部进行实验中头部的电极布设或者进行头部注射,满足各种不同的试验需求。满足各种不同的试验需求。满足各种不同的试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鼠注射固定器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鼠注射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小鼠皮下注射将药液推入皮下结缔组织,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作皮下注射常选项背皮肤,操作时,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注射针头取一钝角角度刺入皮下,把针头轻轻向左右摆动,易摆动则表示已刺入皮下,再轻轻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地将药物注入皮下,小鼠的固定器在市场以及现有技术中的种类以及结构各式各样,例如在中国专利CN213130071U公布的一种小鼠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两用固定器,中国专利CN209490125U公布的一种小鼠背部注射用固定装置,其结构采用的是相对密闭的结构,小鼠的头部和尾部均不能单独露出,而例如涉及同步进行小鼠头部带有电极或者光纤的实验环境中不太适合,不能适应小鼠的尾部或头部的单独注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小鼠注射固定器,可实现对小鼠头部、腹部、背部等单人注射。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鼠注射固定器,包括中空的罩体,所述罩体的一端敞开连接设有头罩,所述头罩为可伸缩式折叠结构,所述罩体的另一端封闭且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外接有尾部固定单元,所述尾部固定单元通过第一通孔与所述罩体连通,所述罩体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罩体的底部敞开。
[0005]优选地,所述头罩包括有多个折叠条,相邻所述折叠条之间设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两端分别与罩体敞开端的两侧相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罩体的两侧侧面分别对应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小于罩体侧面的面积;和/或,所述第一开口的面积小于罩体顶部的面积。
[0007]优选地,所述头罩呈拱形结构。
[0008]优选地,所述的尾部固定单元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两侧设有分别对应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分别套接设有可伸缩式的紧固件以固定鼠尾。
[0009]优选地,所述紧固件的固定端上设有挤压部,所述挤压部呈圆弧形,相对所述紧固件上挤压部的弧形开口方向相对。
[0010]优选地,所述挤压部的纵截面积大于紧固件的纵截面积。
[0011]优选地,还包括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第一开口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限位槽中空且上下两端开口,所述限位槽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翼部,所述第一翼部相对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向外凸起以使限位槽固定于第一开口对小鼠限位。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橡胶薄膜层。
[0013]优选地,所述罩体的两侧侧壁分别对应设有第二翼部,所述第二翼部相对于所述罩体的两侧侧壁向外凸起且与罩体的底部齐平;所述第二翼部具有磁性。
[0014]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磁畴趋向控制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小鼠的尾部可通过第一通孔露出,可用于小鼠尾部注射操作,同时本技术中,头罩部分采用折叠式的结构设计,可通过操作头罩使得盖住小鼠头部或者打开头部进行实验中头部的电极布设或者进行头部注射,满足各种不同的试验需求。
[0016]2、本技术通过定位部和紧固件相互配合,可将尾部进行固定,从而使得小鼠不易窜离。
[0017]3、本技术通过将限位单元按压与小鼠背部,使得对小鼠的背部进行按压定位,小鼠不易窜动,便于进行操作,同时所述的限位单元的设置上下开口,留出充足的操作空间,避免中空部件的高度影响注射器的操作。
[0018]4、本技术中罩体底部两侧设置有磁性第二翼板,可吸附在铁制操作台面上,固定便捷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中小鼠注射固定器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小鼠注射固定器侧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尾部固定单元具体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限位单元具体结构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具体使用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
罩体
[0026]2ꢀꢀꢀꢀꢀꢀꢀꢀꢀꢀꢀꢀꢀꢀꢀꢀꢀꢀꢀꢀꢀꢀꢀ
头罩
[0027]3ꢀꢀꢀꢀꢀꢀꢀꢀꢀꢀꢀꢀꢀꢀꢀꢀꢀꢀꢀꢀꢀꢀꢀ
第一通孔
[0028]4ꢀꢀꢀꢀꢀꢀꢀꢀꢀꢀꢀꢀꢀꢀꢀꢀꢀꢀꢀꢀꢀꢀꢀ
尾部固定单元
[0029]5ꢀꢀꢀꢀꢀꢀꢀꢀꢀꢀꢀꢀꢀꢀꢀꢀꢀꢀꢀꢀꢀꢀꢀ
第一开口
[0030]6ꢀꢀꢀꢀꢀꢀꢀꢀꢀꢀꢀꢀꢀꢀꢀꢀꢀꢀꢀꢀꢀꢀꢀ
第二开口
[0031]7ꢀꢀꢀꢀꢀꢀꢀꢀꢀꢀꢀꢀꢀꢀꢀꢀꢀꢀꢀꢀꢀꢀꢀ
定位部
[0032]8ꢀꢀꢀꢀꢀꢀꢀꢀꢀꢀꢀꢀꢀꢀꢀꢀꢀꢀꢀꢀꢀꢀꢀ
第二通孔
[0033]9ꢀꢀꢀꢀꢀꢀꢀꢀꢀꢀꢀꢀꢀꢀꢀꢀꢀꢀꢀꢀꢀꢀꢀ
紧固件
[0034]10
ꢀꢀꢀꢀꢀꢀꢀꢀꢀꢀꢀꢀꢀꢀꢀꢀꢀꢀꢀꢀꢀꢀ
挤压部
[0035]11
ꢀꢀꢀꢀꢀꢀꢀꢀꢀꢀꢀꢀꢀꢀꢀꢀꢀꢀꢀꢀꢀꢀ
限位单元
[0036]12
ꢀꢀꢀꢀꢀꢀꢀꢀꢀꢀꢀꢀꢀꢀꢀꢀꢀꢀꢀꢀꢀꢀ
第一翼部
[0037]13
ꢀꢀꢀꢀꢀꢀꢀꢀꢀꢀꢀꢀꢀꢀꢀꢀꢀꢀꢀꢀꢀꢀ
第二翼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理解,本技术提到的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并不排斥在所述组合步骤前后还存在其他方法步骤或在这些明确提到的步骤之间还可以插入其他方法步骤;还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而且,除非另有说明,各方法步骤的编号仅为鉴别各方法
步骤的便利工具,而非为限制各方法步骤的排列次序或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的情况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9]本技术一种小鼠注射固定器,如图1

3所示,包括中空的罩体1,所述罩体1的一端敞开连接设有头罩2,所述头罩2为可伸缩式折叠结构,所述罩体1的另一端封闭且设有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外接有尾部固定单元4,所述尾部固定单元4通过第一通孔3与所述罩体1连通,所述罩体1顶部设有第一开口5,所述罩体1的底部敞开。本技术中罩体1、头罩2、尾部固定单元4及其他部件的尺寸应与小鼠的尺寸相匹配。
[0040]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头罩2包括有多个折叠条,相邻所述折叠条之间设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两端分别与罩体1敞开端的两侧相连接。更优选地,所述折叠条为U型杆,所述的若干U型杆可通过固定轴或者固定钉依次与罩体1敞开端的两侧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固定轴或固定钉设于罩体1与头罩2相连一端的底部,所述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鼠注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罩体(1),所述罩体(1)的一端敞开连接设有头罩(2),所述头罩(2)为可伸缩式折叠结构,所述罩体(1)的另一端封闭且设有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外接有尾部固定单元(4),所述尾部固定单元(4)通过第一通孔(3)与所述罩体(1)连通,所述罩体(1)顶部设有第一开口(5),所述罩体(1)的底部敞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注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2)包括有多个折叠条,相邻所述折叠条之间设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两端分别与罩体(1)敞开端的两侧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注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两侧侧面分别对应设有第二开口(6),所述第二开口(6)的面积小于罩体(1)侧面的面积;和/或,所述第一开口(5)的面积小于罩体(1)顶部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注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2)呈拱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注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部固定单元(4)包括定位部(7),所述定位部(7)两侧设有分别对应设有第二通孔(8),所述第二通孔(8)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丽匡延平王丽沈曦郭闻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